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事变共返回36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西安事变」身历记 补述蒋铭三将军传略中「不负重托」的一段史实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1期  作者:萬周長臨 出版时间:1986-10-10
    关键字: 蒋铭 西安事变 张学良

    民国廿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前二天,外子万耀煌所属之廿五军调咸阳集中,归西北剿匪副总司令蒋鼎文(铭三)将军指挥,外子赴西安与铭三先生有所洽商,长临此时陪赴西安,适逢事变。数十年来对「西安事变」之报导,所见甚多,惟各人遭遇不同,所云亦异。今得读「蒋鼎文(铭三)将军纪念集」中铭三先生之「传略」内有云:「将军经与张(指张汉卿)谈话后,察张态度神情,知其内心已有转变,颇有悬崖勒马,寻求正轨息事之意,无如骑虎难下,陷入僵局,只有解铃还是系铃人,从张身上想办法,最好使张

  • 文章先父刘元勋将军敉平丰台事变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劉凌雲  出版时间:1987-09-20
    关键字: 劉元勳將軍 豐臺事變

    丰台事变及其敉平经过白坚武本是吴佩孚旧部,国民革命军完成北伐,统一全国后,白即蛰居天津日租界,为日人收买,从事叛乱活动。白与日本驻津特务机关长大迫通贞,浪人团体「北支靑年同盟会」会长志村正三勾结,趁「何梅协定」后,中央军南调,于学忠免除河北省主席职,商震尙未接任之际,获得日本天津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的默许,纠合地方流氓,伪军及日本浪人等三百余人,发动此一事变。白于六月二十七日夜袭丰台车站,夺得铁甲火车一列,即向北平进发。计画于夺得北平后,即以「东亚同盟军」名义

  • 文章七七卢沟桥事变简述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9期  作者:劉本厚 出版时间:1983-02-13
    关键字: 七七事变 起因 扩大 历史

    对日抗战爆发在卢沟桥,因称「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以事变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而名之,是为八年抗战之始。二 事变起因(一)远因:日本以侵略我国之目的,继其「九一八」事变覇占我东北后,变本加厉,制造事端,以遂其侵华诡计。(二)近因:民国二十六年(公元一九三七年)日军驻丰台之一部,在宛平县城外卢沟桥附近,以夜间演习为名,借口失踪一名日兵,日本武官松井要求部队进入宛平城内搜査。当时,我驻宛平城部队为宋哲元第二十九军的冯治安第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吉星文部之一营,以时値

  • 文章往事念辭公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2期  作者:郭寄嶠 出版时间:1975-02-28
    关键字: 陈诚 军校 司令 抗战 西安事变

    我们预校虽届毕业,尙须入伍一年始能升入,因此保定军校形成空档,当时的校长钱选靑先生便呈准陆军部,临时增招新生一期,不意甫经招竣,北洋军阀直皖两系发生战争,军校校舍与设备损毁綦大,停办两年,迄民国十年左右,两期新生先后召集入校,故辞公等为第八期,我辈为第九期,在校虽相识,并无往来,毕业后分道扬镳,直到廿五年双十二事变前夕,因彼此同住西安西京招待所,邻室而居,时获晤对,初建友谊。三十三年,我任川陕鄂甘边区总司令,时驻汉中,适第一战区受日军进攻,中原作战失利,陕东

  • 文章連城師範在連城

    来源期刊:《連聲》 第15期  作者:吳祖猷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连城师范 卢沟桥事变 抗日

    连城师范诞生于一九三七年八月,结束于一九四六年一月,前后换了二任校长、四次军训教官,搬迁过四个地方。八年来,连师为闽西各县小学输送了近二千名小教师资。为闽西,特别是为连城的教育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一九三七年七月,芦沟桥事变爆发,揭开全面抗战的序幕。此时民族矛盾,超过阶级矛盾,大敌当前,全国广大城乡,军民人等,无不以抗战大业为重,在一致对外的口号下团结起来。人们知道:要抵御外侮,当走富国强兵之道;要富国强兵,必须组织群众,训练群众和武装群众。它的每一个环节

