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轩先生小传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20期  作者:吳石仙 出版时间:1964-08-25
    关键字: 顾竹轩 淞沪 慈善 难民

    轩先生,行四,沪上之苏北同鄕,多称之为「四爷」。淞沪多工人,一般劳动阶级,咸拜「四爷」为「先生」,因之「四爷」对于沪上之劳工阶级,影响力甚大。愚于抗日胜利后到沪,始识顾四,认为「拜先生」之类的风气,无非基于「互助」之需要,今后应改为「集体领导」,且须变更帮会之方式,以求进步,而免落伍,顾四颇以为然,曾邀同道计议多次,旋因时局紧张而停顿。今见石仙兄之大作,始知「四爷」已归道山,石仙以其出身市井,在沪能不向敌伪及匪共靠拢,「义者有取焉」,然则顾四者,其亦

  • 文章发扬广西革命精神的林遗书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期  作者:陸銘生 出版时间:1979-01-26
    关键字: 竹林遗书 发现过程 抗日精神

    一、前言广西地处边陲,民风强悍而富革命性,征诸近代史,从太平天国,创建民国、护国、护法、北伐、抗战以至戡乱,广西人无役不与,在正义大纛下,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特别是八年抗战,由于广西愤日本之侵凌,同仇敌忾,主张抗日最早,因此广西牺牲的人力物力最惨重。而日本军阀对广西民情了若指掌,不得不另眼相看,所以民国二十八年入侵广西的时候,连最精锐的第五师团与近衞旅团,也倾巢而出参战了,当然最后逃不了失败的厄运。「林遗书」是广西靑年学生军参加抗战

  • 文章钱名山先生写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20期  作者:安定 出版时间:1964-08-25
    关键字: 钱名山 进士 助赈 画竹

    庐舍荡然,藏书亦烬。先生避地上海,住桃源坊,仍以鬻字为生,以民三十三年癸未卒,年七十岁。六十岁后,偶以书法写,天骨开张,不兢兢于求合六法,而自有雅趣。惟所作不多,故知其兼擅绘事者亦寡。在台仅伍稼靑君藏有一帧,先生自题曰:「胸中无,何以写」?画笔极为苍劲,兹特制版刋布于后:(注:钱名山先生墨

  • 文章抗战期中粤北第一次大捷 牛背脊丹坑之役囘忆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張澤深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粤桂黔滇抗战 牛背脊 丹竹坑 战斗回忆

    的腹案。可是到了入夜,黄军长来了电报云:『奉总司令余××电,着一八六师张旅长暂归黄军长指挥。』随后又来一电云:『本军以袭击牛背脊之敌为目的,着该旅限于卅日(十二月)攻占丹坑,掩护军主力之攻击,并确保该地至一月二日为要。』因此我企图在敌后通过的计划又改变了。转而硏究丹坑附近之地形,来策定攻占计划,于是下令所部拂晓后,向该地前进。(出发地点,与丹坑相距为四十华里。该地在牛背脊北方十多里)。沿途所经路线多为山区,而且茅草长得比人高,可作掩蔽之用。大约在午后

  • 文章扬州枝词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0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76-04-10
    关键字: 竹枝词 抗日战争 人物事迹

    (九十)收繳民槍據四鄕,自稱司令逞豪强;鋤奸抗敵相標榜,西有一陳東一方。日寇侵佔揚城,四鄕空虛,有心者乃掲竿而起,搜索民槍,成立游擊隊,自稱司令,到處流動,其時西北鄕有陳文、東南鄕則有方鈞。(九十一)番號名稱各不同,紛紛崛起互爭雄;大呑小復强侵弱,待到收編漸集中。方鈞、陳文以外,尙有若干游擊部隊或稱團,或稱支隊,大都據地自衛,漸次相互呑併,最後由政府收編爲省縣保安旅、團,或由蘇、魯、皖邊區游擊總指揮部收編。(九十二)糧糈需索餉需籌,干政擾民無厭求;一角公...

