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名胜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丹陽全貌(續)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4期  出版时间:1971-04-15
    关键字: 丹阳 教育 工业 商业 金融 名胜古迹

    装修破坏,门窗亦毁,遂不复可登。此塔原为我邑名胜,惟自魏忠贤生祠建于该处后,忠正人士,从此绝迹,魏阉之祠拆毁已历时四百余年,游客犹以为戒,奸臣之为人痛恶,可想见矣。公园在城内白云街,宣统三年建,内有孔子十字碑拓碑梁武帝正反神道碑唐中和钟等古迹,弥足珍贵。金台寺在南薰门外里许处,寺前古井二,相传刘孩儿曾戏金蟾于斯,寺内建筑,什九毁于洪杨之役,光緖中叶,始渐恢复,屋舍广达百数十间,因距城较近,善男信女,往返便利,故香火之盛,为邑中各寺之冠,每年三月十五日为兴集之

  • 文章蕉陽風物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期  作者:陳友章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蕉岭 风景名胜 交通 教育 著名人物

    一、風土㈠沿革蕉嶺原名石窟,爲程鄕縣轄地,明嘉靖四十三年(一五六四)析屬平遠。崇禎六年癸酉(公元一六三三),由平遠劃出石窟一都,程鄕劃出松源,龜漿二都,而成立鎭平縣,隸潮州。淸雍正十一年癸丑(一七三三)升程鄕爲嘉應州,以平遠、鎭平及屬於惠州之興寧、長樂兩縣隸之,是爲嘉應五屬之始,迄今已二百五十三年。民國建立,廢淸朝之州府,改嘉應州爲梅縣,又以河南省亦有鎭平縣,故改廣東省之鎭平爲蕉嶺縣,因縣城跨蕉嶺之上,故縣以嶺名焉。蕉嶺爲廣東省之小縣,全縣面積約四千餘方...

  • 文章歡迎撫州地區教育交流訪問代表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3期  作者:黄玠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教育交流 抚州地区 学校参访 台湾名胜 文教访问团

    樂安 黄玠撫州地區來台教育交流代表團一行十一人,應台北縣教育會邀請來台作爲期十天參觀訪問,已於六月六日下午三時抵達桃園中正國際機場、撫州旅台同鄕表示熱誠歡迎來自家鄕的貴賓,由聯誼會總幹事蔡桂行先生策畫組成了一枝龐大隊伍,到機場歡迎與歡送。除撫州地區所屬各縣市同鄕會理事長、總幹事及代表等多人外,還有桃園縣書法協會理事長與及藝文界人士,並在機場出口處,懸掛「歡迎撫州地區文教訪問團」紅布橫條,留下了許多珍貴鏡頭。這次撫州文化學術人員,能夠順利來到台灣參訪,又一...

  • 文章五華黃龍鄕民生活槪況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4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89-10-01
    关键字: 五华黄龙乡 风土习俗 风景名胜 生产生活 教育

    黃龍鄕位於岐江南岸,恰在華城鎭與水寨鎭中間,西東各相距廿五華里,有流長約廿華里的黃龍河貫注其間,居民目前約近四萬人,鍾姓幾佔一半,吳曾兩姓次之,何戴呂陳楊孔丘各姓便居少數。我所居的南塘村,在黃龍鄕東南角,四圍環山,北邊入村處有黃龍河環護,一個大瑕輻射出六七條坑道,遍布農田山林,自成一範圍,可能是黃龍鄕中最好的村子之一。我十二世祖自乾隆年間遷入本村,已歷十代,有二百餘年,據傳說初遷來時,村中尙有羅、丘、陳三姓居民,爾後此三姓人丁漸少,終至絕代或搬離,羅姓丘...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