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乡探亲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探亲归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10期  作者:張景仁 出版时间:1988-10-30
    关键字: 探亲随笔 抗战回忆 故乡风貌

    一、前言我是民国二十七年春天离开杞县家鄕,当时我的姐姐景莲泪流满面的说:「离时容易,等你回来,似如星星望月吧?」算起来距今已有五十年余!近四十年来,音讯隔绝,所闻知家鄕景况,父母亲遇难情形,总有些惑疑!我年七十二,思念故鄕,怀念亲恩,常于深夜梦中往事,哭泪惊醒而起,如今风木亲恩,恨时光不能倒流,我未能尽孝于万一,痛苦愧疚!心神不安!开放探亲,一面设法投书联系,接获回音,知景莲姐姐已八十三岁,望我能回去一面。另一面托首途探亲鄕友捎回讯息。不久探亲鄕友归来

  • 文章六次還鄉萬里遊記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李裕如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回乡探亲 战争回忆 旅游 故乡风貌

    香港李裕如一、还乡探亲 一举两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金风初动游兴仍豪,况久蜗居,老人寂寞更思远走高飞,然海濶天空,究往何方旅游?始合自己理想?如何选择揽胜寻幽?方能心满意足,再三忖度,与其到人地两生之处,枉费金钱,不若再次还鄕探亲,既获温暖,又益亲友,一举两得,何乐不为?遂于九六年十月五日,由我在大陆营商次男景源,亲驾自己汽车到深圳迎接双亲。九时出发,下午一时抵穗,沿途风物,繁荣壮丽,高速公路,畅通无阻,两旁鄕村新起洋房,鳞次栉比,足见百粤富庶,非常羨

  • 文章難忘衡陽情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2期  作者:劉尚典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湖南衡阳 抗日战争时期 故乡往事 妇女抗暴 返乡探亲

    吉安 劉尚典江西吉安文風鼎盛,人才輩出。而湖南衡陽則是抗日名城,清初吳三桂曾在此稱帝抗清。我何其幸運,與此二地都關係密切,蓋前者乃我祖籍地,後者係我出生地故也。吉安地處江西腹心,縣民多務農爲生,胼手胝足祇得溫飽。艱困的環境,磨鍊出吉安人能吃苦耐勞、堅忍卓絕的刻苦個性。是以早期的吉安人祇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埋首書堆、以求取功名致仕。故吉安自唐宋以降,考取功名的學子,約佔江西省四分之一,也孕育出永爲後人所崇敬的大人物:如文天祥、歐陽修等偉人。另一是離鄕背井到...

  • 文章舊夢無憑成追憶之一瑣憶奉賢古城

    来源期刊:《浦東》 第66期  作者:楊易 出版时间:1991-11-15
    关键字: 返乡探亲 抗日战争 思念故乡 祭拜祖坟 童年往事

    前年(民国七十八年,一九八九)十月间,我作了次「返鄕探亲」之行,经香港,飞上海,渡黄浦(穿越黄浦江下面的地下坠道),安抵大陆东南的滨海小城—奉贤故城(现称奉城鎭)。这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故鄕根地,直到抗战发生后的第三年,我才背井离鄕,远奔那时的陪都—重庆,加入抗战阵营。抗战胜利后,虽也曾囘鄕过两次,都只是小住数天,拜谒老母,访问亲友。归去故园却是如同作客!三十八年(一九四九)春末夏初,偕内子、携长女幼子来到台湾,从此只能梦渡海峡,神游故里。故园寻梦梦无凭

  • 文章何去何從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5期  作者:曹淦生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故乡回忆 投效空军 台湾建设 大陆探亲 两岸交往

    七十九年为资料,均占百分之十三,为数约贰百多万人,他们现在生活在台湾很自由,而经济情形也好转。因台湾现拥有外汇占世界第一,而近年来经济的长成也为世界上奇蹟。国民所得由初来台湾时仅百余美元,迄今已高达万元了。促使了每个人日常生活品质的提升。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的传统理念下,来台湾的每个家庭都怀念大陆,政府德政重视人民意愿准许回大陆探亲。近数年来非常热烈,去探视亲属,回去扫墓,回念祖先是炎黄子孙的定律,但我们在台湾的大陆人民,回到大陆去,还要办理台胞入境证,在大陆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