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革命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近代軍事教育家——萬耀煌將軍(序)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4期  出版时间:1990-01-10
    关键字: 万耀煌 军事教育 北伐战争 辛亥革命

    盖闻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者,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能为人之所不能为者,方能成人之所不能成,今于黄冈万耀煌(武樵)先生,得以征之矣。当辛亥武昌首义前,先生正肄业保定军官学校,闻武昌首义,乃遄返参战,途经上海,于谒当时沪军都督陈英士,陈氏坚留先生任职而不得,乃委以沪军都督府派赴鄂军都督府连络参谋;回湖北后,复被鄂军都督黎元洪,立委为鄂军都督府参谋,再赴沈阳前线晋见黄克强时,更被委为战时总司令部参谋,以弱冠靑年,得膺三个参谋职务,如革命底定,靑云直上,自可计日以待

  • 文章先嚴追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5期  作者:魏傳基 出版时间:1977-05-25
    关键字: 魏士骏 教育 辛亥革命 节操 品格

    先嚴爲豫省敎育從業者之一。自遜淸晚年擔任敎職迄其退職,時經卅年,雖其生平無特殊事蹟,然對豫省女子敎育,堪稱有所貢獻。茲以其九秩冥誕將屆,爲誌悼念,擬編印小册,倘各界先賢,敎育人士,尤以其在校同事,或其受業,倘能撰寫專章,或賜頒鴻文笑語賦詞,當所歡迎。殷盼謹誌。

  • 文章百年回眸清末民初紹興近代教育的勃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4期  作者:章玉安 出版时间:2013-04-10
    关键字: 古今艺文 绍兴 近代教育 学堂 辛亥革命

    的历史性转变。绍兴乃辛亥革命的重镇,清末民初绍兴近代教育的勃兴和发展历程,正是一个生动而有力的例证。[1] [2] 教育部 2[3] 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徐锡麟;陶成章;秋瑾;鲁迅[4] 古今艺文;绍兴;近代教育;创办;学堂;辛亥革命[5] 文化教育;革命战争;学者论述[6] 255.3SX[7] 普通

  • 文章(歷史)八年對日抗戰一甲子紀念感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1期  作者:金其康 出版时间:1997-08-10
    关键字: 对日抗战 纪念 感言 革命 抗战实况

    一、引言韶华易逝,尺波电谢,曾几何时,对日八年抗战已届满一甲子矣,回溯这一次长期抗战,乃是一场惨烈无比的民族神圣抗战,也是生死存亡绝续,在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久,以弱敌强的战争。在整个过程中,幸赖我黄埔先期学长与全国军民同胞在先总统蒋公领导下,抛头颅,洒热血,牺牲奋斗,视死如归,终于赢得最后胜利,这是革命魂对国家的贡献,也是黄埔精神充份发扬的铁证。二、八年抗战前的革命情势分析我国在满清鸦片战争后的积弱下国势日蹇,幸赖我国父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推翻腐败

  • 文章記晚淸御史徐定超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6卷 第3期  作者:胡文連 出版时间:1990-07-10
    关键字: 徐定超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爱国运动 医学 教育

    辛亥革命后中国能出现一个新的局面。但是,事与愿违,不久窃国大盗袁世凯纂夺了革命果实,实行专制独裁,派其亲信朱瑞任浙江省督军,徐定超不与他们同流合汚,于一九一二年秋,毅然辞掉温州军政分府的都督职务,赴杭州从事《浙江通志》编纂工作。一九一七年,他偕同夫人胡氏经上海囘温州,所乘的普济轮船在吴淞江口被一艘英国轮船撞沉,因而夫妻均遇难,终年七十三岁。欲保荐他的儿子可免试出任县知事时,他给儿子的信中说“大局未定”,要“读书待时”,暗示不要去满淸政府任职。他鼓励子女“多学历

  • 文章總統 蔣公訓詞 幹部敎育訓練的要旨及幹部自反自修的要領心得報告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期  作者:王和聲 出版时间:1975-07-01
    关键字: 军刺 教育 心得体会 技术人才 革命通才

