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战争共返回14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八年敵後抗戰史實之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期  作者:謝浩  出版时间:1969-10-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历史 长沙会战

    **乘机要打政府地方部队,增长其顚覆政府之力量,**之狡诈欺骗!残暴!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2.用冯雨若大队、游动,推行政令,届时,则封锁唐儿寨通往随、应、武汉之公路、阻敌增援。3.用士兵渗透唐儿寨充苦力之七把柴斧夺取唐儿寨。(此一渗透之过节,费尽心血)当余抵达唐儿寨附近之独立家屋时,天尙未明,冯雨若率领化装之苦力(原县府守衞弟兄)已先我而至,早餐后,余乃谓彼等曰:「今天是马坪热集」?答:「是的」。「今天是唐儿寨敌人下山赶集日期?」答:「是的」。「今天是你们上山送

  • 文章戚圩戰役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4期  作者:賀恒仁  出版时间:1987-11-15
    关键字: 戚圩战役 战争纪实 历史回顾

    畏惧的英勇还击。敌人可能发觉到这里的驳壳枪声太多,在习惯上可能是一个高级指挥中心所在,同时其他地区战事多已大部结束,仅有轻微稀疏枪声。在集中火力轰击后,便以坦克,装甲车冲入,但所发现的只是死伤枕藉的尸体。和一堆堆的弹壳。■■■■■里外的一个小村落里,步兵第三团留守处,在战争序幕一展开,便在副官主任王学吾,特务连长李民华的指挥下,严密警戒。所有的武器都分配装备起来,连女政工队员也配备了步枪,进入战壕。初期和团部还能保持通讯联系,在战事紧张中便中断了。紧接着所能

  • 文章歷史可以原諒,但絕不容忘記!宜昌爲抗戰所付出的重大犧牲——「破壞之甚,爲全國之冠」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3期  作者:吳漢仁  出版时间:2014-10-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宜昌 历史回顾 战争破坏

    的重灾区,尤其宜昌系重庆的门户。从民国廿七年以后,宜昌及其周边地区都是持久战的战场,夷陵大地的抗敌历史,实在可歌可泣。宜昌自光绪二年(一八七六)中英烟台条约开埠,就开始了在近代中国的辉煌历史。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定鼎南京,湖北省政府锐意的经营宜昌,使抗战前的宜昌,已经成为湖北建设的模范,人口在十万以上,小南门一带的西洋建筑与繁荣的商业,直可媲美汉口。然而因为抗战军兴,民国廿六年十一月国民政府决定西迁重庆,到民国廿七年十月武汉失陷,宜昌作为川鄂咽喉,随之吃紧。自民国

  • 文章屹立中原(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5期  作者:楊履康 出版时间:1987-05-30
    关键字: 屹立中原 抗日战争 战争实录 历史资料

    ㈠前言抗战期间,河南征兵输粮,冠于他省。沦陷后,第一行政区为军事要冲,郑州交通纵横,日寇重兵盘踞,而我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以下简称本署),在专员兼(少将)司令王光临先生(以卜简称王专员)领导下,运筹帷幄,艰苦奋斗,却能在沦陷区内,屹立中原不摇。更能开创辉煌事功:推行政令,指挥军事,蒐集敌情,电报上峯,组训团队,打击敌伪,终于完成使命,达到抗战最后胜利。㈡沦陷经过本署管辖十二个县:开封(河南省会所在地)曾经几度激烈战争,于二十七年六月五日国军放弃

  • 文章長沙三次會戰實錄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5卷 第1~4期  作者:宋奎  出版时间:2013-12-01
    关键字: 长沙会战 抗日战争 战争实录 历史资料

    日本侵略中国,国人奋起对日抗战,自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到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止,八年的艰辛抗日战争中,重大战役计有二百七十五次,其他小规模战斗,则不胜枚举。据有关资料指出:日军在中国战场上,伤亡约七十万人,我军伤亡约一百万人。这些数字是否正确?我们只能从书本上看到。可是,我们同胞死于日军炮火及被其疯狂杀戮者,其数之多,则无从统计,仅南京一地,即有三十万之众。第一次长沙会战:从民国二十八年九月十三日开始,一直战到同年十月十四日,共计三十二天。当时我军

  • 文章我的战争观——献给同龄人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邵德揚、李麗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战争的定义 历史起源 战争性质 战争类型 未来走向

    概就是人类悲剧的开始。由此可以说:人类为了生存必须进行各种斗争。从原始的搏斗,发展到后来的群体战争。作为求生的一种最本能的手段,也就融入人类社会现在演变成各种形态的战争。但这决不是人之「性恶」,有意钟情于战争。也不是人本「性善」不需要战争。而是人类生存斗争选择了战争手段。因人类在自然界从原始就生存在斗争中。「善」或「弱小」将被自然界淘汰出局。必须要有「恶」的斗争能力才能生存。求生是一切生物的本能。人类也是无一例外的经历了求生的历史过程。为适应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

  • 文章往事紀實抗戰時期的湖北(六)——民國卅一年的視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83期  作者:苗培成  出版时间:2012-04-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往事纪实 历史回顾

    苗培成(1894—1983),山西晉城人,民國十二年入中國國民黨,二十年任山西教育廳長。抗戰爆發後,先後任湖北省執行委員會主任委員、監察院湖南湖北監察區監察使等職。抗戰勝利後,主持武漢敵偽物資接收處理清查工作,在漢口市督焚敵偽煙土十萬八千餘兩,及彈劾某總戎處理敵偽物資不法事,直聲振天下,報章稱美。行憲後,任總統府國策顧問、中央評議委員等。觀其一生,可説公在國家。本刊社長汪大華洽請苗永慶上將同意,就其尊翁苗培成先生服務湖北省時期之自述,分期連載,今已進入(六),以...

  • 文章往事紀實 抗戰時期的湖北(七)——民國卅一年的視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85期  作者:苗培成  出版时间:2012-10-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往事纪实 历史回顾

    苗培成(1894-1983),山西晉城人,民國十二年入中國國民黨,二十年任山西教育廳長。抗戰爆發後,先後任湖北省執行委員會主任委員、監察院湖南湖北監察區監察使等職。抗戰勝利後,主持武漢敵偽物資接收處理清查工作,在漢口市督焚敵偽煙土十萬八千餘兩,及彈劾某總戎處理敵偽物資不法事,直聲振天下,報章稱美。行憲後,任總統府國策顧問、中央評議委員等。觀其一生,可説公在國家。本刊社長汪大華洽請苗永慶上將同意,就其尊翁苗培成先生服務湖北省時期之自述,分期連載,今已進入(七),以...

  • 文章抗戰陝丁服役史料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0期  出版时间:1972-07-1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陕丁 历史资料

    抗戰八年,陝西省當時人口約爲一千萬左右(陝北匪區佔去約六十萬),共配徵壯丁一百一十三萬五千五百七十五人,佔全國各省第四位,內計二十六年八月至三十三年底爲一百零五萬五千八百四十一人,三十四年爲七萬九千七百三十四人。智識青年志願從軍,未計入。(本文資料採自何著八年抗戰之經過)

  • 文章八一三上海抗日战争忆旧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3期  作者:張致坤 出版时间:2004-10-10
    关键字: 八一三事件 追溯历史 战争回忆

    張致坤:湖北省蘄春縣赤東鎭張高村人,曾領導國軍化學兵團,對日抗戰,屢建奇功。

共141条记录 1/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