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玉仁原名曰仁,他家住马家楼子,籍隶盐城,与阜宁县第十三区仅一河之隔。他家贫,以肩担私盐各处贩卖,一日赚一元左右,一家勉可温饱。有一次他失手打死缉私者,逃亡在外当兵,改名玉仁。武昌起义,攻克南京,因功升为哨长(排长)。行伍出身,一旦当军官,他练兵只有口头语,说枪子有眼,不打大胆,其作战勇敢可知。到民国十二年九月江浙战争时,他以江苏陆军第三师师长参战,结果苏方大胜。他再以第三师师长兼任淮扬鎭守使,驻淮阴。国民革命军北伐时,北洋军阀扩充军队,马玉仁被直鲁联军
-
确信实为大后方之最干净区域,曾为文详记之。在赣八年,胜利后奉派往国防部监察局工作,该局系新编制之机构,综管全国陆海空之军风纪,并建立监察制度,在军中颇具绩效,既入该局,当即叩见局长彭位仁将军,见彼仪表威慈,双耳长满了黑色耳毛并茸茸伸出耳外,余阅人虽多,却乃第一次见到如此美仪表。局长问余有何擅长,答以硏习法律,乃奉派为中校军法官,上班第一天,办公桌上只见放了半桌的卷宗,每堆卷宗总有一尺多高,必须第一张看到最后一张,军事机关和文职机关不同,看完一个卷宗,一个上午
-
女士讳广仁字郁文,河南新安铁门鎭,张故上将钫伯英公长女也。母同邑邓夫人诗竹,贤孝有才略,尤劝俭善持家。女士以民国前一年二月初二日生。民初张上将从事革命,女士从母随父行止无定所,用斯九岁方启蒙,初受书即知奋励,进步神速,师咸惊异。民廿六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当返铁门侍母。未几,七七抗日事起,旋担任鎭上嵩岳中学敎席。政府西迁重庆,因念父年高,间关往省。抗战胜利,重返家鄕任嵩岳中学校长,充设备,延良师,使校务蒸蒸日上。当时在校学生有到台湾者,犹乐道当时受益情形
-
五岭不远处之柏垫鄕下,伺机挺进。当时前方物资缺乏,物价高涨,专署同仁,生活备极淸苦,一日三餐,勉强果腹而已,每日与黄豆汤、野菜、糙米饭为伍,而糙米饭中尽是谷子稗子砂子,初时眞有食不下咽之苦,久之亦习以为常。因地处前线,行动备极小心,除与忠救军保持经常联系外,并随时与敌后归来同志交换情报,以便伺机进入,无奈日寇正大举淸鄕,封锁甚严,而奸匪新四军残部,亦不时出没滋扰,故入晚后更须提高警觉,经常和衣而卧,一有情况即须移动,情况紧张时,更以昼作夜,以应突变。专署计划
-
笆斗提斗民国廿七年农历四月廿日(国历五月十九日),为鄕人所永不能忘记的悲惨日子,日本军阀,在当天,曾以廿余架飞机,轮番轰炸我城厢,人心惶惶,不可终日,甚至深夜中,偶而听到隆隆的推磨声,都足以造成虚惊,擧街奔逃至圩外麦田中或树林下,即使在大街的石板路上,几个人快步行走,大家亦多开门张望,惟恐又是敌机来袭,在此灾难来临前夕,城内居民纷纷向鄕间逃难,寻亲奔友,一遍凄凉景色。在圩外西南角,有所由美国长老敎会(美以美派)创建的「仁济医院」,是附近的邳、宿、雎、沭四
-
桓仁县原属辽宁省东边道,抗战胜利后,东边道设治安东省,因而改辖,县治建立于鸭绿江支流之浑江边岸,与北邻之通化县相似,复因鸭、浑两江交流之江口,即在县境之边缘,水路交通可直达安东市,陆路交通因距沈阳市、安东市及通化市均不谓远,所以在商业及文化方面,亦不落后,就敎育而言,民国初年设有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当时敎育局长孟作忱先生系沈阳高等师范毕业,因鉴于师资较浅及免学生深造,须赴沈阳及凤城两省立第一及第二师范投考之苦,乃将原师范学校改为五年制师范学校,不仅可提高
-
我的老家是嵊县崇仁鎭。本县山多于地,唯独西鄕是一片平坦的盆地,田禾桑蔴,一年收成,可供三年之需,比之下三府杭、嘉、湖富庶,并不多让。崇仁鎭是西鄕中心,又是全县最大集散市场,民国十年代,人口已近五万之谱,与城区相埒。但街市则较城中更为热閙,全县经济财力为崇仁人操纵,兴办地方事业,如果不获崇仁方面支持,县太爷也一筹莫展。崇仁在宋代还是蛮荒之地,因为金兵南侵,黄河以北民众南逃,裘氏祖先由渤海率领家口流浪到浙东,避居在一所破庙中,那便是崇仁裘氏发迹之始。他们看中
-
的日本海军陆战队联合侵占了青岛。敌第十师团沿津浦铁路南下,第五师团沿诸城、莒县向临沂进攻,齐头并进,企图会师台儿庄,打开进入徐州的门户。一九三八年三月白崇禧奉命到徐州,协助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作战。行前他向中共驻武汉代表周恩来、叶剑英请教对敌作战方针,周恩来建议,在津浦铁路南段,由李品仙、缪磊两个集团军在新四军第四支队的配合下,来取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的联合行动,运动于辽阔的淮河流域,使津浦铁路南段的日军时时受到威胁,不敢贸然北上支援南下的日军;而在徐州
-
实是我中国传统美德「仁爱」二字的极至表现。年来我因工作关系,得有机会看到谢敎授的著作。在细读女兵自传与抗战日记二书的过程中,曾经多次被感动得泪眼丝丝,有时甚至成滴的掉落在书页上,随着曾为抗日伤亡战士所流,而今仍隐流于字里行间的鲜血而同流。本来「英雄有泪不轻弹」,尤其当女同事用惊奇的眼光盯着我时,实感理智受控情感,有点赧然失态。但继而一想,古诗人杜甫在感伤国破,看到灿烂的花朶亦会流泪而兴「感时花溅泪」之慨!我今看到悲壮动人的爱国故事,流点眼泪自属无关宏旨
-
编者先生:近读贵刊(一八四期)张自忠将军专号中宣介溪先生提到张将军嗜爱平剧,并介绍以李宗仁及张自忠为主角的改良平剧「台儿庄大捷」一剧的大要。读了以后甚感兴趣,此种改良平剧原为抗战时期所谓「旧瓶装新酒」的一种宣传形式与民间艺术,故对其内容与眞实性并未加注意,不意近日偶然读到李宗仁生前所写的回忆录,其中所记有关台儿庄之战,及如何调动庞炳勋及张自忠部打败日本最有战力之板垣、矶谷两师团,而造成国军空前大捷等情形,与宣介溪所介绍之改良平剧,若合符节。因此,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