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制度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淺説論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77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4-08-31
    关键字: 《论语》 礼仪规范 思想解读 礼乐制度

    学而篇—第十一章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本章书是讨论礼的作用,以及与乐的配合问题。我国古代的礼,除了礼仪,礼节之外,还包括一切典章文物制度。小至个人的食、衣、住、行应该遵守的规范,大至国家大典的礼仪制度,都有一定的程序。是非常的完美,它的精神特别注重和谐,所以都要用音乐来配合,呈现著一片祥和的气象。所以说先王之道斯为美。讲究礼节,不但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学识与修养,更可以制造和乐

  • 文章淺説論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3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7-07-31
    关键字: 《论语》 孔子 礼俗制度 孝道文化 鬼神问题

    为政篇—第十八章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这一章是研讨文化与礼俗的演变问题。子张向老师请教文化与礼俗制度,十代以后的演变,可以预测吗?孔子回答说:『殷朝的一切礼俗制度,是由夏朝传下来的;周朝的一切文化礼俗制度,是沿袭殷朝的。夏朝有四百余年,殷商有六百余年,周朝至春秋已五百年;在这一千五百年间,所有文化制度,损益,修正补充

  • 文章召開關心國事座談會經過節略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4期  作者:張貞松/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宪法革新 国会改革 地方制度问题 宪政体制 和平统一

    当前政经问题㈠宪政体制建言;㈡福建华侨与国内政治均衡关系。参、结论。是日计有三十七位鄕长参加,座谈会由本人主持。适当日报载四月二十一日国是会议确定五项议题:一、国会改革,二、地方制度,三、中央政府体制,四、宪法(含临时条款)修订之方式,五、大陆政策与两岸关系。故座谈会亦兼顾及上述五项议题的范围进行讨论。政府播迁台湾四十余年来,宪政体制受现实所限,宪法若干重要条款未能实施,其间国会议员选擧及其任期尤为显著。先以大法官会议解释第一届中央民意代表任期至第二届中央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