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扫荡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陸軍中將上官雲相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孫建庸  出版时间:1975-12-20
    关键字: 上官云相 靖国军 扫荡军阀

    作者孫建庸先生諸城縣人,現任財政部國有財產局臺灣南區辦事處秘書。

  • 文章悲苦的歲月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彭利芸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日军扫荡 盟军轰炸 求学回忆 澎湖列岛

    从记事起,似乎都是过著动荡不安、顚沛流离的生活。先后经历对日抗战、土匪、内乱的浩劫,后经千辛万苦,辗转来台,一番奋斗,好不容易得以丰衣足食的安乐生活,可是目前岛内乱象丛生,危机四伏,我们生于民国二十年次左右的一代,能不悲哀?对日抗战的情景,略记一二。鬼子扫荡,狂暴的行为,盟军轰炸,劫后的惨况,也目睹鬼子骑着洋马,挎著大刀,穿着皮靴,看在眼里,恨在心里。鬼子扫荡,那时不知所以,现在忆起,大槪不外乎鎭压、掠夺、展现兵力吧?记得有一次,现已忘记年月,住在鹿湾

  • 文章張爲邦抗日事蹟

    来源期刊:《浦東》 第65期  作者:郭履洲  出版时间:1991-08-05
    关键字: 张为邦 抗日战争 包围扫荡 敌机 美军轰炸

    出兵扫荡,终无济于事,敌更认为如芒在背,非图消灭不可。先以利诱被拒,继以海陆空分由黄浦江,白龙江,沪杭路三面包围扫荡,张部之环境,以此时最为恶劣,时在二十八年冬。当时张为保存实力,乃将官兵属于外省籍者,编队从海上分散苏北启东与浙东余姚,凡属当地籍者,则化整为零,掩护于民间,敌军节节进逼,村村搜索,户户淸査,人人盘诘,终以军民感情融洽,处置适当,未受损失,不过疎遣于启东之部,却被苏北游击队李明扬部扭于地域观念,拒其登陆,发生一度冲突,迨敌军撤退,仍回川沙,疎遣

  • 文章周復烈士事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1期  出版时间:1970-06-02
    关键字: 周复 明治大学 北伐 抗日战争 扫荡 突围

    周复烈士,字旭人,江西临川人。少有大志,常以文文山、袁袁山自许,毕业于本校第三期后,东渡日本,入明治大学法科硏究有年。北伐以来,历任军政部及南京特别市党部特派员。廿八年,奉派为苏鲁战区政治部中将主任,出入敌后,艰苦奋斗凡四载,功绩卓著。三十二年二月中旬,日倭发动扫荡战,调集靑岛、潍县、济南等处寇兵两万之众,企图打击我苏鲁战区主力部队,以动摇我边境政治根据地,我鲁苏区部队乃分头迎击,以迂回包围战法,断其归路。时将军驻节鲁东安邱之西南,适为胶济铁路以南,及潍

  • 文章鐵窗七日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4、5期  作者:潘樹聲 出版时间:1979-11-10
    关键字: 铁窗七日 下乡扫荡 日军讯问 释放回家

    这七天在我是不平凡的日子,是一段较突出的往事,在八年抗战的大乐章中,这虽是一个低微到听不出声响的音符,但这一小小的浪花,却几乎毁了我的全家,事过境迁,仍有余悸,尤其扬州鄕讯中祚杰兄提到了此事,更勾起我涂抹不去的记忆。是民国三十二年的春间,因为日军的不时下鄕扫荡,我们江都县政府的机构已不能公开固定在一地工作,分别在湾头、杭集、湖西设三据点,县长以下的首脑部,便分布在各地,张县长则流动的在四鄕巡廻,组织民众,推行政令,我系奉命潜伏城区,蒐集情报,传递消息,洽

  • 文章抗戰時期我在江南游擊區(三)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5期  作者:徐笙  出版时间:1974-06-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江南游击区 扫荡战” “游击战”

