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根据地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期間山東省政變遷(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劉道元  出版时间:1982-12-20
    关键字: 战时政策 政策变迁 抗战根据地

    两部份游击队,驻地每犬牙交错,冲突时有所闻,且纵队游击区不为专员区所限。另外则为共产党的游击队,总部在沂蒙阴边区敎堂王庄,力量还微不足道,竭力避免与任何部队发生冲突,以便在无限制中,进行壮大。㈣石部北上省府南下 石友三部开至鲁北,与省主席握手言欢,前已言之。迨石部完全离鲁,深入河北,省政府便移驻鲁南,此为经营抗战根据地之开始。离开惠民时,派何仙槎为鲁北行署主任。沈主席进入鲁南,即住在以前高树勋师部所在地刘家上庄。此地在沂水县城西南,我自养病地小诸葛庄往谒

  • 文章四川之形勢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7期  作者:張其昀 出版时间:1963-03-01
    关键字: 四川形势 总统评价 抗日战争 根据地

    编者按:承张晓峯先生寄赠「建国方略硏究」一册,其中「第二章:总统之地略学」,有「四川之形势」一节,对四川为抗战根据地之意义,引述甚详,特为转载如次:四川一省为抗战全局成败所系之关键,四川的安定,奠立了抗战的基础。江西**肃淸以后,总统躬自入川。民国二十四年三月五日,总统步登重庆佛图关之鹅顶头,称其地势雄壮,为重庆之要隘。抗战时期此地改名复兴关,继庐山之后成为训练基地。二十四年十月六日,总统在成都演讲,称四川为中国之首省。因山河雄壮奇伟,气候温和畅适,物产

  • 文章武漢保衛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0期  作者:李宗仁 唐德剛 出版时间:2000-10-10
    关键字: 武汉保卫战 李宗仁 大别山根据地 胡宗南 游击战 武汉失守

    回岭;一在北岸小池口登陆,与太湖溪进宿松之敌会合,陷黄梅,进攻广济。但鄂东地势南滨长江,北连大别山,无数河道由北向南,汇入长江。兼以其间遍地皆为稻田,地形又起伏纵横,形成天然的障碍防线,易守难攻。又兼廖磊的二十一集团军以大别山为根据地,时向皖西和鄂东猛烈出击,截断敌军交通线,威胁敌军后方,逼使敌人屡进屡退,一筹莫展。敌我双方遂成胶着的状态。敌军为排除其战术上的困难,以达成其迅速占领武汉的目的,乃改变战略,另出奇兵两路,由大别山的北麓平原西进。一路自正阳关向

  • 文章桂军主力开入大别山建立抗战根据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張良謀 出版时间:1992-01-10
    关键字: 桂军 大别山区 抗日根据地 游击战 军队状况

    开进大别山建立根据地经路要图(1937 11月中至1938 2月初))(注:桂军雄姿)(附件)〔大别山区的地理形势〕㈠四周境界——东至津浦路沿线,南至长江以北,西至平汉铁路以东,北至淮河以南。换言之,即湖北之东北部,河南之东南部安徽之中部——淮南至江北地区,简称豫鄂皖边区。(参阅附图)㈡地理形势——区内虽少天险的崇山峻岭,但道路崎岖,地形复杂,文化落后,人烟稀少,生活贫困。过去,中共曾在这个山区内,建立游击根据地,国军调集十余师兵力,经数年的时间,进行淸勦

  • 文章劉湘逝世後中央對川事之處置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94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70-06-01
    关键字: 抗日根据地 四川省政府 国民革命军 蒋介石 刘湘

    刘湘以川康绥靖主任兼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历时有年,一旦逝世,川局不免发生动荡。中央以安定此抗日根据地,实为整个抗战大局所切关,故此时对于川事之处置,极为愼重。举其要者而言:一为对刘湘之饰终典礼,备极隆重;一为对川军将领之慰抚;一为川康绥靖主任公署之改组;一为四川省政府之改组。其经过约如下述。刘湘自民国十五年冬改隶靑天白日旗下,出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军长后,历任长江上游剿匪总指掸、四川剿匪总司令、川康绥靖主任、四川省政府主席等职,对于中央命令,秉承无违

