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齐鲁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战时期苦读于巴山蜀水间的齐鲁子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謝英才 出版时间:1978-06-20
    关键字: 抗戰 齊魯子弟 巴蜀 苦讀

    看不到敌机的影子,悲壮的歌声惊起了山中的飞禽和走兽。白河鎭是陜鄂交界的大鎭,街道沿山坡而建,下临汉江,这是一个星期的行程中经过的最大城鎭,有滕县老鄕在此经营澡堂,看到大批的山东学生过境,就免费招待洗澡,几天的疲劳全部消失。齐鲁的鄕情充满这座山城,继续前行,就入陜南地区。沿途山峰渐低,路也稍平坦。安康县是陜南的大县,有新旧两城,民风朴实,出产桐油和竹制的雨伞,全靠汉江的小船运往老河口销售。再前行,进入陜南平原,沿公路直奔城固和汉中,沿途有班超和张骞的墓,诸葛亮造

  • 文章八十自述(上)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楊懋春  出版时间:1985-12-20
    关键字: 瑞华中学 齐鲁大学 赴美留学 教学工作

    写完了「齐鲁大学校史」以后,谨以「八十自述」作为附录。我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拿我自己作个案例,印证书中所说齐鲁大学创办的前因与其经过,以及近八十年努力的结果。在成千上万的学生中作者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第二个用意是向读者表明我写这本书的资格。我既是个道地的齐大校友,也曾在校中担任过重要职务。我是民国前八年生于山东胶县东南鄕来头村一个农家。我在相邻之幸安鎭上的县立模范小学肄业时,成绩优良,常受老师特别鼓励。毕业后,母亲遗志与大哥大姐均甚望我升入中学,继续学业

  • 文章王衢自述黨政經歷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王衢 生平介绍 齐鲁书社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政治生涯

    王衢字幼眉,山东莒县人,现年九十四岁,民国十三年在济南大布政司街齐鲁书社,由革命先烈王乐平先生,前故二、三、四届考试委员王立哉老师之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当时军阀查封齐鲁书社,逮捕同志,即赴上海又入中国国民党,于民国十五年十月发下党证,组登字一〇三一九号。当时读山东大学预科,后转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毕业。民国十六年参加淸党,十七年完成北伐,任莒县县党部筹备委员、指导员、执行委员兼训练部长,奉调齐河县党务整理委员会常务委员。韩复榘命令停止党务活动,即转入

  • 文章私立齐鲁大学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褚承志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私立齐鲁大学 学校概况 北伐战争 学生风潮 复校与沦亡

    狄考文在登州工作了三十六年,便退休了。一九〇五—光緖三十一年,学校因为登州偏处一偶,士子负笈不便,乃与英国浸礼会库寿龄硕士在靑州—益都所办的广德书院大学班合倂,成立广文学堂,也称广文大学,校址迁到潍县,这是齐鲁大学文理神三科的前身。一八八二—光緖八年,美国长老会聂会东博士设医学堂于济南,英国浸信会武成献、巴德顺办医学堂于靑州,一九〇七年,两校在济南合倂名为共和医道学堂。这时美国罗氏基金会的罗氏驻华医社将北京协和医学的三班低年级学生资送济南,并拨赠钜款,作为扩充

  • 文章法官的一生(七)——山東流亡學生的辛酸與成長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史錫恩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校园生活 时局动荡 齐鲁暑期补习学校 山东青年协会 南京基督教学生公社 感恩亲友 未来畅想

    。第五节 筹办齐鲁暑期补习学校一、设立经过一九四七年七月四日暑假开始以后,原拟去山东济南地方法院实习,并经校长吴有训以庆文字第三八四三号函,向济南地院推介在案,惟因国共军事冲突激烈,铁路时常不通,适南京山东同鄕会负责人刘子班先生,邀我连络鲁籍在南京的大学生,筹办「齐鲁暑期补习学校」,以协助鲁籍中学生升学及补习功课。我就与朱德藩兄,会同政大宋协邦、重大朱启明等同学,由我草拟简章,并于同月十三日在刘子班先生家硏商,通过简章,就在当月十八日开学,有学生一百余人,升学班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