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新的現象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9期  作者:蔡鼎新 出版时间:1997-02-28
    关键字: 祭祖 教育 宗教 选举

    自政体的改革、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改良,乃至扫黄扫黑等。一、政体:关系台湾重大关键的『国发会』已隆重开会而且有了 重要决议,除了把台湾省政府废掉,以求简化施政之外,还有一百三十九项积极要改革推进的事项,这给老百姓一剂既刺激又迷惘的甜汤,不知是甜是苦?二、选举:除了因废省而将台湾省民代的选举冻结之外,因为废省之故,将来的县市即使不升格为院辖市,那些县市长们也是直接与中枢打交道,无形中也升了一格。因此政务官将释出去竞选县市长,而台湾省的议员也自谋出路,也有意逐鹿

  • 文章國民敎育邁向新里程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4期  作者:張植珊 出版时间:1984-09-01
    关键字: 国民教育 五四制 终点教育 分化

    社会变迁的需求,在实际运作上求其灵活与多样化。因为具有以上之特色,学制改革草案充分显现了它的传统性、计画性与包容性。「五四」制的国民教育是六十年来的突破在学制改革草案的甲案中,针对国民敎育提出一项新的建议:九年国民敎育得试行「五—四」制,前五年为国民小学阶段,后四年为国民中学阶段。此一创发的新理念和改进勇气値得赞扬。五四制国民敎育的基本原理是:五年国民小学敎育为国民统整的敎育,其目的在发展国民同心齐一的思想、习惯、理想、观念与标准,以增进国家社会的团结一致

  • 文章如何維護社會秩序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7期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社会秩序 社会结构 教育

    由於社會結構的改變,使得道德規範的約束力逐漸減弱,而法律的公平與正義功能,又無法充分發揮,乃形成群體行爲偏離軌道及個體的反社會行爲,致造成社會秩序的紛亂不安,一般人士爲之憂心冲冲,僉恐大禍之將臨也。上期本刋因有「我們要有一個安寧的社會」爲題的社論,呼籲大家之能重建群體的道德規範;同時,強化法律的公平與正義原則,以能使民衆能在穩定的社會秩序中,過其安定生活。因爲近年來臺灣地區由於經濟高速成長,雖已邁入開發國家之林,但其所帶來的負作用,則是都會地區人口過量集...

  • 文章一位忘本的人

    来源期刊:《浦城鄉親》 第9期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忘本 叶先生 浦城 教育

    葉XX先生(自認非同鄕),是我們傳播界的知名人物,曾任中央通訊社社長,要說官也不算小。但是其人最為所有同鄕垢病的,就是他不認故鄕人,明明他是道道地地出生在浦城,今天在台灣浦城同鄕的人証很多,在那裡還結婚生了孩子,而今在浦城的髮妻臥病在床,兒子在水廠工作,因薪水菲薄,無法給娘治病醫療,很多探親的同鄕都帶了口信,希望轉達葉先生能夠給予金錢的救濟與照顧。據認識葉先生的同鄕說,他從小就很有才華,書也讀的好,他做事多半時間在福州,因此他說的福州話比浦城話還好,尤其...

  • 文章共具憂患意識 加速國家進步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8期  出版时间:1983-09-01
    关键字: 社会发展 忧患意识 文化教育 法治

    自從政府播遷台灣三十餘年來,於政治、軍事、文敎方面,無不長足進步,爲世所稱,而經濟之繁榮,尤被目爲「奇蹟」。唯社會風氣,則不免日趨敗壞,影響社會秩序者至深且鉅。而暴力的囂張,竟從綁架、械鬥、追殺、尋仇,演變爲截刼運鈔車、結夥越獄,無視政府,面對公權力來挑戰。這種暴力犯罪事件之急劇升高,實已到了讓人無法忍受的程度,如不迅予遏阻,其將如何維護國家安全,確保社會秩序!內政部部長林洋港近曾指出:爲欲迎擊這一情勢,必須以整體行政力量爲主導,結合社會大衆共同防衞的行...