  • 文章抗戰期中四川同胞節約獻金盛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78期  作者:華生 出版时间:1969-02-01
    关键字: 四川同胞 蒋介石 节约献金运动 冯玉祥 省市献金大会 抗战根据地

    一、出钱出力甲于各省对日抗战发生,中枢策定四川为抗战根据地。四川民众出力出钱,甲于全国各省,用能支持抗战,终获最后胜利。关于全川同胞热烈爱国的情形,民国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致四川省政府、省党部、省参议会转全川同胞的电文说:「七年抗战,历尽艰辛,我川省地接畿辅,人矢忠诚,供亿维殷,甘苦与共。征粮则则捐输逾额,签役则举室从公。于劳军献金,则节衣缩食;于修建机场,则服劳捐产。凡玆足食足兵之大计,莫不出钱出力以相从

  • 文章(家乡史话)旧事漫谈—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套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2期  作者:高映明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傅作义 河套平原 百川堡 抗日根据地 阎锡山

    傅作义主席派财政厅长李居义在陕北榆林成立了「绥远省政府驻榆林办事处」。一九三九年初,傅作义部队由山西河曲转移回到河套后,也随着迂回河套陕埧,正式恢复了原绥远省政府的建制。因而,陕埧也就成了绥远省的「临时省会。」,这样,不仅使河套被日伪蹂躝后的创伤,有组织的逐渐恢复,且着重的发展了地方贸易、农业水利、公路交通等战时急务。尤其是陕埧镇,是当时战区司令部和省政府所在地,在地位上就显得更为突出了。河套是傅作义的抗日根据地,而陕埧镇就成了根据地内的军政指挥中心,也是

  • 文章大淤尖感懷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4期  作者:徐恒足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大淤尖 黄河入海处 地理环境 历史沧桑 抗日根据地

    和生存,原来在海滩聚居的人群开始疏散、搬迁,但仍有一些人眷念大海,舍不得离去,他们在荒滩上结舍搭棚,栖息谋生。一九四一年,盐阜地区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虽然抗日政府刚刚建立,又受到敌伪顽三方面的压力,阜宁县(含现在滨海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共产党员宋乃德仍把解救人民疾苦当作第一件大事。他亲自深入海滩,动员和组织群众在海边筑堤,挡潮防卤,重建家园。共产党员陈振东在筑堤工地遭到海匪袭击,英勇献身,把血洒在海堤上。为了纪念宋县长的德政,人们把这段海堤叫

  • 文章九十自述(五)第四章 戰時工作與任務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劉道元 出版时间:1993-12-20
    关键字: 山东省政府改组 政治督导团 石友三的猜忌 经营抗日根据地 干部学校

    第一节 省政府在曹县时期一、省政府改组㈠主席由韩复榘易为沈鸿烈 二十七年一月下旬之某一日,沈主席在徐州第二次召见之后,嘱我赶回曹县,前已言之。我到了曹县,省政府已于先一日交接。此次省府改组是抗战发生后的第一次,也是由不抵抗的省政府变成抗战的省政府,更是由一再退却转为前进,进到敌后,进到鲁南山区,建立山东抗战根据地的省政府。省府改组,厅处长及省府委员变动的幅度很小。除主席由韩复榘易为沈鸿烈、秘书长由张绍堂易为胡家凤外,他无变动。据说是沈主席膺得新命、前往

  • 文章回首前塵憶太行(下)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7期  作者:李鳳鳴 出版时间:1991-02-15
    关键字: 太行山区 日军扫荡 李振清 抗日战争 孙殿英 太行游击根据地

    行列,百里奔驰」,不论溽暑风沙、冰天雪地都不能阻止行程,冒险犯难的精神,令人感佩!当年也有打油诗为证:前方运补急似火,冒险犯难为使命。肩挑百斤行百里,赤足急走快如风。飞沙扑面寒刺骨,汗透征衣衣结冰。双脚踏冰冰裂肤,两腿跋泥血染红。夜闯五关幸安全,爱国同胞带路行。军爱民来得民助,纪律严明是证明。感言太行山游击根据地,深处敌后,南有黄河天险,敌伪环伺,要四面应战。国军劣势装备,补给困难,战地物资缺乏,又値连年荒旱,有时赖「敌前补充」。在恶劣的环境犹作强靱的战斗,如鹅舞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