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历史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末我国留学史话——近代留学教育之缘起及留学之派遣——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82-07-15
    关键字: 近代历史 留学教育 清末

    我國留學敎育由來已久,早期稱爲遊學,遠在孔子時代就有遊學之事,惟時處封建社會,交通頗感困難,雖周遊於列國之間,仍未出中國國門。最早出國留學者,爲後漢明帝八年(公元六五年)蔡愔出西域求佛法,是爲我國留學敎育之開端。繼起者有東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三九九年)之法顯及唐代宗眞觀三年(公元六二九年)玄奘之至印度取經(瞿立鶴:五十年來的留學敎育,載近五十年來之中國敎育)。法顯玄奘基於宗敎信仰出國取經,影響中國文化者至深且鉅,惟渠等之擧措,純係個人行動,朝廷對出國者並...

  • 文章籀園——培育人材的搖籃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1期  作者:余力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籀园 教育 人才 历史

    倘徉于九山湖畔,寻踪访迹,那曾氏花园历经沧桑,却依旧蜿蜒在碧绿清澈的湖水中,风姿尙存;湖岸是一条平坦大道,通向汽车西站,只见高大围墙一溜排开,中间犹存一扇大门痕迹,“籀园”两个大字赫然在目。籀园原是为纪念瑞安经学大师孙治让而建的。孙治让字籀廎,因而以字名园,称籀园。孙治让一生治理经学,卓然大家,晩年担任温处学政,致力于桑梓教育事业,亦多建树。他逝世第二年,温州六县学界就倡议建祠以祀。民国三年(一九一四年),由温属六县筹资购置市区九山湖畔落霞潭曾氏依绿园

  • 文章浙大今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7期  作者:宋晞 出版时间:1982-07-06
    关键字: 浙江大学 历史 学校 教育 演变

    一、自求是书院到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是我国著名高等学府之一,它的前身是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堂和浙江高等学堂。求是书院创立于淸光緖二十三年(西元一八九七),迄今已有八十四年的历史。浙大校本部在杭州的蒲惕巷,后称大学路。有求是桥,求是云者,含有「实事求是」及「寻求眞理,崇向正义」的意义。求是二字又为浙大校训,表明其一线相承的渊源。出身浙江高等学堂的陈布雷氏有云:「吾浙江高等学校承求是书院之旧址以设学,其学风乃独以和易著。」求是书院的总理(即创办人)是陆懋勋氏

  • 文章抚州地区教育概况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3期  作者:溫挺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抚州地区 教育概况 历史名贤 重教兴学传统 教育发展

    临川 温挺抚州,位于江西东部,辖一市十县,总面积一·八八万平方公里,人口三六〇余万。抚州,是历史名人王安石,汤显祖的故鄕,素有「才子之鄕,文化昌明之邦」的美誉。自古以来,抚州人「以诗书求闻达,弃自守而进取」,尊师重敎蔚然成风。截至一九九七年,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四五六二所,其中普通高校二所,成人高校一所,普通中专六所,成人中专一七所,中学二八〇所,小学二九八〇所,幼儿园二八〇所等;在校学生六七万多人,其中中小学生近六〇万人,敎职工四·五万多人,敎师学历

  • 文章云南省师范及职业教育概况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5期  作者:吳洽民辑 出版时间:1985-12-25
    关键字: 云南师范教育 职业教育 历史沿革 现状介绍

    壹、师范教育1、沿革民国二年,本省于昆明、昭通、曲靖、蒙自、宁洱、保山、丽江七处,设立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师范学校,并于昆明另设女子师范一校,翌年将蒙自一校归并于第一师范,其宁洱、保山、丽江等校名,递改为第四、五、六师范学校。六年,因军事影响及其他关系将昭通之二师,保山之五师,丽江之六师改为中学,复将大理之二中改为第二师范,与省会之一师,女师,曲靖之三师,宁洱之四师共有五校。十二年女师合并于女子中学。十九年省立师范复增至六校。各县县立师范,据民国