  • 文章輿論民意長話短説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8期  出版时间:1983-09-01
    关键字: 舆论民意 教育制度 公共设施 科技发展

    △中央日報七月十六日社論「維護公權力就是維護大家的利益」,指出「一般人談到公權力的行使,每每以遏止違規與違法爲着眼。實際上,政府一切施政,最基本的目標皆在維護國家社會的整體利益,謀求人民最大福祉。政府公權力的發揮,遏制違規犯法只是消極的一面;有更多情況,則是促進公益或是消除公害」。△自立晚報七月十六日社論「國營事業是無底洞嗎?—從國營事業去年虧損六十五億元談起」,希望「當局者就國營事業應否儘量開放民營的根本問題,作政策性的檢討與評估,不要再使國營事業成爲...

  • 文章孫院長期勉國人 凝聚心力血汗 開創美好明天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9期  出版时间:1983-11-01
    关键字: 孙运璇 民主法治 公民教育 民主宪政

    行政院長孫運璿近曾表示,「歷史之舵」已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勝利之鑰」亦已操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因此,他熱切期望海內海外、敵前敵後的同胞們,本着「國家至上、民族至上」的信念,朝向「**第一、勝利第一」的目標,同作「意志集中、力量集中」的努力。以自己的心力、血汗、勇氣,攜手邁進,爲歷史添寫光輝的新頁,爲國家開創美好的明天。這是九月二十三日,他在立法院第七十二會期開議時所作施政報告,就其有關世局演變、大陸情勢動盪、對外總體外交開展、國際力量强化及政治建設與經濟...

  • 文章求其進步與勝利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1期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台湾光复 施政报告 行政院 文化教育

    今年是臺灣光復的四十週年,八年抗戰的慘痛犧牲,卒使臺灣從日本的殖民地重歸祖國懷抱。回顧四十年來,我們在這個復興基地,從一個戰後的殘墟中,不但建立起世界最堅强的**堡壘,也建立了一個民主憲政、自由繁榮的政治社會。行政院長俞國華於九月二十日在立法院提出施政報吿,就過去半年中的施政方向,建設成果,作了有系統的指示,他說:「人民依法享有的權利,都受到確切的保障,多元的價値觀念,也受到尊重。大家充分感受到生活在一個開放的、個人意志與生活方式不受干擾的社會,大家也明瞭...

  • 文章輿論民意長話短説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1期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舆论民意 社会犯罪 政治革新 教育事业

    △靑年日報九月七日社論「厲行法治防制犯罪」指出「我們希望全國上下信賴和支持政府厲行法治、防制犯罪的決心,大家配合執法機關,守法守紀,幷一起努力,共同强化法治觀念,以端正政風、澄淸吏治,幷確保社會之安寧。」△大華晚報九月八日社論「那有議員不開會?」指出「民意代表若不以開會爲重便屬有虧職守,即使他所從事的外務非爲私利,而係服務選民,亦應了解在議事堂上爲民喉舌,乃爲千萬人服務,實較爲少數選民奔走重要百倍。」△靑年日報九月九日社論「抗戰勝利受降四十週年感言—警惕...

  • 文章輿論民意説短話長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2期  出版时间:1984-05-01
    关键字: 舆论民意 民主政治 言论免责权 法律教育

    △中國時報三月二日社論「只可策萬全不可疏一忽」,指出「災禍的發生,在一萬次機會中,可能祇有一次,甚至永遠不會發生。但萬一因而發生事故,不但自已貽終生之憾,社會大衆,也同受無法彌補的損害。因此,只可策萬全,不可疏一忽。這是一個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必須銘記的行動準則」。△大華晚報三月四日社論「勿以善小而不爲」,認爲現代民主政治乃屬福利政治,也就是便民政治,必須事事替人民謀利,事事予人民方便。城市中必有足夠的公共厠所,並須經常維護其週邊的整潔。古人說得好:『勿...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