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遇难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浮生小記)抗戰蒙難五十年(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75期  作者:張行周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台湾 监狱生活 遇难记

    民國三十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下午,我被日本憲兵押送到滬西極司非而路七十六號偽特工總部,那是上海人聞名喪膽的魔窟,我被送到後,經過點名、搜檢等例行手續後,旋被押進大牢。七十六號據聞原為國府政要陳調元的花園別墅,園內主要建築有三層樓的高洋房和平洋房各一幢,高洋房現由偽特工幹部佔作辦公處所,平洋房據說住的是日本特務梅機關人員。而這間大牢監却是在大門右首一排沿街平房後的一大間磚造平房,可能是因需要而增建。大牢內部又分隔成「品」字形三間,進門左右各一間較小,約八坪左右...

  • 文章五原誓师前后的冯玉祥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7期  作者:劉振業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五原誓师 冯玉祥 北伐 出洋考察 遇难

    和东北军张学良联合发动了『西安事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八年抗战中,冯玉祥将军坚决反对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被蒋打击排挤在政坛外,报国无门。一九四六年,冯玉祥被蒋以『出洋考察水利』为名,离国赴美。一九四八年九月,向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回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经苏联起程归国,途中在黑海因轮船失火,不幸遇难。冯玉祥先生真正做到了『一身正气,两袖淸风』,他的人品和威望在河套和包头老一代人的心中是有口皆碑的。

  • 文章「纪念武汉抗战曁中山舰遇难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本社推请社务委员汪大华代表出席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9期  作者:李晴芳 出版时间:1998-10-10
    关键字: 武汉会战 中山舰遇难 五十周年纪念 国际学术讨论会

    止。民国八十七年,适値武汉保衞战曁中山舰被炸沉江六十周年,武汉学术界,为考证历史眞象,唤醒国人勿忘当年被侵略的沉痛国耻,特发起「纪念武汉抗战曁中山舰遇难六十周年国际学术硏讨会」,并组设筹备委员会,进行筹备,其委员人选及代表的学校分述于下:主任:章开沆—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副主任:田子渝—湖北大学教授。毛磊—中南财经大学教授。委员:皮明庥—武汉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硏究员。欧阳植梁—中共武汉市委党史办公室硏究员。严昌洪、罗福惠—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宋镜明—武汉大学

  • 文章板浦人難忘的1938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1、2期  作者:孫志俊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板浦镇 日机轰炸板浦遇难同胞纪念碑 日军罪行 勿忘国耻

    二〇〇八年,在古鎭板浦建成了一座「日机轰炸板浦遇难同胞纪念碑」,这是由板浦鎭人民政府主导,板中校友会、板浦鎭工商界,以及吕久成、方禹之等数十位身历其境的板浦鄕亲献资,建立的一座大型纪念碑,并请书法家任之通为碑名题字。该纪念碑建在板浦小南门外的原「秋园」旧址。秋园是抗战前板浦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而在日军占领之后,却成为日军屠杀我同胞的刑场。在该碑的主结构顶端,用一颗模型炸弹由右上角四十五度向下斜嵌于碑之正面,弹体上刻有「1938.5.20」红色字样,而碑身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