  • 文章从广西四状元看广西教育发展临桂县教育环境与学风都媲美内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5期  作者:陳證升 出版时间:2009-07-10
    关键字: 广西四状元 广西教育发展 临桂县教育环境 历史资料

    文·陈证升边远省份同样大有可为,从状元的地域分布中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即使文化并不发达的边远省份并不影响其中的个别州县的教育发展,而这些州县只要重视文化教育,同样可以培养出优秀人才,这或许得以给我们某些启示。广西临桂状元全国之冠在分析状元的地域分布时,人们多注意以省区来划分,这就如前面所得出的结论;清朝共录取一一二名状元,江浙六十九名最为突出,而广西只有四名状元表面看来虽无法与江浙相提并论,但是,如果以州县来划分,就可以发现,广西临桂县的状元数字在全国

  • 文章「王惕吾东阳教育基金」缘起与落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10期  作者:呂秋文 出版时间:2007-10-10
    关键字: 王惕吾东阳教育基金 历史发展 两岸互助 浙江教育

    盖体育馆的构想,惕老不仅全部答应,而且有意为东阳中学盖栋教职员宿舍,全校师生惊喜不已。自计画公开后,惕老在东阳之妻舅赵为仁、小姨赵藕琯随即与惕老取得连络,约定三人在香港会面,将整个方案更加扩大。除将教育方案从东阳中学延伸到巍山初中、王村光小学;并规画在巍山盖一个医院,在东阳城内盖一个急救中心。惕老当时是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自己不便出面,更不愿由其子女出面。我当时担任东阳旅台同乡会理事长,适逢其盛,奉命前往东阳洽谈细节。行前惕老面示几个原则:一、全部经费预定

  • 文章湖北教育的回顾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期  作者:王文俊  出版时间:1966-10-10
    关键字: 教育 文教事业 历史发展

    一、前言鄂省优秀靑年多人,由于热爱和怀念故鄕,特集资组织「湖北文献」社,决定出刋「湖北文献」季刋,以报导吾鄂之自然与人文槪况,政治文教之兴革,风俗习尙之变迁等史实,以加深对故鄕之认识,进而作为将来收复大陆后,重建家鄕之参考。特聘吾鄂耆宿万武樵先生为发行人兼社长,征文于作者,嘱报导吾鄂文化教育过去发展之过程。由于逃避匪祸,凡可资参考资料,均荡然无存,爰就记忆所及,作一槪略之报导。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同鄕先进诸公,有所匡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条件当然

  • 文章宋代的海南教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蘇雲峯 出版时间:1987-09-30
    关键字: 海南 宋代 教育发展 发展历史

    矣,然尙惧未能知所兴起也,是以愿有谒焉,吾子其有以振之。⑧朱熹的教育思想,基本二■■■■■善且是■■■■■有「古今之间,远近之殊」的,所以对海南的学子,同样寄以可以造就的期望。朱熹反对当时以科擧为目的的官学。他于白鹿洞书院时,就希望院生专心求学,勿过问世事。⑨所以,他以同样的语言,勉励海南学子,专心读书修行,勿为功名而记诵。他说,他写此记之目的是欲。使琼之士知夫所以为学者,不外于身心之所固有,而用其一日之力焉,则其德成行修,而无所疑。于天下之理,将无难者

  • 文章新編三十六孝故事初稿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5期  作者:吳延環  出版时间:1979-01-15
    关键字: 《新编三十六孝》 历史故事 教育

    停妻再娶的小人,那是编剧者随意乱编,毫无事实根据。戏剧原非历史,万勿信以为眞也!(参考后汉书蔡邕传及苏氏家语)⒂为祖辞官晋朝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人,生于西元二二三年,死于二九九年,享寿七十七岁,半岁父死,四岁母嫁,完全靠著祖母刘氏养大。及长,事之极孝。刘氏有病,侍候牀前,衣不解带,日久不厌。因为奉养得宜,所以带病延年。李密尝跟当代学人谯周读书,学问很好。晋武帝即位,征召他作太子洗马。也就是太子的侍从秘书。他因祖母年已九十六岁,托人奉养,太不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