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改善了武汉的通讯等与军事有关的基础设施。由于汉口有日租界,驻扎著日本海陆军,因此武汉城防计划还专门设计「汉口特殊军事设备」,即「城防作战计划」:「第一期对汉口租界作战,为期速战速决,以免糜乱计、及牵制我兵力计,对敌租界四周预先构筑围攻工事,并准备巷战材料等是也。又为不使敌察觉,特假构筑交通指挥台、碉堡等名义,秘密进行。共计完成指挥台九座,碉堡四座。」[2]武汉要塞工程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到一九三七年二月,共进行三期(陈诚负责第二、三期),前后数年,因时
-
抗日战争时期,陈诚和湖北省政府为树立廉洁的政风,在鄂西民族地区严刑峻法、倡导清正廉洁、惩治贪官污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其管辖范围之内有效遏止了国民党内部盛行的腐败风气,从而为第六战区在社会各界赢得了战区建设典范的美名。今天,我们对这一历史事件作一回顾和考察,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和研究,同时,对我们今天的反腐倡廉工作也不无借鉴意义。抗战时期陈诚反腐倡廉
-
陳故副總統辭修先生逝世十週年了。這十年來,他仍活在我們以及全國人的心中並將及於久遠。彼此早爲同學,服務軍國時期,我數任僚輔,從民國十年保定軍校算起,相識逾四七年,私交公誼,可謂悠久,囘首前塵故略一述。我與 辭公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受敎育時,是同時同科,他是第八期砲一隊,我是第九期砲二隊,營舍相連。旣然不同期,何以却又同時?因彼時北洋軍事敎育體制,是由全國陸軍小學、陸軍中學、陸軍預備軍官學校(畢業後分科入伍一年)而升入保定軍官學校,由於當時軍校七期畢業後,我...
-
民國二十八年,余隨杜偉兄至紹興,幫忙他接收紹興專員公署及區保安司令部以後,即動身赴渝,去追隨陳辭公參加抗日,路過衡陽,因品靑兄爲我介紹至六戰區政治部任組長,政治部主任曾說:「公文已報到總政治部去,候准下即可到差」。不料候了將近一月,仍未准下,據傳係總部吳子漪兄說:「新來人員當中校附員已够,當組長恐不宜」。因而久未准下,此當然亦係好意。余當時曾有詩云:「擧目人人好,回頭事事非;抑揚皆美意,進退早失機。」盖余經商十年,以從軍而言,當然是太緩也。爾時適逢辭修兄...
-
鼓励!在如此艰困中,我眞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免强混得了一个三专的学历,深感惭愧!这也许是因我今生与那顶神圣的方帽子无缘吧!?省立五峯中学的校歌是刘伟[1]、萧海珊[2]二位先生作词,江定仙先生作曲。其歌词是:「左有淸江[3];右有渔洋[4],五峯中学,挺 高岗,环境既美,布置亦藏,华莘学子,济济一堂,进德修业,其乐无央,伟哉乎,抗建大业,集育兮,絃歌高张。渔洋山高;淸江水长,巍巍吾校,产生其旁。钟灵毓秀,桃李成行,春风满座,化雨时将,如育万物,果收门墙
-
进行的是为民族国家的独立而战,在军事上我们抵不上敌人,只有动员全国人力、物力才能最终战胜敌人。「总之,今日对日抗战,我们却非争一时一地之得失,而是争最后的胜利,而且我们不仅只是为战胜敌人,并且要达到抗日建国的目的……军委会政治部自成立以来,即以此目标为工作迈进之方向,政治部除了整顿军队政训、国民军(政)训与对内对外宣传工作以外,还要努力于改善政治,转移风气,服务社会等事项」[2]。陈诚指出当前抗战的中心任务是保卫大武汉,武汉成为第三期抗战中的最重要的据点
-
本文榮獲《湖北文獻》研究生論文獎學金,作者劉凱為湖北大學中國思想史研究所碩士生,其推薦人為郭瑩教授。
-
例如李宗仁的回忆录说:「更有一荒唐绝顶的事,便是陈诚在胜利后所发的一连串的遣散伪军的命令。东北伪军四十万,均由日本配备训练,极有基础。他们久处日军铁蹄之下,含愤莫雪,一旦抗战胜利,无不磨拳擦掌,希为中央政府效命,一雪作伪军之耻。当时政府如善加绥抚,晓以大义,这四十万伪军只需一声令下,即可保东北于无虞。无奈陈诚仰承上峰旨意,竟下令遣散。…此举直如晴空霹雳,数十万伪军顿时解体,林彪乃乘机延揽,伪军的精华遂悉为中共所吸收」[2]陈立夫在他的回忆录—《成败之鉴》也
-
從軍時期四十二、抗戰豪語:在當局抗戰之議未決以前,各地學生,已紛紛起來請願,惟恐政府不抗戰。而高級文人則謂日我強弱懸殊,抗戰尙非其時。在軍方開高階會議時,有謂某將領及某部隊之不能作戰亦有將敵我軍備數字作研究,唯有先行準備之說。辭公獨云:「抗戰二字意義,是出於不得已。人來犯我,我不得已起而抵抗。且人將問我,因何不準備,何時開始準備,敵人是否允許我準備?此時非能戰不能戰問題,是當戰不當戰問題。與其不戰而亡,孰若戰而圖存」?當局卒排異議,決心抗戰。四十三、抗戰...
-
海外部、行政院之内政部、财政部、敎育部等之人事均大事更动。此次中枢人事更货,曾引起中外舆论界一致赞扬。美国时报载:「今年中日战后,初则有豫中之役,继而有湘桂之战。中国方面,屡战屡败,皆源于军队贪婪,军官吃空。但在此情形下蒋委员长巳着手逐步整顿机构。陈诚为一极有干才之将领,现正致力于军队之整理,故今后中国军队必将增强充份之力量」。辞公见报则曰:「许余极有干才,未勉奖饰逾量。惟当时积弊急待补救,中枢此一措施,有关国家安危则为明显」。辞公几经考虑,提出整军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