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丰城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緬懷姑父渠時彬先生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6期  作者:敦辰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梁时彬 回首一九四九 丰城弃守

    传久远,挂一漏万,缺失之处,敬请乡亲贤达,斧正补充,则不胜感激。姑父谱名讳时彬,字雅卿,光绪三十一年(一九〇五)生于丰城西北南崔庄。耕读传家,堪称望族。其祖父景云公,字步清,号庆霖,从九品。大伯父运可公,字际安,庚子恩贡候选,直隶州判。尊翁运之公,清末秀才,治学有成,名闻遐迩。家道小康,乐善助人,济贫救危,称颂乡邻。姑父兄弟二人,居幼,兄时雍公,爱国爱乡,其子敬雨,抗战初期,任四区中队指导员。民国廿八年,赵庄抗日之役,英勇奋战,血洒战场,壮烈成仁。因有至亲

  • 文章書劍飄零八十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6期  作者:聘之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青少梦回 战火中的丰城 战争回忆 台湾发展

    」尔时虽幼,但知其期望之大要也。稍长,负笈徐州开封求学,见闻日广,深体国难方殷,励志学术报国之志,在校接受军训,涵育爱国救民允文允武的军事技能,政府隐忍强敌之纷扰,励精图治,埋首各项建设,数年之间,气象一新,「西安事变」之发生,暴露我国整军经武及国防计画,日寇不再蚕食,遂制造「芦沟桥事变」,发动侵华战争,星火燎原,忍无可忍,全面抗战于焉开始。烽火余生民国二十七年春,「台儿庄」会战,大挫日军锐气,毙敌数万之众。国军于战略任务完成后,转进内陆,五月十七日丰城沦陷

  • 文章悼念姨兄傅紹坤先生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4期  作者:吳本立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傅绍坤 悼念姨兄 丰县中学 丰城沦陷 丰县第四区常备队

    得上是一位多才多识,博闻见广的有为青年。一九三八年,丰城沦陷,日寇肆虐,生灵涂炭,姨兄目睹倭寇烧杀淫掠之兽行,义愤塡膺,又深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大义,新婚燕尔,毅然投效在大表兄孙立坤麾下,参加抗日救亡工作,披星戴月,奔走于敌伪占领区,冒险犯难,从不后人,深得上下同仁之赞许。一九三九年,丰县第四区常备队,驻防丰县城西北赵庄集,遏阻日伪军龟缩于城内,不得任意出城残害乡民,以致徐西数县之日伪军,把丰西赵庄集之抗日部队,视为眼中之钉,肉中之刺,除之而后快,遂调集各地日军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