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抗戰初期,我在故鄉文水縣原西村上小學時唸的是兩套課本,一套是開始時的啟蒙教育《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人們俗稱三百千三本小書。另一套是一九三九年文水縣抗日縣政府教育科編寫的抗日《三字經》油印本。由於日寇經濟封殺,紙張印刷困難,每村學校只發兩冊樣本,同學們互相傳抄。我當時任本村兒童團團長。原西村位於汾河東岸,屬文水縣管轄,離縣城六十華里,隔著兩條大河,敵人來的機會很少。離祁縣十二華里,敵軍來時較多,屬於敵我交叉區域。為防止敵人擾亂,讓其它小同學們也...
抗戰末期,中央在華安創立「軍事委員會中美合作所第六特種技術訓練班」(簡稱華安班)。福建青年聞風興起,投效者至為踴躍。其後畢訓成軍,不論敵後敵前,予敵重創,戰果輝煌。民國五十五年,該班在台師生百餘人在台北市中國之友社舉行第二次聯誼餐會,曾出特刊一冊,其中有原副主任陳達元先生講述「華安班的籌設與對國家之貢獻」一文,由林石梧,陳禮筆記。茲逢抗戰六十週年紀念,本刊特將原文披露,以饗讀者。—編者—
一日軍在進攻台兒莊受挫後,原攻臨沂敗退費縣附近的板垣師團,獲知其友軍磯谷師團殘部被困於嶧縣、棗莊、臨城一帶,也捨去臨沂戰場而將主力向西移動,與磯谷殘部合流,死守待援。同時敵方統帥部也深知徐州不可輕取,非調集重兵,自四面合圍,斷難打通津浦線。四月間,敵方遂自平、津、晉、綏、蘇、皖一帶增調十三個師團,共三十餘萬人,分六路向徐州進行大包圍,企圖殲滅我五戰區的野戰軍。敵軍這次所抽調的,均爲其中國派遣軍中最精銳的部隊,配備有各種重武器。全軍按計劃構成數個包圍圈,逐...
一、前言岁月如梭,光阴似箭,余今行年不期步入八十有六,爱妻邓淑珍(清莹)亦将喜庆八十。我俩结褵,瞬将届满一个甲子,其间潮起潮落,滴滴点点,看似平常而短暂,但因人的记忆,直使生命的片段成为永恒。基于此一体认,在珍企盼督责之下,写出「成长的记忆」。论及我俩家庭背景,相识经过与极不平常爱的结合,追述不畏艰难险阻的奋斗历程,立身处世的态度,儿女知礼尙义,成家立业,欣欣向荣,家道和乐,老有所养,壮有所用,菁莪长育,出蓝胜蓝。夕阳无限好,晚景堪留恋。无求不辱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101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