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和”共返回66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瞞天過海、隻手遮天日本竄改侵略史實——石美瑜要爲歷史作見證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期  出版时间:1982-09-01
    关键字: 日本侵华 历史考证 南京大屠杀

    多年來,日本人久已多方意圖文過飾非,掩遮早年侵略罪行,想使世人忘記其在第二次大戰中的種種殘酷惡毒行徑。故日本文部省最近審訂中小學敎科書,就對二次大戰期間有關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大加竄改,因引起了有關各國朝野人士的重視與憤怒。除紛向日本提出嚴重抗議外,並在全面揭發日本當年侵略的史實罪行,以加深世人印象。因日本文部省指示學校敎科書的出版商不得以侵略的字眼形容日本軍隊在中日戰爭及二次大戰中的行動,而將以「推進」等委婉的說法取代之,現學校歷史課上,已逐漸以這種字眼...

  • 文章淞滬抗日戰爭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上官志標功垂不朽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6期  作者:盧元駿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淞沪会战 抗日战争 革命烈士

    日本對華侵略向具野心,自發動蘆溝橋事變後我國因奮起抗戰,爲此它乃同時攻擊、平、津、淞滬等地,擴大戰區。淞滬方面,日軍計派軍艦三十二艘,陸軍三十萬人,以海空軍掩護,進犯吳淞、洌河一帶,我軍參戰者達五十餘師,奮勇抵抗,敵軍死傷慘重,日寇乃採迂迥戰術,進攻金山、松江等地,其中尤以寶山、四行倉庫之爭奪戰爲最著名。所謂「四行倉庫」者,爲我國政府所設大陸銀行、金城銀行等之聯合倉庫,址近上海火車站,時爲我軍駐紮,作掩護撤退之用也。此守四行倉庫者爲八十八師第五二四團謝普...

  • 文章締造另一個精神勝利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1期  作者:王寿南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八年抗战 抗战成功 台湾光复 历史 国民革命

    「八年抗戰與臺灣光復」這本書,就內容來說是本簡潔、流暢、有系統、可讀性極高的歷史書籍。就整個國民革命史來說,八年抗戰更是中華兒女銘記在心的血淚史,凡我同胞不敢一日或忘。何應欽將軍所著關於八年抗戰的書籍中,另有一部以軍事角度來看八年抗戰的書,兩者相較,八年抗戰與臺灣光復是較通俗、易懂的。這本書對年輕人是深具敎育意義的,因爲很多年輕人不曉得八年抗戰與臺灣光復的關係,認爲臺灣光復是八年抗戰後才得到的結果,其實兩者是有很大的關連性,八年抗戰和臺胞抗日更是息息相關...

  • 文章愛字中間一顆心紀念八百壯士進駐四行倉庫47週年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6期  作者:上官百成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周年纪念 四行仓库保卫战 民族英雄 淞沪会战

    値得驕傲的父親「中國一定强,中國一定強,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中國一定强,中國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守東戰場;四方都是砲火,四方都是豺狼,寧戰死,不退讓,寧戰死,不投降;我們的國旗在重圍中飄盪,飄盪,飄盪,飄盪;八百壯士一條心,十萬强敵不敢擋,我們的行動偉烈,我們的氣節豪壯,同胞們,起來,同胞們,起來,快快走向戰場,拿八百壯士做榜樣,中國一定强,中國一定强,中國一定强,中國一定强,一定强,一定强,一定强。」客廳電視機裏播出這雄壯的歌聲,使在鄰室侍奉...

