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众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睢寧縣社會教育之追憶(一)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0期  作者:朱澈  出版时间:1984-05-15
    关键字: 睢宁县社会教育 中心民众学校 陈果夫 学校师资 民众敎育馆

    前言辞海释:「通俗敎育馆」、『昔社会敎育机关旧称:国民政府成立后,始改为「民众敎育馆」。设有阅览室、图书室、公众运动场,俗称演讲所等』。睢宁县「通俗敎育馆」,设立于城内孔庙。置有阅览室、图书室、娱乐品:象棋、桌球、网球等少数玩具。设备简单,前往阅览娱乐者,人数不多。及至改为「民众敎育馆」,全部粉刷,书写社敎文字标语,内部除原有设备物品尙可保留者,另又充实各种社敎常识图表挂图,娱乐玩具乐器,如桌球、网球、排球、篮球、胡琴、风琴、琵琶、笛、箫等等,焕然一新

  • 文章文化建設與文化教育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7期  作者:張植柵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文化建设 文化教育 宗教信仰问题 政府与民众合作

    和生活习惯,我们需要透过它引导民众去体认这些民俗活动所蕴涵的现代意义,而与现代法治和社会精神相结合,使大家能够从民俗文化中,建立现代生活文化的新观念,进而遵守社会规范。提倡信仰正当的宗教谈到此,不禁令人慨叹传统的道德规范,因受近数十年来的西潮冲击,迭遭破坏,而新的道德规范又未建立,我们又拿什么做为法治社会的后盾?这是深値探讨的问题。硏读西洋哲学史,虽然没有看到像中国那样有儒家一贯的道德哲学,但不难发现宗敎哲学却是他们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原来西方多数人接受了宗敎

  • 文章江苏省立东海民众教育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徐一德  出版时间:2000-03-01
    关键字: 民众教育 地方建设 社会动员 东海历史

    三十年代初,东海县农民受尽地主的盘剥。加之天灾人祸,终年劳作,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生活十分窘困,受教育程度极低。当时东海县第一区石东乡(今新浦区辖区)七百余户,三千人口,初识字者,仅二十余人。就连海属最繁盛的商埠新浦,其新龙镇千余户居民中,初识字者也仅二百来人,民众教育极待兴办。一九三四年,江苏省国民政府决定在东海县办一所民众教育馆。定名为江苏省立东海民众教育馆。以新浦为基地,逐步向农村扩展,提高民众的教育程度,以达启民智的目的。确定建馆后,馆长葛廷远

  • 文章抗战前之县民众教育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7期  作者:徐敦民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乡民教育 民众教育馆 丰县教育局 徐州民教研究会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辛亥革命,一举成功。蔡元培先生任教育总长,他倡导社会教育,即民众教育,旨在唤起民众,组织训练民众。确立「公民训练,语文教学,社会生计指导」等三大目标,三者之间以提高民众知识为先导,增强民族意识,推进社会文化为目标。在教育部内,特设社教司与普教司并立。民国四年教育部成立通俗教育研究会,是年十月公布通俗教育演讲规程十六条,规程公布后,各地通俗演讲所纷纷成立。设立通俗教育馆、图书馆、公共运动场。民十一年二月,民众教育呼声高涨,教育部第七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