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宪政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何宜武面對多方「挑戰」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8期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何宜武 国民大会 国会改革问题 宪政问题

    又马上表示:目前并无急迫性的宪政问题需要国民大会召开临时会予以解决,执政党认为没有召开临时会的必要,连署召开临时会只是少数人的意见。何宜武对外发言有一套规则,首先是陈述执政党的政策,然后就是赞扬执政党的党籍的国大代表率皆忠党爱国之士,一向配合党的政策,最后「同理可证」一切不符中央政策的活动都只是「少数人」的意见。不久前,一些老国代不服何宜武疏导临时会签署,认为何宜武过分膨胀职权·他们表示:国大秘书长只不过是幕僚长而已,凭什么动不动就代表整个国民大会对外发言

  • 文章何宜武談國民大會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0期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国民大会 何宜武 三民主义 宪政

    中华民国的建立,以及宪政体制的实行,皆为 国父孙中山先生所首倡,而总统 蒋公则完成之。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召开制宪国民大会,通过「中华民国宪法」,民国三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开拓实施宪政迄今。国民大会代表全国国民行使政权,第七次会议将于明春召开,选擧总统副总统,负其时代使命,群皆重视。前台北市福建省同鄕会理事长现为常务理事之何宜武先生,为国民大会秘书长,知之较稔,中央月刋社刘本炎先生曾向何氏访问,有所解答,玆特转载于次,俾读者能对国民大会的性能

  • 文章孫院長期勉國人 凝聚心力血汗 開創美好明天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9期  出版时间:1983-11-01
    关键字: 孙运璇 民主法治 公民教育 民主宪政

    澎、金、马复兴基地实施三民主义建设,虽是政治进步,经济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准大幅提高,积极迈向民有、民治、民享的理想境界,而普遍受到自由世界各国的赞扬。但政府施政所追求的是,政治上巩固民主法治的宪政,经济上更求繁荣发展的成长,社会上促成均富乐利的和谐,并保障一千八百万人民的安全和幸福,进而达成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目标。孙院长作此要求,无乃是其先决条件,因为我们现正面临时代转变的重要关头,前途充满了希望和光明,但也将遭遇狂风和巨浪,眞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

  • 文章宪法乃是国家根本大法 何需另订「国家基本法」——这将毁灭民主宪政前途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期  作者:謝正一 出版时间:1982-11-01
    关键字: 宪法 民主宪政 自由民主 和平统一

    「政治必須是責任政治,向民衆負責,向國家負責,不是隨便發表聲明,就可以爲國爲民謀福利。國家是千秋大業,必須立萬世之基。我們無法容忍廢除中華民國憲法的任何政治意圖,我們更期望執政黨確實遵循憲法精神及條文,以贏得一千八百萬同胞的支持及認同。行有餘力,進而以中華民國憲法爲基礎,達到和平統一中國的目標。」這是安溪謝漢儒先生之公子「民權通訊社」社長謝正一在其「民權通訊」新聞稿中之所指出。他說:

  • 文章郁慕明:兩大黨毀憲制憲 新黨要掀真相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7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宪政改革 新党立场 批评揭露 退出国发会

    联合报记者陶允正、杨克华十二月廿九日综合报导】新党全国竞选及发展委员会祕书长郁慕明昨天指出,国发会朝野两大党在宪政体制议题上达成的共同意见,根本就是「毁宪、制宪」;新党将先赴中部举办说明会,向选民说明朝野两大党「勾结」的真相,和对未来国家发展可能带来的伤害。郁慕明说,朝野两大党在国发会达成的宪政体制和政党政治议题共同意见,对台湾省长宋楚瑜、监察院长王作荣都是残酷的结局;对新党而言,虽是迟来的真相,却是预见的结局。他并批评朝野两大党在一些议题上根本没有

  • 文章選賢與能支持同鄉會楊荆生博士競選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0期  出版时间:1996-03-15
    关键字: 杨荆生 教育学 荣民 弱势群体 民主宪政

