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于景让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時期寧波兩大慘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6期  作者:勞佛西 出版时间:1998-01-10
    关键字: 抗战 宁波 惨事 昇轮 鼠疫

    升轮沉灭一九三七年(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抗战开始,军事当局为防敌舰入侵,在鎭海口沉船封锁。致沪甬航线,客用内江小轮船在江北岸接驳至鎭海口外,转乘大轮船驶沪。一九三九年(民国二十八年)抗战进入第三年,敌机常飞宁波市区投弹施虐,故市民一闻警报惨厉之声,即跑「警报」避难,是年冬,泊在江北岸新江桥附近船埠之接驳小轮升轮,已乘满旅客二、三百名,正欲开船之际,忽闻空袭警报声大作,群起惊惶失措,多数人群奔向靠岸左舷拟登陆逃生,因此船身向左侧斜倾,众旅客见状大惊

  • 文章七七與盧溝橋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7期  作者:鼎新 出版时间:1993-07-31
    关键字: 七七抗日纪念 卢沟桥 卢沟晓月 燕京八景 京都十景

    而扬名世界,其实此桥在中国建筑史上是有名的工程,建于金世宗大定廿九年(一一八九)历时三年余落成,桥长六百六十旧尺,约二百四十步,桥环十有一孔,每边有一百四十二根石柱,每一柱子都刻着一只狮子而都背着三只小狮子,数起来两边大小狮子有好几百只。桥跨卢沟河又称桑干河,每早残月映波,荡漾有致,名曰「卢沟晓月」为燕京八之一,并有乾隆御笔「卢沟晓月」四字竖碑于桥头。按燕京八为:居庸叠翠、玉泉垂虹、太液晴波、琼岛春云、蓟门烟树、西山积雪、卢沟晓月、金台夕照等。古今词人

  • 文章回忆外公张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程宏基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生平简介 回忆外公 追思怀念

    读了《上党晩报》登载的《长子县追寻留日学生》一文,得知相关部门对外公张拭的历史资料其为关注,也不由得引起我们对他的回忆。我们与外公在太原共同生活的几年中,有的是三四岁的幼童,有的尙在襁褓之中,记忆十分朦胧。外公晩年因病返鄕时,我们均年岁较小,且相处时间不长,对外公的印象,除患中风后行动不便、语言不清和日常穿着等外,就只剩外婆、母亲讲述的片断记忆。张拭约于清光绪十二年出生在长子县南陈村。因家境贫寒,少年时即与其长兄张旭随父到县城北关五瘟庙看管庙宇。因

  • 文章川鄂去來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1994-04-10
    关键字: 人物事迹 沿途风景 来往川鄂

    是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的故里。因此,又叫昭君村。杜甫诗句中的:「羣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尙有村」。所指的村,便是该处。该村面临香溪水,背靠纱帽山,风十分幽美。香溪位在秭归县东,兴山之南,溪水注入长江中。它的命名,也有典故的。相传昭君出塞前,坐船回鄕省亲,在这裏洗脸时,颈上珠宝,掉进了水中,此后溪水终年芬芳,于是香溪之名,不胫而走。又传村中内有一井,井台甃石筑成,中嵌楠木,旁有石碑刻有「楠木井」三字,相传原先此井水量微少,稍旱即枯。昭君出世后,井水陡增

  • 文章略談桂林的山水人物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9期  作者:黃雪邨 出版时间:2003-01-10
    关键字: 广西风景 历史人物 桂剧

    編案:本文著者湖南湘潭黃雪邨先生,係桂系知名重要客之一。初受敦聘與故前教育部長黃季陸等來省,參加民團幹部學校布建工作。抗戰軍興後,於民國二十七年奉調赴湖北老河口,入李宗仁將軍幕府參贊,任第五戰區司令長管部秘書主任。嗣經歷委員長漢中行營、北平行營、國民政府主席北平行轅、總統府等機構,先後十餘年,均在德公左右行走,備受倚重。雪邨先生和中國文字有深厚夙緣,他以獨具的稟賦,將華族文字做了多方面闡揚和表達,既工書法,在文字應用方面,用文言語體所撰寫的各類篇章,内容...

