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捐资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肆、杂记类)对捐资兴学振兴教育的刍见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1期  作者:謝遠明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捐资 教育事业 培育人才 办学目标 同乡会

    教育发展趋势,国民教育有向下延伸至幼稚教育,向上发展至中等教育,最上层更发展大专院校的培植人才教育。才能有效的分配使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为国培育英才,为社会所用。但是从财政的观点来看,要达成上项理想,教育经费的负担是非常庞大的,并非贫穷之乡能力所能负担。这就是吾邑有识之士认为欲富乡,必需有人才,求人才必需兴教育,否则,在愈贫困,愈难培植英才,愈难开发经济的恶性循环之下,永远脱不出贫穷之境。兴学愿望强烈,而又能力不足,无计可施,莫不寄希望于海内外同乡捐资

  • 文章民國時期的台山教育(一九一二年——一九四九年)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雷飛鴻  出版时间:2000-06-30
    关键字: 教育体制 华侨捐资助学 台山学校发展史

    槪况台山是华侨之鄕,民国时期由于华侨热心捐资兴学,导致台山敎育事业比较发达,校舍皇伟美观,就以台山中学而论前后共得华侨资助四十八万元,台山师范前后获得华侨资助兴建特别敎室、图书馆、男女学生宿舍、敎具设备各费计共三十余万元,在新昌后立第二年中学需费七至八十万余元。台山女师前后获侨资捐赠五十万余元。而台县立小学仅有二至三所,其余均由各鄕鎭或族姓设立,多数均获侨资捐助,以致促进小学敎育之发展,盛全时期计有一千零九一五校,形成台山敎育事业,一片蓬勃气象。民国时期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