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八一三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八一三上海抗日戰爭憶舊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3期  作者:張致坤 出版时间:2004-10-10
    关键字: 八一三事件 追溯历史 战争回忆

    張致坤:湖北省蘄春縣赤東鎭張高村人,曾領導國軍化學兵團,對日抗戰,屢建奇功。

  • 文章难忘的「八一三」淞沪战役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2期  作者:德公 出版时间:1978-08-10
    关键字: 八一三 淞沪 作战 四行仓库

    到苏州河南岸。其最后的一营,固守四行仓库,表演了最光荣的一幕。四行仓库孤军奋斗自从八一三,日本在上海燃起了战火,经我军七十五昼夜的奋勇抵抗,伤亡来犯的暴敌逾万人。终因我军配备的落伍,与暴敌飞机的压迫,血肉的人躯,自不能与铁制的弹丸抗衡到底。同时我国抵御强暴的侵略,并不在一城一鎭的得失,而系采取长期的消耗战,使敌人屈服。故于十月廿七日,藉大场阵地被突破,就把闸北、江湾、庙行等地放弃,数十万大军阵地,作战略的后移。那时,有八十八师五二四团的杨营,奉命留守在苏州河

  • 文章幾位浦東傑出鄉賢

    来源期刊:《浦東》 第14期  作者:隨波 出版时间:1978-10-15
    关键字: 杜月笙 同乡先贤 出国考察 八一三淞沪抗战 八百壮士

    公职,及龄退休,双双出国考察欧美各国,本退而不休之旨,将其国内外见闻所及,夫妇合作编著「尊闻集」问世,上集记录在国外考察心得,中下集为国内亲历见闻,从武昌首义,民国肇造,黄埔建军誓师北伐,西安事变与西北视察,八年抗战日本投降,实施宪政与历次国民大会,作详尽的记录,是一部珍贵的史乘,也是贤伉俪的不朽之作。其其他如张柏亭将军,当年「八一三」沪战时主持我军作战的最高参谋之一,在电影「八百壮士」中可以看到他的英勇壮史,还有国大代表何尚时等,财经界的瞿永全,建筑业的陆

  • 文章鐵軍張發奎

    来源期刊:《浦東》 第20期  作者:隨波 出版时间:1980-04-15
    关键字: 张发奎 八一三淞沪抗战 杜月笙 捐赠 因病去世

    享有「張鐵軍」盛譽的國軍名將張發奎將軍,於十日病逝香港,噩耗傳來,爲之悼念無已。我和張鐵軍識荆無緣,但在「八、一三」滬戰期間,給予我們上海人的印象特別深刻。當時他奉命擔任右翼浦東方面作戰任務,給予敵方以慘痛打擊,砲兵發揮堅強火力。給打擊者以嚴重打擊戰果輝煌,記憶猶新。由於我鄕浦東幅員遼闊,防線綿長,北自吳淞,南迄三林塘,東達南匯海濱。素以驍勇善戰聞名的張鐵軍,在敵方猛烈砲火下,不避危險,出入陣地指揮作戰,往來馳騁,使愛國俠義的杜月笙先生大受感動,慨然出資...

  • 文章(蒋公领导神圣抗战)八一三淞沪会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9期  作者:虞瑞海 出版时间:1994-12-10
    关键字: 淞沪会战 防御战 防线转移 抗日战争 八一三

    江灣、閘北的我軍,因大場失守,我閘北守軍側背感受威脅,奉令撤退後,到十月二十七日凌晨四時三十分,我軍已將新防線佈置完畢,全線縮短為三十五公里。這一防線由滬西中央造幣廠附近起,向西經梵王渡、北新涇至眞茹、江橋鎭,轉北橫跨京滬鐵路至小南翔,折東至廣福、澄橋鎭、曹王廟,與瀏河成一垂直線。其中只有廣福一點稍形突出。這新的防線因為已經遠離了黃浦江日艦砲位的射程,所以防禦較前穩固。十月二十八日,外報對我上海變換陣地之各種評論如左:「倫敦二十八日海通電此間各報,本日對...