    本刊讯)由中国国民党提名的台东县区域国大代表候选人杨荆生乡亲,现任台东师院教授,获得荣民、教育界及福州乡亲的支持。杨荆生教授(教育学博士)台东福州同乡会顾问,二月二十五日亲自列席台东县福州十一县市同乡会理监事联席会议,她以纯正福州话畅述参选理念,恳请乡亲动员亲友拉票,争取胜选,期能为乡亲谋取福利,与会理监事一致肯定杨荆生参选为我乡亲之荣耀,应全力助选,期使杨荆生善尽所学,努力修宪,维护我国民主宪政发展。杨荆朱乡亲杨荆生教授,祖籍福州,成长于台南市,早年

  • 文章平心談「退職」與「充實」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0期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民主宪政建设 民意机构变革 民意代表选举

    举国瞩目的中央民意代表选擧罢免修正法案、人民团体法,以及中央民意代表退职条例,均经立法院通过,并由总统明令公布施行。执政党及政府遵行经国先生积极推行民主宪政建设遗训的诚意与决心,于此益获中外各方所肯定,其中退职条例一案,若干人士尙有争议,且事涉当事人自己意愿,将来执行较难完全落实。余则可以政府公权力,加以推动,大致应无窒碍难行之虞。我福建旅台同鄕支持政府决策,素不后人,对于三大法案之终能依照执政党预定进度,一一完成立法程序,付诸施行,备感欣慰,尤其对于

  • 文章国发会国民、民进两党共同意见宪政空前大变革新党退出国发会表示不愿背书立场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7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国民党 民进党 国家发展会议 宪政改革

    国家发展会议于八十五年十二月廿七日由国民党与民进党达成宪政大改革之共同意见,包括停止省长及省议员之选举。因省府及省议会事前未能参与,表达强烈不满,形成尖锐对立。而宋楚瑜更于十二月卅一日在省议会公开宣布请辞省长及国民党中常委职务,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以宋省长在政坛的实力及坚实的民意基础,却抵挡不住朝野政党废省的共识。两年前被普遍颂扬的落实地方自治基础之省长选举、曾经何时,却受到体制外会议指为妨碍国家发展,非废之不能提高国家之竞争力,因而立即引起「超级炸弹

  • 文章民主宪政的艰辛历程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1期  作者:周道濟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民主宪政 国民大会 自由人权 中华民国宪法

    一、中华民国宪法的由来国父 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的国民革命,推翻满淸,建立民国,他所订的革命程序,分为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宪政时期三个阶段。民国十六年四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先实行军政;二十年六月,公布「「训政时期约法」,大力推行训政;二十五年五月五日,公布宪法草案(即所谓五五宪草),积极准备实施宪政。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本大擧侵犯我国,引起八年抗战,制宪工作因而停顿。及抗战胜利,国民政府遂于三十五年一月间召开各党各派政治协商会议,随即组织宪草审议委员会

  • 文章詩策爲響應「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號召而作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5期  作者:廖從雲 出版时间:1983-03-01
    关键字: 民主宪政 三民主义 中华文化 民族精神 社会建设

    文成化灿千春。复兴剏建原一贯,恢廓丕承亦有因;心法薪传追往圣,绳绳相继萃三民。二、加强民族精神能容深蕴广包罗,勇毅淸刚鎭不磨;族性贞强基礼义,民心淳朴见讴歌。欧风美雨多漓薄,正德厚生贵至和;众志成城坚信守,长敎玉帛代干戈。三、贯彻民主宪政原知儒术尊民主,宪政经邦重自由;智任纵横恢德业,功宏参与着谋猷。权均律法无私惠,事本公忠见荩筹;风肃刑淸成郅治,大匡盛世尙宗周。四、促进政治建设战胜朝廷史实传,匡扶辅弼得人先;八方集义欣成事,四野腾欢颂擧贤。以德为尊宜在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