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方言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胡椒滲真多

    来源期刊:《闽聲》 第6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66-12-01
    关键字: 胡椒 方言 财产 穿着

    方言谐音,易地每成笑话,闽南人讥笑福州人有:「胡椒渗眞多,嘴烧了了」的话,初听没有什么,寳则讥笑福州人讲大话:「福州田眞多,厝烧了了」也。盖福州与胡椒,田与渗,厝与嘴,闽南与福州音相似。又厦门人讲福州人「不怕火烧厝,只怕落粪坑」,喩其所有财产都在身上,所以怕落粪坑而破产。而身外无长物,所以不怕火烧厝也。也许当年在厦门赚食的福州人多是手工艺者,又喜欢讲究穿着,有此现象,当地人眼红或且真的瞧不起。

  • 文章厦门方言—无妻无猴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3期  作者:譚邦君 出版时间:1996-06-30
    关键字: 方言 俗语 书生

    厦门方言俗语中有『无妻无猴』的说法,含有鄙薄之意。相传清朝初年,厦门有一个穷书生借住在山岩读书。他不用僮仆,只驯养一头猴子,这只猴子聪明伶俐,经常帮助书生扫地做饭,书生专心读书,日日上进。这天有一位当地富绅特地上山岩来拜访书生。宾主坐谈时,猴子托盘献菜,伶俐而且有礼貌,绅士觉得十分稀奇。他认为书生能驯化猴子。必定是位才德过人的青年,回家以后便请人作媒,愿将女儿许配给书生为妻。书生则满口答应了亲事。过了不久,书生想登门拜望岳父。因为无钱备礼,想来想去,就向

  • 文章爲閩南語正名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7期  作者:林衡道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汉藏语系 五胡乱华 闽南客家话 福建方言分布 方言融国语 漳泉方言

    闽南、粤东的客家,系在明末淸初以来,不断移居台湾而形成。所以,无论大陆或台湾地区,客家的语言保留很多我国古代语言的音韵,便是这个因素。其次,当五胡乱华,客家源源不断地迁往闽南定居的时候,福建仍为闽越的种族所居住,有关福建的中原化,是在唐代才开始的。提到闽越种族,亦即所谓的古代无诸的后裔。唐代,漳、泉方面因陈元光平定当地的土著,而推行中原化,福州方面有节度使王审知,自称为闽王,也推动中原化的工作。因为福建的周围都是高山,与大陆其他地方完全隔绝,所以福建的方言

  • 文章福州諺語集解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8期  作者:陳仰青  出版时间:1969-12-30
    关键字: 谚语 方言 风土习俗

    諺語卽俗語。雖然通俗;但多數都是由有學識經驗者所擬定的。再經過千百年之相傳,大衆都認爲合情合理,然後才能立於不敝之地。諺語中多屬至理名言,可以作爲格言用。或者是幽默語,使接受者當時,不感有難堪之處。有益於世道人心,並有助於語言文字之不足。有的一句諺語,可以替代許多語句,而且更加明顯。因爲有的人說話甚無條理,人家聽了半天,還不知他所說的是甚麽意思;如果能够用一句諺語來代替這些話,聽的人馬上卽可明白瞭解。是以諺語之用途,甚爲深廣而收效至宏。茲集福州諺語較爲重...

  • 文章福州諺語集解(續第八期)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陳仰靑  出版时间:1971-03-29
    关键字: 谚语 方言 风土习俗

    三〇一、老虎掛數珠 數珠、乃念佛時,用以記所念佛號之遍數者。凡手提數珠之人,均可推知其必有念佛。同時亦表示此人比較慈悲;但亦不盡然,念佛之人中,亦有不慈悲,而表面佯爲慈悲者。有如老虎,本屬極爲兇惡之動物,乃人人之所習知,彼竟然亦掛起數珠來,一見卽知其作僞,簡言之卽假慈悲也。做凡譏兇惡之人假慈悲,均可謂之「老虎掛數珠」。三〇二、水裡會講一身汗 凡難以理喩之人——卽不明白事理者,不容易以言詞使其會悟。雖對之一再講解,終不明瞭,非常費力。不但在空氣中能使人費力冒...

