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齊魯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战时期苦读于巴山蜀水间的齐鲁子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謝英才 出版时间:1978-06-20
    关键字: 抗戰 齊魯子弟 巴蜀 苦讀

    看不到敌机的影子,悲壮的歌声惊起了山中的飞禽和走兽。白河鎭是陜鄂交界的大鎭,街道沿山坡而建,下临汉江,这是一个星期的行程中经过的最大城鎭,有滕县老鄕在此经营澡堂,看到大批的山东学生过境,就免费招待洗澡,几天的疲劳全部消失。齐鲁的鄕情充满这座山城,继续前行,就入陜南地区。沿途山峰渐低,路也稍平坦。安康县是陜南的大县,有新旧两城,民风朴实,出产桐油和竹制的雨伞,全靠汉江的小船运往老河口销售。再前行,进入陜南平原,沿公路直奔城固和汉中,沿途有班超和张骞的墓,诸葛亮造

  • 文章齐鲁大学校史(一)一、引言:基督教在山东办教育的旨趣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楊懋春  出版时间:1983-09-20
    关键字: 齐鲁大学 基督教 山东教育 办学旨趣

    齐鲁大学是一所敎会大学,即由基督敎人士以其人力、财力与爱心所创建办理的一所大学。基督敎进入山东后,自开始就有某些明确的敎育旨趣。山东基督敎人士所办各种及各级学校或敎育活动,无一不是要藉以实现其敎育旨趣的事业。要记述并评论山东一所敎会学校如齐鲁大学者,应先硏究并了解山东基督敎敎育旨趣,然后才不致在有关事务上有所误解或曲解。因此,我决定在写齐鲁大学的正史前,先有段引言。在此引言中把基督敎在山东的敎育旨趣分两部分敍述。第一部分是以敎育事业协助鄕村民众,以改善

  • 文章抗战时期的齐鲁大学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曹伯恒  出版时间:1984-06-20
    关键字: 抗战时期 齐鲁大学 往事追述 教育史料

    一 由武汉转入齐鲁民国三十年的秋天,我由武汉大学转入齐鲁大学,以一个条件较为优越的国立大学学生转入一个私立大学就读,似乎令人难以相信。其中确实有段隐情,不得不据实奉吿。转学的原因当然是成绩不佳,需要易地为良。提到成绩的好坏,几乎有个令人难以相信的故事:民国二十七年敎育部第一届统一招生,我被分发武大外文系,由于抗战时期消息不够灵通,交通又极不便,当我赶到乐山报到的那一刻,已是这个学期只剩一个月行将结束的时候。注册组长以我远道而来,未便拒绝,但以学期行将结束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