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特产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蝦油和魚水

    来源期刊:《闽聲》 第11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67-05-01
    关键字: 虾油 鱼水 特产

    虾油又称油,露。上等者以鳁鳀熬炼,为闽人独特之醮料也。今台北亦有鄕人酿造虾油出售,但总感觉味道不对。即有由马祖输入者,仍觉其品不高也。阅黄主席达云先生海外羁情一文中有「鱼水」的记载,恰和我们虾油相似,特录如次:鱼水是岛上(越南富国岛)最负盛名的特产,也是岛民商业上大宗的收入。制造方法,大约是把刚从海中捞回来的小鱼,置木桶中,敷以食盐,灌足开水,然后密封,经几个月的浸润,取出提炼,越南人视为上等调味品,据法国医生检验结果,认为最富营养。

  • 文章蕃薯

    来源期刊:《連聲》 第9期  作者:李恆生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特产 甘薯 肥料 食物

    蕃薯,我是闽省连城县有名的特产。我这样说,也许你们不相信,没关系,待你们各位乡亲回到故乡后,就知「庐山眞面目」,证明我蕃薯说的话,一点不虚假。说到我蕃薯,自己也不知道姓什么,只是祖先传说下来就这样一直喊着我「蕃薯」,或是「甘薯」、又或是「甘藷」;有时还叫我「地瓜」。眞不知道植物学家们给我那个名字最为恰当?现在我的同类,世界各地,任何所在,都有我们的脚迹,也有我们的同伴。泥土是我的故乡,肥料是我的营养。若是把我种在沙漠里,我将无法忍受,也无法长大。因此,要

  • 文章惠安特产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4期  作者:張開權  出版时间:1968-12-30
    关键字: 惠安县 特产 番薯 油盐 绿藻

    番薯人有绰号,县也有绰号。我们惠安县的绰号,是番薯县;因为全县土地,不论东、西、南、北、中各区,都盛产番薯,不管你走到那一角落,都可以看到番薯园。所以能得到番薯县的称呼。请你不要鄙视番薯,他营养很丰富,有糖、有淀粉、有维他命,都是人生所必需的物质,比白米的价値还高。因土质关系,砂多于黏土,不会积水,所以又甜又松,淸香可口。今副总统严静波先生,在福建田赋粮食处长任内,到第四行政区督导征实时,到达这番薯县,曾索取番薯,品尝那驰名远近,号称特产的风味。又因出产

  • 文章番薯王國的風景線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5卷 第1、2期  作者:張開權  出版时间:1972-06-30
    关键字: 惠安县 故乡风貌 特产 趣闻

    番薯王國在那裏?有些人知道,也有些人不知道。若是改問番薯縣在什麽地方?人們就會猜是惠安縣,這鼎鼎大名的惠安,當然是盛產番薯,乃有這個稱呼,其實番薯的營養價値很高,有澱粉,有糖,也有維他命C等,比白米品質高高在上。然番薯的種,本縣沒有出產,必須向鄰縣晉江和仙遊購買,每當初夏時期,男、女、老、幼,成羣結隊,大擔小擔,絡繹不絕,挑回故鄕,凖備播種。以這種鐵肩隊伍,抗戰時期發生很大作用,參加搶運物資,貢獻很大勞力。民國十四年蔡元培馬敍倫來泉州,遊覽洛陽橋時,看見...

  • 文章永春地方掌故(續)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0期  作者:許潔泉 出版时间:1973-09-30
    关键字: 永春县趣闻 特产 社会状况

    建坊旌表淸制民間忠義,或婦女貞烈節烈節孝等事蹟,合於旌表規定者,可由當地縉紳族房長聯名,取得左鄰右舍具保,歷擧事實禀請官廳層轉禮部,經查明屬實,始題奏朝廷頒旨建坊,光及泉壤榮寵無比。吾求城鄕、通衢大道,到處有石坊豎立,坊爲純石料,最上層正中間爲一聖旨牌中層橫刋某某都某鄕某里儒士某某某之妻某氏某娘貞節坊,兩旁石柱刻有對聯,往來人等皆從坊下經過,此所以旌貞節,而勵來茲。父老相傳,婦人能獲奉旨建坊,實爲千載難逢盛事,名垂不朽,官方受理例須周諮博訪,查明詳實,始...

  • 文章永春地方掌故(續)

    来源期刊:《永春文献》 第3期  作者:許潔泉 出版时间:1971-12-15
    关键字: 永春县趣闻 风土习俗 特产 教育 政治经济

    武營衙門永春武營實在祇是游擊衙門,可是大家都叫做協台衙門,當時昇平,重文輕武,游擊之下,便是汎地,(總爺)衙內僅有一稿公,係本地人,專爲游擊辦文書,兵勇共有多少人,無人知曉,聽說兵勇均係掛名,在外另謀兼差,有剃頭的、有修理皮鞋的,游擊要出門,臨時召集,披上號衣,頭紮烏巾,腰佩大刀,便是糾糾一兵,每年在泉州秋操一次,都是臨時招雇而來,坐吃空額,武備廢弛,難怪當年淸兵不堪一擊。丁國憂丁國憂這名詞,是皇帝或皇后死了,全國均須舉哀,記得光緖帝駕崩,哀詔頒到之日,...

  • 文章興化文獻叢譚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8期  作者:士希  出版时间:1969-12-30
    关键字: 建置沿革 地理沿革 交通水利 特产 语言文化

    山海經有「閩在海中」之說,故唐虞之世,自仙遊東南至莆田一帶,海水直灌,莆田只有廣業諸山,出沒於海濱一帶而已。三代以降,因泥沙沖積,逐漸形成平原,然尙未有居民也。漢武帝時,閩越王郢,避漢兵威而南來,歷徒莆田廣業里之越王峯,與夫仙遊東五里處之鷄子城,此爲莆田最古之歷史。遊洋志據漢書朱買臣傳:越王更徒處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澤中——卽今越王峯,內有越王臺——所歷之地,多有遺跡。皆在山中,而不在平原,足徵當時莆仙二邑,尙無平原也。秦漢六朝之世,已有舟楫交通,自...

  • 文章同安特产——文昌鱼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9期  作者:康大可 出版时间:2010-03-01
    关键字: 同安特产 文昌鱼 金门海巡队 大陆渔船 文昌帝君

    去(九十八)年九月十三日,中國時報報導:大陸三個月休漁期剛結束,福建沿海漁船就紛紛出海,越界進入金門水域作業,海巡署特指派五百噸級「欽星艦」支援金門海巡隊加強取締。金門海巡隊昨協同縣府護漁小組進入金烈水域,在小金門黃厝外海看到許多「浮球」,趨前赫然發現是大陸漁民以大竹筒做為浮具,只露出頭部在水面上,手上卻拿著竹篩子在捕撈類似「鰻苗」的小魚,出水仔細一看,才知是瀕危生物「文昌魚」。五艘大陸漁船一度圍攏擺開陣勢,欲與海巡隊對幹,海上瀰漫一觸即發的火藥味,後來...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