  • 文章記永康勇士陳厚望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1期  作者:姚振昌  出版时间:1981-01-06
    关键字: 陈厚望 警卫 西安事变 蒋介石

    知道我是永康同鄕,内外衞兵需要连络,公私两便,因此每天都要来和我谈谈,彼此之间亦建立起感情。十一月底,张学良来请蒋公赴西安。蒋公驻节华淸池,一班衞士只能负内衞兵之责,外衞兵则由张学良派部队担任,十二月十二日,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华淸池的外衞兵遂向内衞兵开枪射击,变起腋肘,无法应付,几分钟之内,侍衞长蒋孝先区队长毛裕礼相继阵亡最,后祗剩厚望在月洞门下奋勇抵抗,取过身旁衞士手枪,以两枝自来得向冲来之敌射击,身中十二枪,满身是血,浴血奋战,击退叛军五次冲锋。有此

  • 文章七七事件五十六年感賦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0期  作者:何敏求 出版时间:1994-03-01
    关键字: 诗词 七七事变 抗日

    七七變生蘆溝橋,寇氛遍地火雲燒。八年抗敵同仇愾,千里兵燹百劫銷。兩度「山城」絃誦樂,幾番蝶夢故鄉遥。神州今慶安瀾日,老驥猶思北海超。

  • 文章目睹「八·一四」空戰追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4卷 第12期  作者:夏競人 出版时间:2002-12-10
    关键字: 八·一四 空战 七七事变 浙江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同年八月十三日,在我东南沿海登陆的日军大举进犯上海。八月十四日,日军飞机侵袭杭州,轰炸笕桥机场。正在课堂上的荆山岭民教实校师生,听到杭州市区的空袭警报,便隐蔽在山背的树林里。那天,只见日军飞机轮番俯冲轰炸。机场我机迅速升空抗击,奋勇冲杀,忽而昂首直上云天,忽而低回俯冲,不断以有利时机猛力射击。敌机一架接一架被击中,冒烟坠毁。此时此刻,师生们个个从隐蔽中跃起,拍手欢呼之声震动山岗。事后得知:敌机是日军王牌空军木更津航空队,来袭

  • 文章霜殘湖海風猶冷石補天大義凜然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4期  作者:張過 出版时间:1985-01-10
    关键字: 昆明事变 诗文 九一八事变

    乃已笼罩着中华民族万亿人口生命财产,将使荡然无存,衍续着日本广岛、长崎两城彻底的原子毁灭。自认为任侠知耻的大和民族,竟是如此妄自尊大,恬不知羞,继续扫抹血腥手笔,涂染我纯净的历史扉页,中国的任何容忍,皆不能改变日本军寇狼子野心,终于又一次演化成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中、日两军的冲突。日本军寇假藉演习之名,战炮猛攻宛平,因而击碎了「芦沟晓月」名胜奇景,八年岁月,不能再见永定河中每日早晨,残月零星映波荡漾有致物化韵情,一场漫长而更惨烈的战斗,因此而蔓延

  • 文章抗日战争七七芦沟桥事变 平津之役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4期  作者:魏汝霖 出版时间:1972-09-1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 平津之役

    。[12]㈢冀东保安总队是殷逆汝耕手下的武力,但七七事变后,在通县手缚殷逆并杀尽日军倭侨、高擧义旗,眞不愧为中华儿女与黄帝的子孙,当时给予抗战军民精神的鼓励很大。殷逆虽于中途脱逃,但于日本投降后,终于在南京伏法,明正典刑;「暴政必亡,汉奸必灭。」又得了一个史证。平津作战直前敌伪在冀察一带兵力一览表(廿六年七恩平津作战直前敌伪在冀察一带兵力一览表(廿六年七恩平津作战直前我军兵力指挥系统表(廿六年七月)[1] 傅启学:中国外交史四七三页[2] 日人:日军

共369条记录 1/3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