    并得以借机打击盘据敌后的**新四军胁迫民众壮丁从军,阻碍其征粮征税,以协助地方政府推行政令;如遇优势之敌压迫,或过度疲倦,则相机撤囘。如此轮番实施,以期收获前述效果。五、敌所谓「扫荡战」—即反游击战当面京沪线之敌,在我不断袭击,破坏困扰下,为求自保计,乃施行所谓「扫荡战」,企图打击本游击区兵力,俾获暂时性的宁静。在开始行动前约一周余,它即调动京沪线兵力,分别向它的前方宜兴、武进、金坛、天王寺、溧水各主要据点集结,同时征集民伕备用。这些情报,纷由陷区我情报机构

  • 文章我也被「綁票」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湯宜諧  出版时间:1993-09-01
    关键字: 地方军队 土匪 日军扫荡 遭遇绑票

    拜读上期海州文献(总五十七号)王仲鸣先生撰写的「绑票追记」大文,把民国二十八年后敌,伪、共盘踞下海属地区「官匪」不分的乱象,有眞切的记述,为那个时代,那个地区的社会治安留下了珍贵史料,也是鄕土志中「断代史」的横切面。尤其是「土匪变军队、军队变土匪」....写得既传眞,也传神。因此勾起笔者在同一年代,也遭到「亦官亦匪」绑票的往事,慈忆述经过,用以「补强」王文「军匪不分」的普遍现象。我家于卅年冬,因躱避日军大举「扫荡」六塘河圈地区,而再度逃往灌云三区新北鄕

  • 文章烽火絃歌——記抗戰時期學生生活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9期  作者:王维鐸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抗战时期 学生生活 扫荡行动

    游击队员,同我们跑在一起,又是同村的伯伯叔叔们,大家嘻嘻哈哈,用农舍做掩护,很快脱离日本鬼子追捕范围之外。依据跑反经验,日本鬼子到达一个村庄,首先行动就是捉鸡,再选择一条小肥猪,用绳索套扣猪颈脖拖着走,痛得猪只哇哇大叫,声闻数里。还要到各农家去搜刮鸡蛋,大约费了一、两小时,到了日正当中,就转回据点。如在下午出来扫荡,在日落西山前,也要赶回据点,这就是抗日战争中,日本鬼子扫荡眞实面目,其目的在驱逐游击队远离据点安全距离之外,阻止夜间扰乱,以防突击行动,巩固据点

  • 文章游走日軍東洋刀下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曹明仙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丁里寨 血腥扫荡 日军 1939年 1942年 屠杀百姓

    丁里寨,位于萧县县城西南方约十二公里处。距离我们曹家逃出县城临时避难的田村,只有一公里多路。日军于攻占县城一年多后,丁里寨地区,也没有逃过所谓的「大扫荡」的铁蹄蹂躏!那次血腥大扫荡,日军是配合南方瓦子口的兵力,采三面大包抄的行动,对丁里寨地区掩杀过来。记得是个大热天的夏季,我正在穿堂吹风乘凉,忽然四表叔(我袓母的娘家侄儿)大喊「日本鬼子来了!」村民们早已「谈鬼色变」,一听说「鬼子来了!」大家都吓得乱了手脚。娘们儿赶忙眞著嗓门儿喊孩子;大男人就跑出来探望

  • 文章我在重庆扫荡报(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0期  作者:李士英 出版时间:1979-10-25
    关键字: 扫荡 新闻工作者 抗日战争 重庆谈判 受降权

    德国隆美尔元帅的艾尔阿拉敏战场,艾森豪元帅统率大军在西非登陆后的美军基地,中东、地中海战区的盟军训练和战备,英国本土的多佛要塞,战时工业、交通、军事、民防、科技等一系列的动员措施,也看到了一些新式武器和高度机密的雷达,和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准备,收获眞是不少。后来,访美的计划取消了,我随考察团于民国三十三年五月中旬返囘重庆。祇想成为军事专栏作家这时候,黄少谷先生已兼任扫荡报社长,恢复了报人生涯。他听说我已囘国,便约我吃饭,恳切表示希望我能到扫荡报工作。扫荡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