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熊恢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校长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6期  作者:徐美良 出版时间:1994-04-01
    关键字: 人物事迹 追悼 教育要旨

    先生因上田印刷厂全部物资机器弃之永和鎭对岸江畔,亲自冒着严寒来抢运。当时幸经我视察阵地归来发现即雇船两艘装物,派员护送先生返回槎市。综其一生为求剑声的生存与发展,殚精竭虑,历尽劳苦。他还亲自拟订了一整套完善的学校规章制度,如《教师手册》等。先生严禁学生吸烟,若教师吸烟者不予聘用。一个人的人生作为,贵能振奋起长期的历史检验。沈与浮,功与罪,崇高与卑鄙,愚昩与文明,孰是孰非,自有能辨者。近年见《江西教育人物》其中有一篇介绍《熊恢的学历和崇高教育经历》的短文。虽然

  • 文章熊恢先生的政治智慧和教育贡献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6期  作者:周仲超 出版时间:1994-04-01
    关键字: 教育成就 因材施教 言传身教 政治见解

    一、教育斷層的挽救在科舉時代,一般用功讀書的人,只要在私墊讀上五六年然後自修若干年,就可考上秀才、舉人,二十多歲的人中進士的很多,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因爲只要讀上十年書,私墊收費不高,農家子弟如果天份好很用功就容易出頭。是故宋明時代中進士的,三分之二出自平民寒素之家,「白衣宰相」,「白屋公卿」爲數至夥,因此我省宋明兩代,科場得意做官的人也極多,享有「三江才子」美名。(蘇皖贛爲三江)所以在科舉時代讀書不需太多的錢,各地人才,可獲平衡發展...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