  • 文章臺灣話與國語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陳允洛  出版时间:1971-06-30
    关键字: 台湾话 福佬话 国语 方言

    我人到台湾最感快意者,是推行国语的成效,现今在此的儿童少壮,国语都说得正确流利,连鄕间的农妇村老亦能说,不能不称赞当地人之好学,推行者之有方,以视鄕国一向推行国语状况,差得多。惟最近则有人以为干劲渐松,对方言大打主意,屡在报上发议论,提出若干方略,责成文化运动者推行,如开会必用国语,公务员服务用国语,座谈或家庭之间,尽量用国语,电视方言应再减少。以至攻击布袋戏,说是喜欢看者多荒功废事,儿童学其飞走跌伤残废。反面的,则有一县议会萧议员,令一议员用方言发言,被斥

  • 文章源遠流長的「福佬話」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陳香  出版时间:1972-08-30
    关键字: 闽南话 方言 风土人情

    老学庵笔记:「京师语曰:户度金仓,日夜穷忙。」杨万里诗:「晓起穷忙作么生。」踣倒——顚仆曰踣倒。踣同仆。吕氏春秋:「将欲擧之,必先踣之。」倒即顚倒。诗经:「顚之倒之,自公召之。」沿投——称人佼好曰沿投。谈荟:「张晔沿投,不逊潘岳。」乃「沿街投果」一语之浓缩。见笑——羞耻曰见笑。庄子:「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注:「谓智识浅近,为有道者所见而笑也。」姿娘——妇女曰姿娘。姿,容色也。后汉书:「姿色端丽。」方言:「娘,少女之称也。」娘子——称妻曰娘子。辍耕录:「都下自庶人

  • 文章福州的家户保護神 陳靖姑生卒年月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78期  作者:王雨山 出版时间:1994-09-30
    关键字: 福州方言 闾恩法奶宫 陈靖姑 民间保护神

    怀疑——笔者认为陈靖姑既为福州人所崇奉之家家户户保护神。今竟因野史、传说等之附会不实,而动摇其形象,对民众信仰而言,确属重大损失,颇想就近赴「法奶宫」礼请陈太后降坛,亲自指示生卒年月。因事迁延,于周前晚间赴法奶宫虔敬上香恳请大奶法驾降临,笔者恭敬请示,承告如次:『本人生于开宝元年正月十五日,卒于淳化二年七月间但得道时间为八月十五日,死因系端拱二年起大旱三年至淳化二年脱胎祈雨为长坑鬼所害』。短短数语,福州方言听得清晰,乩童赵姓,出口成章,所示朝代各年号,诚非

  • 文章剪辮子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56期  作者:林國清 出版时间:1992-06-30
    关键字: 破旧 剪辫子 鸭蛋 福建方言

    民国初年,福州掀起剪辫子运动。政府派人守在东西南北等「城门兜」专责剪男人的辫子。要过城门的男人,请留下辫子。其时先剪掉辫子的大多是城里人,「门外」的农民,遗老遗少,守旧的多,觉得剪掉辫子,倒不象个样子,因此都躱在鄕间,不敢进城。但挑粪的人是不能不进城的,他们躱过了初一,也躱不过十五,只得到城里去碰碰运气。可是「城门」还有人在剪辫子,只好硬著头皮剪了。剪了辫子,负责人照例送两颗鸭蛋让其带回家煮著吃。「鸭蛋」福州方言「压乱」谐音,据说是「压乱保太平」的意思

  • 文章關於「福佬話」問題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5卷 第1、2期  作者:陳述經 龍寳麒 陳述經  出版时间:1972-06-30
    关键字: 闽南语 方言 语言学评论

    的福佬既是大都由福建移来,所说的亦就应属于闽南语系。目前在广东的潮州、雷州、琼州的语言,因分居久,环境不同,而成微小的差异,但大体上,仍可与闽,台人通话。所以潮州戏剧经常在闽南,台湾,南洋流行公演,受人欢迎,当其盛时,多至一百余班,每班由五六十人至六七十人不等。潮戏是「九一八」时停止来台公演)。但因此一语系本身受了千余年来在全国文字、语言,渐趋统一的影响,变为地区方言,在家鄕的「话」尚可在自己地区通用。但不通用于外区;故此不得不将原有的「音与字」改用为外地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