  • 文章懷念杭州故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8期  作者:凌雲 出版时间:1969-05-31
    关键字: 怀念西湖 西湖风景 人生感怀

    检讨会上说:「我在海宁观浙江高潮;在此地看到革命高潮!」足以说明当时同志革命奋闘精神之焕发!如上期本刊登载徐烈士震东同志陷**军队围困中,战闘到底壮烈成仁之革命光荣事蹟,洵非偶然,尤令人兴念所及,敬佩歌泣!卅八年四月廿一日我由南京赶至杭州,准备赴沪随政府迁台,翌晨在西湖湖滨约晤省志馆馆长余越园先生,但见西湖风依旧,而各地来此游客均行色惶惶,走马看花似作惜别式游览。我亦不例外,匆匆与余先生谈数语后握别,并转身向西湖默告辞别,内心悲愤何似!午刻偕同吾妻石淸及儿女

  • 文章故乡农村夏

    来源期刊:《安慶鄉訊》 4、5、6  作者:蔣大椿 出版时间:1993-04-04
    关键字: 农村夏 七七事变 乡土俗语

    雖然農村景色,樸實無華,但那平疇沃野千里,麥浪翻飛,柳絮飄揚,農村鄰舍,世居於此,和睦相處,宛如家人,雞犬相聞,傍晚炊煙裊裊四起,紛紛由田中返家。一日工作已完,歸來晚餐。炎夏門前納涼,手執巴蕉扇或蒲扇,消暑揮蚊。田中蛙鼓齊鳴,螢火點點,夜深入眠。明晨起身,早餐後,又開始一日之工作。俗云:鄕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忙又挿秧。農夫農婦,在那東畎南畝之下,忙於農事,祗祈風調雨順,渴望平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世無爭;但夏日炎炎,烈日當空,汗流夾背,毫不怨天尤人。...

  • 文章慶弔襍詠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4期  作者:賈書法 仇烈夫 陸效邠 程肖彭  出版时间:1982-11-15
    关键字: 诗词 抗日女英雄 风景诗 黄八妹

    挽雙槍黃八妹百器女史賈書法雙槍八妹矢忠貞,勇冠木蘭富盛名;江浙進攻寒敵膽,平金遊擊保民生;黃魂振起群魔懼,靑史流芳一代驚;巾幗揚威今已矣,鬚眉不讓有殊榮。輓高逸鴻畫家仇烈夫山鳥齊鳴,松花滿院,此境界空靈足式。國人作誄,荷葉低垂,送先生返璞歸眞。幽閒歲月(蘇東坡賞心樂事仿作)陸效邠絮泊萍飄萬里,天倫團聚一家,含飴弄孫二老,噓寒問暖三華。大地風光靜美,小樓雅潔無譁,後院綿綿綠草,前園艶艶紅花。旭日東升曉霧,夕陽西下煙霞,晨興吟風阡陌,午眠聽雨窗紗。老樹枝頭啼...

  • 文章憶故鄕——天台山勝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5卷 第6期  作者:孤島 出版时间:1973-06-30
    关键字: 天台山 风景 台州 华顶 云雾茶

    设治,宋代以天台山脉名为县名。面积四千七百余方公里,人口三十万许,民风朴实,操农为生。天台山层峦叠嶂,形势雄伟,山明水秀,风物淸奇。两晋曁六朝间,即有高僧开山建寺,故有佛敎胜地之称。风名胜,计有大小八十有六处,以石梁瀑布、华顶归云、铜壶滴漏、桃源春晓、琼台双阙、寒明仙迹、赤城栖霞、螺溪钓艇、断桥积雪、淸溪落雁、桐柏古宫等最佳,古寺以方广、华顶、万年、国淸等为著,玆凭记忆,略述如下,以供我同鄕共忆之。石梁瀑布石梁瀑布,为天台山第一奇景。距天台城北五十里之

  • 文章月先生与抗战戡乱时期的寿光县(二)三、生活在战斗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俎鴻才  出版时间:1984-06-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侯镇战役 蔡家栏子反击战 张景月

    的声望,打出很高的知名度,「张月」三字传遍敌前敌后,所以在抗战之初,对敌人扒几段铁路,爆破几个仓库,偸袭几位岗哨,几乎成为家常便饭,时有所闻,这些零零星星的小手术不算,据他来台后于身后一张履历表上,粗略的记载着有四十多场对日寇对匪军的战役,从时间上看,十多年,他简直是生活在战鬪之中,现摘要列表如后:右列四十几场战役中,有几场是关系着张司令这个团体生死存亡以及他个人的前程与荣辱,实在是关键性的战役,现在按时间先后,将几场重大的和关键性的战役,像对日寇的侯鎭战役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