    党政军以及任何部门的工作效率,要发挥到很高的程度,必须要达成「革命」「实践」「硏究」的训练目的。领袖在这一篇训词指示:「现在我们检讨一下,我们训练以前和训练以后的工作情形究竟怎样?有没有进步呢?当然我们不能说没有进步,不过实际上的进步距离我们理想的程度还是太远,因此,我们不论受训的硏究员学员和主持院务及担负训练的讲座敎官,都要考虑如何才能使我们的训练达到我们的理想,不但要后一期比前一期有进步,且使前一星期的缺点就要在后一星期立即改正充实才行。」的确,我们

  • 文章革命家、教育家、慈善家于一身

    来源期刊:《同安》 第128期  作者:康大可 出版时间:2014-12-01
    关键字: 陈延香 生平介绍 革命事业 教育 公益事业

    陈延香,又名树坛,字澄怀,晚年号慧香居士。清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年)出生于同安县阳翟乡。其父亲清末考生,在乡里开设私塾。陈延香少年时就读其中,十九岁时,父亲病故,陈延香子承父业,受聘在灌口凤山书院,及角尾一带私塾任塾师。宣统二年(一九一〇年),陈延香在灌口石头亭乡加入同盟会,后授命在同安组建青年自治研究会并担任副会长。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辛亥革命爆发,陈延香、陈仲赫等,率领青年自治会会员,号称「同安革命军」,与庄尊贤所率灌口革命军,里应外合,于十一月三日

  • 文章忠实教育家 近代大文豪谨守家规朴学敦行·力行革命主张革心 学识文章擧世推重·著作执敎宏扬文化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62期  作者:不阿  出版时间:1974-12-20
    关键字: 钱基博 陶大均 辛亥革命 书香门第 教育家

    鄕先贤钱基博,家居城内七尺场,其祖维桢(榕初),原籍江阴城内大街,于同治甲戍年前迁锡,兄子兰、子绍,姊素琴,妹月琴,娶王氏为室,未就读学校,先后拜许彜定(仁庵)、孙心葵为家师,父、伯、兄督课甚严,勤读苦学有成,专经、史、地理、兵学,工文擅诗,颇负盛名,民国吿成,行列革命,性刚毅,痛二次革命失败,遂转业敎育,历任小、中、大学敎习,著书立论,阐扬中华文化,贡献良多,卒于一九五七年十一月三十一日武汉师范学院敎授任内,享寿七十有一,其死因不明,家人亦不敢泄露

  • 文章當代教育先進傳略(贛四)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87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77-01-02
    关键字: 教育名家 程天放 国民革命军 国父思想 蒋介石

    程天放,原名学愉,以参加革命,改今名,江西新建人。曾祖矞采,淸湖广总督,父仲芝,以同知分发浙江。天放光緖二十五年己亥正月十六日,生于杭州。十二岁丧父,就家塾读,民国元年,入洪都中学,寻转心远中学,以器宇轩昂,举止凝重,中英文冠侪辈,校长熊育钖许为大器。六年,入上海复旦公学。「五四运动」发生,上海响应,与潘公展、何世槇、何葆仁等为主干,成立学生联合会,被推为会长兼月刊总编辑。国父时居沪著书,召见与语,勗励逾恒。九年,以江西官费,赴美留学。初入芝加哥大学

  • 文章教育文學政治家馬君武博士綜述文學名家論述系列之十七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2期  作者:鄧海翔 出版时间:2013-10-10
    关键字: 马君武 人物生平 政治思想转变 民主革命道路 学术成就

    文·邓海翔今年(二〇一三年),是马君武博士诞辰一百三十二周年。他的逝世纪念日,是一九四〇年(民国二十九年)八月一日,于桂林良丰广西大学宿舍辞世,享年五十九岁。马君武博士(以下简称马君武)原名和,字贵公,又字君武(国人多以君武尊称),广西桂林人,为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杰出的教育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卓越的翻译家和爱国诗人。强烈爱国热忱和大无畏革命精神马君武一生亲历其境的生活时代,是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峻、败亡图存的革命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