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精神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庭教育理论与实际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6期  作者:周逢熙 出版时间:1979-06-01
    关键字: 儿童 家庭教育 适应教育 尚武精神

    鼓励或指导,使孩子们能领略人生,了解交友处世之道。我们做父母的也应该有仿倣学习的勇气才是!培养尚武精神打架是靑少年血气方刚,精力充沛没有调剂出路情况下的产物。因此,可以说学生打架并不能视为绝对的「不良行为」。要紧的是要查明打架的动机如何,如果为逞强鬪狠、欺侮弱小,当然要严加约束和处罚;要是为了自卫,那就不能算错。我们能敎育一些受欺侮,受汚辱而不能还手,没有骨气的国民吗?那将来如何替国家杀敌御侮?如何能保卫疆土?如何能提倡尙武精神?如何能培养孩子积极进取的人

  • 文章落红不是无情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4卷 第7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12-07-10
    关键字: 落花 护花 牺牲精神 教育

    的将来仍能产生有益的作用。同时寄寓著南归后仍要继续奋斗,为社稷百姓立志。诗流传至今,现在有人常用「落红」两句诗,来赞美那种倾注一生精力去培养教育下一代的人们。「落花」指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护花」则为下一代耗尽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故有人引作与「春蚕」、「烛光」为同位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句)春蚕吐丝,为后人造福;烛光照人,照亮征人前程!据传,教育家兼漫画家丰子恺先生十分喜爱这首诗—因为他意识到「护花」人人有责,更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

  • 文章教育生涯四十年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吳偉民 出版时间:1993-03-01
    关键字: 教育 敬业精神 教学相长 教育文化 爱的教育

    父母的对子女是如何的深切关爱,藉可推想出,不论好坏学生,在他们父母心目中,都是家中的至宝,使身为教师者,更加重责任和爱的付出;因而,自然会更加小心翼翼,无微不至的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面对着所有的学生,都如同自己的子女一样的情谊。三、敬业精神与爱的敎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事教育工作亦然。首先必须诞生兴趣,由兴趣而形成热爱,自然就会把这件工作,当做神圣的职责,认为它的价值高于一切,引为光荣,感到骄傲,自然会自强不息,日夜辛勤,永生

  • 文章尊師重道·作育人才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期  出版时间:1982-09-01
    关键字: 孔子诞辰 尊师重教 儒家精神 教育

    九月二十八日是至圣先师孔夫子的诞辰,也是敎师节,民国六十九年九月二十八日,蒋总统在与资深优良敎师会餐时致词说:「我们把敎师节定在和孔子诞辰纪念的同一天,其意义除了纪念伟大的至圣先师,借此表扬所有敎师们崇高的贡献之外,更在强调要传承以儒家学说为中心的我们民族文化,加以发扬光大,实是我们敎育的基本目标。」因为敎忠敎孝,这是儒家学说的精义所在,国家图生存,民族求发展,就非人民能为国家尽忠,民族尽孝不可,是以孔子之精神与力量,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历久弥新,甚至被

  • 文章回忆国立十二中学湖北学生的刻苦精神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4期  作者:羅曼 出版时间:1985-01-10
    关键字: 国立十二中学 刻苦精神 学习 学生 教育

    有皮鞋或布鞋穿的人,那眞是天之骄子,很少人的衣服没有不打补钉的,但谁也不觉得谁难看,大家认为这是我们的克苦精神,要与国家共赴国难的表现。不管我们的生活多么困难,但没有一个人叫苦,而老师们也领不到薪水,可说是在尽义务,所谓发国难薪,大槪每个月只有一二十元,还不能按时发下来,所以师母、和师姊妹们,常常是和我们在一起吃大锅饭。最头痛的事,是同学们生病了,须得走上一二十里路,赶到长寿县城里去请大夫,眞不容易。因此,差不多的小毛病,都是用民间的秘方,拿点中药来服用,也是

  • 文章广西普及教育运动与抗战(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陳重光 出版时间:1997-01-10
    关键字: 雷沛鸿 抗日救国教育 爱国精神

    ,以复兴民族。待抗战爆发,广西民众迅速动员,民众对国家流汗流血,毁家丧命在所不惜,这不是平日受过训练、受过敎育是做不到的,这点就指出了普及敎育运动的重要性。二、推动国民基础教育,从事民族自救运动国民基础敎育,本来可以产生于中国任何地方,而它却所以发轫于广西省,主因广西具有左列的主观条件:②第一,建设事业的需求——广西自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之后,锐意革新,尝悬「建设广西,复兴中国」为全省革新的鹄的。由于建设的基础,是建筑在广大的群众中,建设的事业,有待民众

  • 文章加强民族精神敎育之具体措施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28期  作者:•陳如一•  出版时间:1979-03-01
    关键字: 民族精神 教育 措施 座谈会

    根本所系。」因此民主与科学必须扎根在民族伦理上,才会有健全的发展。四、忠孝德目个人以为,「八德」之中,尤以「忠孝」两字最为重要。中国传统的家庭敎育,就是主张「忠孝传家」,「求忠臣于孝子之门」。我们应该效法先总统蒋公尽忠尽孝的精神,为国家尽大忠,为民族尽大孝。我们要劝勉靑少年学生,最好是忠孝双全,必要时移孝作忠。五、爱国教育民族精神敎育,可以说,就是爱国敎育。为期充分培养靑少年学生爱国的情操,有几项具体的措施,是很必需的:㈠尊崇 国父。㈡敬爱国旗。㈢齐唱

  • 文章老人的精神生活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18期  作者:文學禹  出版时间:1995-04-15
    关键字: 老人 精神 快乐 艺术 教育

    一個人要身心保持平衡,才是眞實的健康;要情感與理智得到和諧,才是正當的娛樂。——先總統 蔣公

  • 文章正視歷史·胸懷中國(五)——告別七十五年教學生涯的一堂課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5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9-05-20
    关键字: 端午节 屈原精神 教育 屈原

    端午节与纪念屈原精神现在我要讲第二项很快来到的端午节,端午节纪念屈原投湘江而死。我曾吿诉诸位,自孔子起到战国,当时全中国的学者知识分子,都抱着天下观,在战国七雄间奔波来往。只有屈原,他是楚国王室的亲族,所以他不得意于楚国的朝廷,绝不跑向别国去,悲愤之余,宁愿投江而死。这不是屈原的缺点,乃是屈原一种独特精神之表现。屈原的外交政策主张连齐拒秦,可知屈原心中并非只知有楚国,不知有天下。但当时的楚王,误听连横家言,亲秦拒齐,不用屈原,屈原遂作为离骚投江自尽。但屈原离骚

  • 文章弘扬常州精神二〇〇六年度好事多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5期  出版时间:2007-01-31
    关键字: 常州精神 评选 事迹 教育 交通

    常州市于元月十八日评选公布二〇〇六年发扬常州精神的好事,经评选名的前端的为:一、红梅公园免费开放。二、本区公交一体化取得实质性成果。三、城鄕救助体系惠及十万困难群众。四、七座跨新运河大桥建成通车。五、率先实行城鄕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