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0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丰顺情录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廖醒群  出版时间:1997-12-31
    关键字: 丰顺 风情 随感

    惠州、海陆丰等地的公路,无不以汤坑为重点,商业发达,建筑鼎盛;假如说丰良是「古城」的话,那汤坑应该是「新城」了。一般绅商,对「古城」仍十分怀念,尤其骚人墨客,爱其文化的所在,人物的突出,历史的辉煌,与景的优美,特具怀念,最近有一位极著盛名的诗人雷飞鸿教授(台山人,现住台南市),对丰顺情,甚为了解,应笔者之邀,将「丰城八景」,作成词章八阕,遣句成词,十分生动,掷地有声,诚为难得,以其描述深入,字字珠玑,韵雅腔圆,不逊古人,如此佳构,必可留传后世而不朽,兹

  • 文章宿迁县长李如烈士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子固  出版时间:1967-09-30
    关键字: 宿遷 縣長 北伐

    宿迁县长李如,名兴铎,以字行,江苏铜山县第七区双井村人,重然诺,着闻彭城,有志之士,多乐从之。鲁省七中毕业后,加入国民党籍,从事革命。民十六年春末,北伐军推进,奉鲁军败退徐州,驻刁家店之部,骚扰地方,李君邀集同志,策动地方团队,予以猛袭,当者披靡,终以众寡悬殊,几以身殉。北伐胜利后,任铜山县党部委员,兼县农会理事长,对地方兴革多所供献,士豪劣绅,多甚忌惮。抗战军兴,组织地方武力,受任支队长,兼铜山县第七区区长,防区范围以内,敌伪奸匪不能立足。民二十年冬

  • 文章说河南土谚(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3-02-20
    关键字: 谚语 风俗 文集 顺口溜

    纂述河南土谚语,谚卡既已聚集,赋予编号,只待排比论证了。下笔之前,好一阵心怀悲悯。儿时,在江汉地区,就留下了不少河南人逃荒的惨苦印象。少年浪游,经平汉路,至西平、郑州、新郑,小住密县。其后,东西南北的走动,少不了总要经过河南。抗战之初,作战豫北敌后,越发深深体验了河南省这六七十年所承受的天灾人祸。民国十年阴历五月初二,驻武昌城的北洋军队兵变,黑夜里大肆抢夺,三五天后,被押走不少当兵的处了死刑。老百姓说:「这都是河南侉子。侉子者,质朴豪放的鄕土性格也

  • 文章聯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5期  出版时间:1991-07-31
    关键字: 《风雨集》 抗日战争 对联

    大地耸巍峨,环列群山皆壁垒;雄关严锁钥,天然砥柱挽狂澜。闽江口之长门炮台,形势险要,旧有楹联云:「大地耸巍峨,环列群山皆壁垒;雄关严锁钥,天然砥柱挽狂澜」,寥寥二十四字;该台雄姿英发,有不可一世之气概。抗战初期,陈丈黑尼随福建省抗敌后援会战地工作团到长门前线,慰劳抗日将士,由毛台长接待,曾见是联,因成一绝云:「长门生就是严关,港道迂回壁垒间,今日登临无限感,一衣带水望台湾」一唱三叹低回欲绝,盖当时台湾尚未光复也。此诗已编入陈丈待刊之《雨集》中。(楚秋)

  • 文章(文字)記抗戰時期在處州之寧波同鄉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0期  作者:裘時晋 出版时间:1973-08-01
    关键字: 抗战 宁波 同乡会 风气 空袭

    在抗战期间,浙江省各机关均由杭州迁移至后方工作,尤以迁至处州地方为最多,处州地处偏僻,山林密布,面积广濶,属有丽水、龙泉、松阳、缙云、靑田、云和、庆元等七县,该处多与福建省交界,地势较高,气候温暖,虽冬天严寒时,亦少见降雪,居民较少,谋生较易,崇尚俭约,深知廉耻,因之我们初到该处时,未闻有一丐一贼,气朴实,可想而知。约在民国二十七八年,浙江省公路局亦迁至丽水办公,办公处设在城外开明山山脚下。是时公路局局长为同鄕王文翰先生,文翰先生热心公益,不遗余力,当

