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回顾抗战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西南,東北,台灣·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8期  作者:李永康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退修” 生活方式 回顾抗战 学习经历 来台教学

    所以仍要保持学生时代的生活方式;早起运动,读书报,做家事,上课,旅行,所不同的是:⒈应多做一些生活的回顾。⒉以往想做而没有时间做的事,可以多做。⒊如何使身心的老化延缓。我今天这篇芜陋的短文,属于我目前修习中的第一课。贰、离家民国廿七年三月,抗战开始后的第八个月,抗日的战事,延伸到津浦铁路西侧的鲁南。在我们老家丰县,黄昏时际,已能隐约听到隆隆的炮声。我廿六年秋,接得学校(江苏省立南京中学)的通知,因战事影响,不能开学,而停学家居,廿七年三月底,得知失学

  • 文章日軍侵佔崇明之役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3期  作者:小俣行男 江浪  出版时间:1987-08-15
    关键字: 崇明之役 抗战岁月 历史回顾

    小俣行男原作 江浪譯一、神聖之地被日本軍汚染我到達上海後,有一段時間進出於駐屯部隊間採訪,未到前線。要上前線的日子終於來到了;東京部隊之一,由麻布三聯隊編成的谷川部隊接到了出動命令。這次的出動,並不是像上海或南京的攻防戰那樣的主力決戰,而是前往長江出海口的崇明島掃蕩殘敵。民國二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我們自黃浦江的飯田碼頭搭乘貨船前往崇明島。在黎明前,兵士們改乘機動艇,艇頭架了機關槍。接近岸邊時,突聞兩聲槍響,我將姿勢放低幾乎貼在艇底。但只兩聲就不再聽到。接着...

  • 文章南京大屠杀的回顾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4期  作者:金其康 出版时间:1997-11-10
    关键字: 南京大屠杀 回顾 民族生存 对日抗战 概述

    一、前言南京大屠杀已届满一甲子,这原是一场尘封已久的血海深仇历史悲剧,今天重提此事,并非要挑起中日两大民族的仇视情绪,对日本自称在侵略中国的「大东亚共荣圈」「圣战」中,我们更无须冤冤相报,但是要我们全国军民同胞与世世代代子孙不可忘却这些血泪史,更需要从历史教训中切实体会到事实演变的眞相所在,并保持高度的警觉心,以使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生存的尊严得以确保,本文限于篇幅,仅择要叙述,疏漏之处,自所不免。二、本文㈠战役的概略经过与疯狂屠杀在八年对日抗战中,上海血战

  • 文章胜利、「受降」进行曲八年抗战回顾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9期  作者:戴月  出版时间:2001-04-10
    关键字: 胜利受降进行曲 八年抗战回顾 讴歌中国人民

    五十年前我对日抗战,获得「最后胜利」时的那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往事,极为相似。把他当「归去来辞」读;或由编曲家将他改作一支「进行曲」来唱,不无「异曲同工」之妙。惟杜诗「曲高和寡」,故千载以下,没有人敢这么尝试过。为想一掠古人之美,我特地把他冠在拙作之前,用作「前奏」。或能引起读者的普遍「共鸣」。㈡和声:步杜诗「阳」韵,为胜利而歌日寇降旗昭世界,忽闻捷报泪盈眶中原父老愁将尽;全国军民喜若狂。锣鼓喧阗且进酒;干戈戢止可还鄕。车从「葱岭」穿巴峡,船过宜昌到武昌。注:「葱岭

  • 文章一封信勝過百萬大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高安泽 人物生平 抗日战争 抗战胜利 东北三省 历史回顾

    安澤民十四年(一九二五),清明節生於豫北安陽,中間失學,進城市中藥商,喜讀少東家中學課本,也讀本厚如字典的《三民主義》,是孫中山先生演講稿。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在雜書刊中讀過一篇:「大意是建議蔣先生,在日本剛投降後,不宜急著接收東北三省,因爲聯合國已淮許俄軍先收復我國東北,然後再交還中國。這是國際問題,其中困難甚多,不必操之過急。」可惜我那時不知強記作者,也未筆記出自何書刊。直至今日尙未找到原件,是非常遺憾的事。民國三十七年(一九四八),我隨青年軍...

  • 文章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之回顾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5期  作者:郭琨  出版时间:2005-12-25
    关键字: 抗战胜利 六十周年 历史回顾 陆海空军战斗 时论社评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在卢沟演习借口搜查失踪士兵而袭我宛平县驻军,吉星文团长奋勇抗战,演成卢沟桥事变。时日本总兵力陆军四百四十八万,海军舰艇一百九十余万吨,空军飞机二千七百架,量多质精;我国陆军一百七十余万、海军五万零四百一十八吨、空军飞机三百一十四架,敌强我弱实力悬殊;为免事件扩大,蒋委员长于七月十七日在庐山严正表示:一、和平未至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最后关头就是牺牲到底抗战到底。二、七七事变乃日本有计画行动,今冲突已至北平门口卢沟桥

  • 文章纪念七七抗战五十周年的囘顾与前瞻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26期  作者:高永祖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纪念七七抗战五十周年 回顾与前瞻 抗日战争 庐山谈话 芦沟桥

    越战,给自由世界严重威胁。不幸中的大幸,我们确保了金马台澎复兴基地,这是中国的希望所系。我们目前肩负反共复国重任,大陆十亿同胞在水深火热之中,盼待我们去拯救。对于五十年来世局的演变与历尽艰辛的八年抗战,作一囘顾,自有其重大意义。满淸时代,由于政府颟顸无能,外患频仍,内乱迭起,以致国势日衰;而日本则自明冶维新以后,国力日强,加以地理环境关系,乃对中国积极侵略,其所采方式为钳形战略,一股南指浙闽,包括台湾;一股西指朝鲜。光緖二十年(公元一九八四年),朝鲜东学党

  • 文章国父一百卅岁诞辰纪念暨庆祝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大会开幕词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毛松年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 庆祝抗战胜利50周年 回顾历史

    由六团体联合举办纪念 国父诞辰暨庆祝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大会,本年十一月十日上午九时半在华侨救国联合总会百龄堂举行,到会二百余人,气氛热烈,纪念大会公请世界广东同乡总会毛会长松年主持,邀请台湾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所长周继祥教授及薛岳将军部属陈寿恒先生演讲。国父嫡孙孙治平国策顾问,也以「我的祖父孙中山先生」为题,在会发表书面讲词。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