  • 文章嘉義縣民抗日浴血記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1期  作者:曾顯祖 出版时间:1980-01-01
    关键字: 嘉义 诸罗 二竹园 火焚 抗日浴血

    敌军重创者莫如义乡民抗日事蹟最为悲壮,可歌可泣,特为之记,用彰忠荩而垂后范。二、义士智砍日酉首级相传逊清光绪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三日,日本帝国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奉日皇之命率领大军来台加强镇压我同胞,其时大队人马由太平洋渡海而来,从本县滨海最前哨的布袋港登陆,途经二围庄(即现在之义乡),欲前往塩水港厅(即今之塩水镇,当时乃日军之据点),必须搭渡船越过八掌溪才能抵达目的地,斯时满怀壮志的船夫翁福遂把握千载难逢的杀敌良机,于是迅速指挥所有渡船为大队日军摆渡登之彼岸

  • 文章莫委员寒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91-09-01
    关键字: 莫寒 抗日战争 沈阳事变 问政中学

    莫委员讳寒,以字行。远祖于淸康熙年间渡海自山东蓬莱迁至辽宁海域。以拓荒者之精神,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开发此一新天地。先祖永泰公屡试不第,弃读就农。父若文公及伯叔亦以半耕半读,助理家务。迨先生降生,先祖已弃养,家计渐窘。先生为独子,母程氏,祖籍河南,宋二程子程颐之后。勤俭持家,严谨敎子,先生所以能自立奋进者,得自母敎为多。九一八日阀进侵,先生负笈入关,抗战期中,先生先后供职于皖省贵池、靑阳、歙县等名区。三十年四月迎养双亲,晨昏定省,长达数十年之久,先生居常

  • 文章扬州枝词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65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73-10-10
    关键字: 摩托车 扬州抗战 出任伪职 竹枝词

    (三十八)廣場盛會忽喧譁,堪笑杯弓疑似蛇;軋軋機聲傳警報,那知摩托自行車。大會將開,忽傳警報,一時群衆驚散,嗣知並非敵機,乃自泰縣而來張司令公任所騎之摩托車也。(三十九)忠奸一念畫鴻溝,媚敵諂顔竟事仇;生死殊途誰不幸?留芳遺臭各千秋。民國二十六年十二月十四日,揚城陷敵,方小亨任僞縣長,吳孝侯任僞警察局長,助敵爲虐,翌年十月,九區義士薛起,化裝木工入城,狙擊吳逆,伺之於三元巷,吳乘車經此,薛持斧猛劈其首,破帽削皮,吳受傷未死,薛被僞警所捕,不屈殉難,可敬也!

  • 文章扬州枝词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66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73-12-10
    关键字: 扬州竹枝词 扬州抗战 大刀会 伪政府

    (四十)皇皇布吿貼衙前,書慰同胞誡僞員,堪笑沐猴冠帶輩,罔知生死剃刀邊。二十七年十二月,江都縣政府永安行署,組織抗敵鋤奸團,潛入城區活動,曾在僞縣府前照壁張貼布吿,散發吿民衆書,並警吿僞組織人員及僞「揚州新報」等,致令奸僞喪膽,匿不敢出。(四十一)無軍無警復無官,宵小潛滋孰保安?只爲眞空三不管,共謀自衛組民團。民國廿六年十二月十四日揚城陷敵,日寇僅佔重要市鎭,四鄕頓成無政府狀態,各地人士乃自組保衛團,共禦盜匪,於是大刀會乘機而起,由八、九區蔓延至四、六等...

  • 文章扬州枝词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61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73-02-10
    关键字: 竹枝词 山光寺 抗日记忆

    (二十八)不燒正殿燬偏房,保險多虧幾百洋;幸有住持施妙術,山光古刹免災殃。灣頭鎭山光寺,爲隨代之名刹,日寇縱火時,住持稻香給以番佛數百尊,得免於禍,僅焚偏屋數間而已。(二十九)縣邑咸淪敵燄張,殘冬寒歲犯東塘;我來寇去施遊撃,流動官船泊下莊。二十九年冬,宜陵陷敵,重要市鎭咸吿淪失;敵軍乃犯塘頭,縱火殺人,江都縣政府行署亦燬,因距敵甚近,採取遊擊戰略,黨政各機關日間照常辦公,夜間派員値班,餘則宿於下莊之舟中,隨時可以移動。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