  • 文章少年故鄕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4卷 第4期  作者:黄信樵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乐清 故乡风貌 观音咒 抗日战争 风土习俗

    虚脱,晕厥了过去。一家人见此突兀情境,觳觳觫觫,全着了慌,更拿不定主意如何急救,只有我与师兄弟,可能是外人的关系,反较鎭定,我想起前一阵子敌占据县城及西鄕时,未雨绸缪,曾帮着东家将店中最値钱的绸缎呢绒等高级布料,梱扎好几大梱,用蔴布袋盛装,塞在地窖裏层;昨日下午声紧时,又打了两梱次好布疋,塞在地窖上层,此时我觉得有一见究竟的必要,就悄悄揭开地板,伸手探摸一番,认为丝毫无损,我才在东家身旁低声说:「还好,那些安然无恙!」东家似乎听明白怎么一囘事,眼睛翻了翻

  • 文章兵車行(十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8期  作者:湯玉龍 出版时间:1984-03-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浙江行迹 衢州风貌 湖州风俗

    那是专供纤伕们拉纤用的。富春江从桐庐到富阳,江面濶达一公里以上,两岸都没有桥梁,来往交通依靠木船摆渡。在江上有两种船只航行,一种是靠小火轮牵引的驳船,这种驳船只须一个人在船尾操舵就可以了。另一种是双桅的木船,需靠帆或人力摇橹及拉纤行走的。后者,每当朝曦初升抑或是夕阳西下的时节,迎着拂面的微,站立在江边,望着这些扯起了片片白帆的巨舸,点缀在白云苍狗与靑山绿水之间,衬托出一幅自然而美不胜收的画面,令人怡然陶醉于天地之中,仿佛犹如置身于人间仙境。富阳至杭州或

  • 文章永春地方掌故(續)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4期  作者:許潔泉  出版时间:1974-09-30
    关键字: 风土人情 社会状况 抗日战争事迹 风土习俗

    即小孩早晚亦须放牧牛羊,主妇更须饲养猪只鸡鸭,不但供全家食用,且可出售,增加收入,日积月累,十年八载之后,便成小康之家,若遇子女婚嫁,亦早在三、五年前着手凖备,喜期一至,万物皆备,不必再费张罗,世代相传,岂仅一家如此,全村莫不竞趋勤俭,蔚成淳厚朴素气,眞所谓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我生长城市,但性好静,喜鄕居,不知何日生活问题解决,筑室于泉林绿野之间,享受淸福,不禁寤寐以求之。石敢当故鄕民间迷信水,住宅门对巷弄,为求制煞鎭邪,必于面对巷弄口竖立石碑一方

  • 文章偉大的西北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4、45期  作者:蔣經國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西北风情 抗日战争 西北民风 个人回忆 建设西北

    潼关撞关车·民朴厚西北,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常听到了,但是,西北在什么地方呢?那里离我们有多少远呢?我们除了在地图上看到西北角上的那几块有颜色的图画外,就从来没有人去仔细研究那些地方。过去,我们又听到说过重庆,祇知道重庆是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远得差不多不能到达,至于西安、蔺州、安西那些地方,在我们的梦想中,是比外国还辽远了。当然,更没有人去计算他的路程,或则,想跑到那样远得不可捉摸的边疆上去。是的,我们的祖国,是太辽阔广大了,我们财产,是太丰饶了。但是

  • 文章抗战胜利前期的胡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88期  作者:李鵬志  出版时间:2013-05-20
    关键字: 胡风 人物生平 历史贡献

    本文榮獲第五屆《湖北文獻》研究生論文獎學金,作者李鵬志為華中師範大學政法系碩士研究生。指導教授:李良明、蔡麗。

共101条记录 1/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