  • 文章讀陝西近代人物小誌書後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1期  作者:楊大乾  出版时间:1970-04-15
    关键字: 抗战时期 近代人物 故乡文化

    三年前,陜西文獻會曾印行曹冷泉著之陜西近代名人小誌一書,當時請楊大亁先生寫一篇校訂的文章,以爲補正,惜文成未及刋出,玆承同意,特補刋於此。讀過本文,對於擧世推重之所謂「關學」,及其晚近槪況,不難獲一簡明的了解。 編者識

  • 文章湖洋私立力行初級中學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期  作者:一永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湖洋镇 私立力行初级中学 战时教育

    永春私立力行初級中學的創辦,是在民國三十三年秋季,地址在湖洋。那時正値對日抗戰的末期,民生凋蔽,大家窮得三餐難繼,尤其是北區這個窮僻小鄕,更是苦不堪言。但一提到辦敎育,培植下一代子弟,大家却偏有那麽熱情。——由於一次地方人士座談會偶然提起這件事,立卽得到大家的贊成,於是成立籌備會,只費了三數個月的籌備時間,這所中學居然開辦起來了。以一個人口不滿二萬的窮僻小鄕,在那個困苦的日子裏,對一所中學,說辦就辦,竟那麽輕而易擧,未免令人難以置信。然而,事實確是如此。...

  • 文章天行健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7期  作者:余瑞麟 出版时间:1988-08-01
    关键字: 长沙大火 滇渝记事 日常生活

    服務學校敎育三十多年,學校朝會、週會常常要向學生講話,常引用中國古書易經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道永恒運行不休,君子效法天道,自己堅強奮發,不斷求進步,永不間歇的去努力。生於中國大動亂,社會大變遷的世道中,生存生活的巨流冲刷,體念豐碩,振書數則。一 長沙大火民國二十六年夏在上海考上一個大學,八一三事變,學校在法租界上課也不安寧,開始流亡學生征途,乘英輪到溫州,隨交大學生包公車到金華,乘火車輾轉到長沙上湖南大學借讀,算是歇下來。大一學生暑期要集訓...

  • 文章我自泉州渡海來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8期  作者:王友釗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福建泉州 战乱中的同年 求学生涯

    因緣於時事及際遇,在戰亂中完成小學、初中、高中的敎育之後,求學的路便多以斷斷續續的方式進行,但是我隨時主動讀書的習慣老早就養成,不管在不在學校,知識對我的魅力都無限大。愛讀世界名著,打開眼光與識見我出生在一個相當單純、儉樸的家庭。早年在福建晉江,我們原是個大家庭,但是打從我懂事起,就只有祖母和媽媽帶著哥哥與我;父親據說在我兩、三歲時便去世了,我對他一點印象也沒有。祖母雖然不識字,但是久處大家庭,事事都看得開,胸懷寬廣,性情豪爽;母親則恰恰相反,她細心體貼...

  • 文章修建陝川機場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3期  作者:林則彬 出版时间:1986-03-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机场 交通

    林則彬先生,福建省林森縣人,民前十一年生,十二歲入馬尾海軍製造學校,研習造船,民國廿年起參加我國鐵路交通事業,來臺後歷任高雄港務局局長、臺灣省公路局總工程司、副局長、局長、臺灣省鐵路局局長、臺灣航業公司董事長,凡六十五年,對我國交通建設貢獻卓著。現任台北巿福建省同鄕會常務理事,林森縣同鄕會理事長。

  • 文章何成濬將軍戰時日記(十五)民國三十一年(一九四二)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3期  作者:沈雲龍 出版时间:1984-10-10
    关键字: 何成濬 日记 抗日战争

    七月十二日 星期日 晴陸軍大學特五期、特六期、十七期、十八期鄂籍全體學員,以特五期、十七期卒業出校在卽,於本日午後五時,聯合柬約余及克成、元靖、進之、午樵等,在山洞遊龍山卅號陳德謀宅宴敍,克成因病未去,余將部中公文批閱畢,三時半至元靖寓,偕赴山洞,到後先在曾俊臣寓略休息,卽轉往陳宅,賓主約四十餘人,分坐四席,將終,由特五期學員陳希平起立致詞,略述湖北人向不團結,以致處處受人壓迫,不能展佈。繼余與元靖、進之、午樵依次答詞,均告以湖北人今旣覺悟,此後宜互相敬愛...

共6624条记录 1/66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