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公益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侨领廖梅林热心教育 赞助佛统华益学校建校经费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謝福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廖梅林 教育公益 佛统华益学校 兴学办校 投资建校

    佛统讯」:泰国廖氏宗亲会名誉理事长,泰国梅林基金会主席廖梅林老先生,大埔平原鎭人是泰中社会知名人士,早年曾从事粉笔生涯,后弃教从商。艰苦奋斗,事业有成,本着取于社会,回馈社会之信念:成立泰国梅林基金会,为文化教育和社会公益作出贡献。先生热心教育兴学办校,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编著出版书籍,赠阅社会,如:近来先后出版的「老子今鲜」、「论语精选」、「健康宝鉴」等等。在社会伦理道德日趋湮没情况下,为激发世人宣扬孝道美德。在拍他耶先生巨资鸠建的「孔子杏坛」侧傍

  • 文章常州市領導會見余紀忠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8期  出版时间:1999-06-15
    关键字: 余纪忠 公益 教育

    常州市领导孟金元、曹锦成、赵显贵、杨大、张晓霞、万溢涛、王如青等亲切会见了台湾中国时报系董事长余纪忠先生、夫人余蔡玉辉等一行九人。市长孟金元向余老先生一行介绍了常州市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特别指出华英文教基金会的设立带动常武地区的人才培养、教育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余老先生表示,自己很愿意做一些对社会公益的事情,觉得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师资则在中国教育中起到无比重要的作用。他还关切地询问了常州市少年科学艺术等培养基地的情况。

  • 文章受到教育奖助鼓励事业婚姻均有成就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52期  出版时间:1974-02-20
    关键字: 教育奖助 喜结良缘 高等教育 乡贤公益

    楊覺良鄕長之長女惠英小姐,於去歲歲尾與蔣德馨先生結婚,新郞爲江蘇松江人,財務學校會計系畢業,任職聯勤總部,因軍職及節約關係,未發喜柬,於二月二日回門時,楊鄕長特假吉祥樓宴請至親好友,本會有關同鄕應邀前往道賀,新娘畢業於中國文化學院音樂系,任北市弘道國中音樂敎師,事業婚姻均感滿意,楊鄕長以惠英小姐曾受本會敎育奬助金之鼓勵,致完成高等敎育及理想之工作,曁美滿之婚姻,頗爲感激,據吿飮水要思源,不能忘義,故於會員大會及春節聯歡會時,捐助敎育奬助金四千元,當面交與...

  • 文章今年伍姓奬學金推薦陳慧中領取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49期  出版时间:1989-07-05
    关键字: “伍氏奖学金” 陈慧中 伍绵德 公益 教育

    伍绵德鄕长系我邑城区望族,早年毕业复旦大学,来台后,与夫人张琦(无锡籍)女士均在台湾银行服务,一向热心社会公益,多年以前,曾委托台北市馆前路世华联合商业银行文化慈善基金会代办「伍氏奖学金」,指定复旦高级中学五名,伍氏宗亲会推荐大学一名(八千元),武进同鄕会、无锡同鄕会各推荐高中一名(各四千元),本会已连续办理三年。本年春季本会推荐者为师大附中一年级陈慧中同学,业由世华联合商业银行文化慈善基金会迳行通知具领。

  • 文章溫州華僑貢獻多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4、5期  作者:溫言青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温州 华侨 家乡建设 投资 教育 公益事业

    温州人移民海外,寄人篱下,受尽欺凌,急切希望祖国强大,使自己在海外的权益受到保护。因此,他们心系故土,热爱桑梓,为祖国家乡振兴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以及兴办其他社会公益事业,赈济灾民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爱鄕行俱在一、投资办企业。建国以来,瑞安华侨和归侨杨岩生、杨康银等人发动海外华侨、归侨兴建了瑞安陶瓷厂、啤酒厂、华侨制针厂等,解决了三百多华侨、归侨和侨眷子女的就业问题。一九八四年五月温州被国务院列为全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以后,温州华侨华人纷至

  • 文章集革命家、教育家、慈善家于一身

    来源期刊:《同安》 第128期  作者:康大可 出版时间:2014-12-01
    关键字: 陈延香 生平介绍 革命事业 教育 公益事业

    到陈延香的大力支持。他在校内建造六角亭,褒扬华侨热爱家乡热心协助教育事业的功绩,陈延香特意在六角亭旁植树三株,一株龙眼树,「龙」代表华夏;一株荔枝树,希望学校人才辈出结硕果;一株古柏树,希望祖国教育事业犹如翠柏,万年常青。一九一七年,陈延香担任同安县劝学所所长。一九二〇年至一九二二年,应陈嘉庚之聘,任集美学校总务主任,兼女子小学校长,代理过集美中学和师范学校校长,参与筹建厦门大学。陈延香还热心家乡的实业建设和公益事业。一九二四年,他招股开设仁爱医院,和公中银

  • 文章情系教育暖人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3期  作者:唐德中 出版时间:2000-04-10
    关键字: 沈友梅 教育经历 发展教育 热心公益 推动两岸联系 《宁波大学颂》

    茅山中学的前身);沈友梅先生亲自担任校长、校董,不遗余力地扶持家鄕的教育事业。三十年代中,日寇侵华、宁波沦陷。在国难当头之际,沈友梅先生毅然投笔从戎,奋起组织了抗日战地服务团,动员民众保鄕除奸,奔忙于抗日救亡的第一线。一九四三年在宁海创办了定象两县联立中学(后改为象山中学),沈友梅先生担任校长,收容了大量因战乱而流亡的年青学生,积极开展了反奴化教育。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沈友梅先生辞去校务返回鄞县,与挚友陈英烈等先生共同创办《宁波大报》,后担任《宁波日报社》社长

  • 文章王公璵公与地方教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1993-09-01
    关键字: 王公玙 官员 公益事业 地方教育 兴办中学 启兴中学

    墟沟王公璵公,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七日与世长辞了,离今天已是十年。他一九二二年离家去北平读大学,就很少在家,到一九二七年参政后,基本就不回家了。家鄕人与他年相仿者,见他都不多,至于幼晚之辈,见之更非易事。然家鄕人无老无少、无长无幼,一提起他几乎无不知者。这和他热爱家鄕、关心家鄕的公益事业是分不开的,家鄕有求,随即应之,家鄕有难,随即助之,特别是关心地方敎育,更是使人难以忘却。海属敎育落后,自不待言,到抗日胜利,公立中等学校,只有三处,一所是海州的省立东海师范

  • 文章廖思红部长参加「寻根青田」华文教育夏令营致词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19期  作者:周勇 出版时间:2013-10-01
    关键字: 青田之家公益基金会 华文教育夏令营 闭营仪式 寻根之旅 华侨中学

    八月二十三日,随着〈爱我中华〉的嘹亮歌声,由县委统战部、浙江青田之家公益基金会主办,县侨联、县华侨中学承办的二〇一三年寻根青田华文教育夏令营,华侨中学分营闭营仪式举行,也表示著青田县二〇一三年「青田之家」寻根青田华文教育夏令营活动圆满结束。市常委、统战部廖思红部长及县各级领导参加闭营仪式。二〇一三年,青田县共举办「青田之家」寻根青田华文教育夏令营二期、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青田分营一期,培训了来自十三个国家的二四三名海外华侨新生代。课程既有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