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青少年十勸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6期  出版时间:1993-06-10
    关键字: 青少年 孝顺 教育 自然

    ㈠靑少年是人生旅程中的起点,你种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㈡顺父母,尊师重道,守法守分,万不可好高骛远,狂妄而自大,应勤俭努力,学习一技之长,以报效社会。㈢礼让,说声「谢谢」、「请」、「抱歉」,对你人格无损,同时也更受人尊敬。做为人父母者,深感光荣,亦益觉得「家庭敎育」之重要。㈣赌博、服迷幻药是害己害人的行为;养成擧债、虚荣、侥幸、贪心、迷惑、轻狂、嫉妒、迁怒、酗酒、烟枪、涉足不良场所——飮花酒等是靑少年之大忌,是成功的绊脚石,犯者速戒之,否则一旦失足

  • 文章汤故校长彬先生行谊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71期  出版时间:1999-09-15
    关键字: 同乡会 教育

    先生讳彬,字质文,江苏武进人,民国十一年八月廿七日生。汤氏为常州望族,世以耕读为务。先生自垂髫即随大父逊清贡生心谷公习句读。旋即接受新式学校教育。抗战伊始,进入泰兴县立初中,继往上海升学华东联合中学金陵附中。嗣因战火日炽,上海租界沦于敌伪。乃内渡就读于江苏省立江苏学院行政管理学系,三十五年六月于顚沛流离之中完成大学学业,其所经历之险阻艰辛,实非今日青年朋友所能想像、理解者。先生于学业完成后,初任上海党团干事、书记职务,未久改任私立中学教席并协助地方

  • 文章新编三十六故事初稿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5期  作者:吳延環  出版时间:1979-01-15
    关键字: 《新编三十六 历史故事 教育

    感天下⒉中兴报亲⒊纯感君⒋替父报仇⒌彩衣娱亲⒍背米养亲⒎芦衣顺母⒏遂亲之愿⒐拾葚供亲⒑作工养母⒒毁家赎父⒓成亲之志⒔扇席温被⒕侍疾不厌⒖为祖辞官⒗掐虎救父⒘永遵亲约⒙解亲之忧⒚保身行⒛舍身护父21.锅巴奉母22.助人行23.为亲洗桶24.兼报二恩25.尽忠行26.继志辨寃27.媳保家28.从火救父29.万里寻亲30.治丧继志31.谏亲之非32.坚持母训33.渡海寻母34.轮佣养母35.侍疾救父36.思亲报国一、凡例㈠本书为利于推行,全用简炼

  • 文章亲二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陶士君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孝顺 诗歌 母亲 教育 王庄学校 捐款

    一、慈母颂吾母李翠莲 命运苦又艰 享年七十四 一生受熬煎秉性素端庄 慈爱心良善 早年适陶家 于归无妆奁心敬公婆 相夫敎子严 待人以诚恳 和睦邻里间家事一肩挑 劳而无怨言 生育十子女 二女八个男家无隔宿粮 巧妇为炊难 嗷嗷齐待哺 儿饿娘不安三餐粗茶饭 菜根充饥寒 爱子如宝贝 养育身体健勉励勤读书 品德要占先 七七卢沟桥 日寇启战端遍地有哀鸿 疆土被侵占 鼓励男从军 奋勇御外患抗战八年整 寇降庆凯旋 胜利欲还鄕 故里逢灾变有家不能归 远行到台湾 海峡两隔离

  • 文章我所怀念的几位近代教育先进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3期  作者:蔡愛仁 出版时间:1981-01-02
    关键字: 邱和鸣 温晋城 刘景熙 黄衍裳

    周庆老编近代敎育先进传略,函征我平日所怀念近代敎育先进事略,以为采择资料,从记忆中想起我所知道几位先生:一为在科擧时代提倡时事敎育的邱履荪老师;一为兴大法商学院敎务主任温晋城先生,一为淸季在江西创办陆军小学的刘景熙先生一为在赣州创办幼幼中学校长黄洁吾先生,此四先生皆为我江西人。最后一位则为法商学院法律系主任何元先生,是福建人,为周庆老特为指定者,共五先生。仓猝写成,未免失之简略。惟此时此地,家鄕典籍散佚,查无可查;老成凋谢,问无可问。加以诸先生的家属

  • 文章扁擔下的親情(下)人间有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47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8-09-20
    关键字: 中国传统 家庭 教育 孝悌

    平淡无奇,问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讵知这位威廉老博士突然间似乎明白过来了,高声说道:「我完全明白了,中国人的家教,极为『平凡』,因为『平凡』而能代代相传,并从『平凡』中产生了伟大的『爱』。一个住在香港九龙村极平凡的家庭,是中国亿万人民家庭的延伸,他可以代表广大中国人民的本色。吴同学的家庭,我现在才知道是一个极平凡的农村家庭,但是他家中父慈子,兄友弟恭,也就是西方人至高无上的『爱』字,一切都依著传统的伦理生活,所以才能养成如此杰出的人才,若以英、法西方文化中所无法以

  • 文章扁擔下的親情人间有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46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8-08-20
    关键字: 中华传统 家庭 教育 孝悌

    我国中华传统,自古以来,非常重视以「悌」为中心的家庭教育,所谓父慈子,数千年来的延续倡导,变成了深入人心的伦理传统,有一句古谚,「忠臣出自子之门」,更说明了是百善之首。能才能忠,这个忠字以今日的观点而言,应作广义的解释,忠于国家,忠于家庭,忠于所事,加上孔孟圣贤所教授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与「悌」合而成为我们待人接物的高深哲学思想,亦深深的为每个中国人,每个中国家庭,奉为立身处世的圭臬,进而影响了整个社会。这一种传统伦理,在我们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