  • 文章懷念避難小村夏家斗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64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夏家斗 八一三沪战 逃难小村 艰苦回忆

    一「夏家斗」是在松江广富林附近的一个偏僻地区的小村,四面环水,像一个小岛,当地有数十户居民,都很殷实,并且好武,差不多每户有一、二枝枪,有步枪和匣子枪等。在抗战第一年,我随母亲避难在那里,住了半年多。记得在民国廿六年上海八一三沪战爆发后,为了躱避日机不断轰炸,我和母亲随大姊明华一家,到天马山荷盛浜避难。在那里住了一个多月,因为我患严重疟疾,乃从母亲到广富林小姑母处小住,因为那里治病较为方便。到了广富林半个月,病虽然治好了,但时局突变,日军在金山衞登陆

  • 文章念舊——「文明戲」片斷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王協順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梁启超 文明戏 八一三事变 卢沟桥事变

    梁啓超先生在「少年中國」一文中說:「老年人常思旣往,少年人常思將來,唯思旣往也,故生留戀心,唯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唯留戀也,故保守,唯希望也,故進取,唯保守也,故永舊,唯進取也,故日新,唯思旣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經者,故唯照例,唯思將來也,事事皆其所未經者,故常敢破格……」。我年近七十,旣不留戀,亦不守舊,借思旣往回味人生,以愉晩年。時代作曲家劉家昌先生曾有一曲:「往事只能回味」,(尤雅的成名歌)紅極一時,所以回味往事,亦是人生一樂也。抗戰期間,家鄕有齣...

  • 文章吳克仁中將入祀忠烈祠記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93-03-01
    关键字: 八一三事变 吴克仁 王公屿 忠烈祠 殉国

    国民大会代表王公屿先生,曾于六十九年七月著有「八一三之役—吴克仁军长殉国纪实」刊登中外杂志一六三期,追述抗战初期,国军六十七军军长吴克仁中将所部一〇七师、一〇八师于八一三上海战役,奉命驻守浦东松江,坚拒敌寇抄袭,掩护大军撤退,完成战略转进后,吴将军壮烈殉国……。尔后因抗战、戡乱,阴差阳错,功绩湮没。中外杂志刊出王公屿先生作品后,获得国防部史政单位及国军高级将领之热烈反应,旋由总统府战略顾问顾祝同将军、黄杰将军联名撰文,引据王公屿之「吴克仁将军殉国纪实」等

  • 文章(蒋公领导神圣抗战)八一三京沪会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2期  作者:虞瑞海 出版时间:1994-05-10
    关键字: 八一三事变 淞沪战争 抗日 虹桥事件 战前形势

    戰前一般形勢日本乘歐美各國經濟大惶恐,經「一二八」試探,至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認爲呑併我國時機已到,遂發動蘆溝橋攻略,八月上旬偵悉我國將全面抗戰,遂編成上海派遣軍進犯淞滬,企圖佔據上海,威脅南京,以屈服我政府意志,於八月十三日開始向我淞滬攻擊。京滬區域位於華北大平原南緣,扼東南丘陵北麓,當長江、淮河下游,爲華東政治經濟文化中樞。江淮區域爲一河流川渠交錯地區,此類河渠平均河幅一至二百公尺不等,通常不能徒渉,京滬路以南濱湖各縣及長江兩岸自揚中至蕪湖地區...

  • 文章八一三」,日寇铁蹄下的舟山群岛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70期  作者:金濤 出版时间:2015-06-3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舟山 八一三事件 《金山县志》

    进行残酷的掠夺。一九三二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后,日寇更是野心勃勃,常常派出兵舰到舟山群岛乃至闽浙沿海各港口窥探,并在舟山群岛海面举行军事操演。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疯狂地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一九三七年「八一三」事件后,日本军舰就在舟山海域横行,并强行在嵊泗、岱山、普陀山等诸岛登陆,构筑工事,奸淫烧杀,无恶不作,彻底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嘴脸。以舟山群岛的嵊泗列岛为例。据《金山县志》记载,早在一九三五年,日寇为了侵占舟山群岛,即以开设「黄沙公司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