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回忆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自述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自传 教育 回忆

    民國三十七年的秋天,我帶着家人的牽掛、期望與叮囑,背起簡單的行囊,跟隨山東濟南第二聯合中學,輾轉到達了杭州;開始了我十七年來第一次遠離家鄕的流亡生活。杭州、爲浙江省會,亦爲江南名城;不僅風光明媚,氣候溫和,而且交通便利,人民殷實。置身於此,會使人覺得「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諺語,一點也不誇張。民國三十八年三月,天險失屛,赤禍隨卽蔓延到江南,讀書旣不可能,那也只有直接報國一途了。有人說:「從軍吃盡天下苦,也能享盡天下樂。」確實如此。名山大川,任你遨遊,寒風...

  • 文章想起寧波小時候(十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78期  作者:袁嗣華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故乡 学校 教育 回忆 效实中学

    效實中學我有三位哥哥,四位姐姐,一個弟弟。除了大姐是由大母陳母所出,其餘五男三女都由繼母李母所生。家中食指浩繁,衣食住行育樂都要顧到,實在辛苦勞累了父母親,我們做兒女的更不應該對父母親有所抱怨。尤其對我的接受敎育,正値對日八年抗戰前後,我現在想起來,不覺泫然鼻酸淚下,父親眞可說是煞費了苦心。說起我的求學生涯,大概是這様:四足歲時,送入父親出資自辦的私墪去啓蒙。五足歲時,送入佛敎興辦的私立覺民小學,就讀一、二年級,因我父母都信奉佛敎,父親和寧波佛敎界高僧居...

  • 文章師生緣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12期  作者:李文安 出版时间:1981-12-06
    关键字: 回忆 师生 候车室 抗战 教育

    記得民國二十年秋,我自浙東家鄕,遠赴滬上,就一直在閘北區某私立小學執敎,兼任訓導主任職。所幸住校學生不多,僅六名男生。可是其中有一個,年紀最輕,個子很小,班級較低(祗他五年級,其他五名六年級)的學生,却頑劣任性,而且很倔强。他的名字叫何永昶,生得倒也眉淸目秀,可是一身骯髒相,很不注意衞生,讓人一看就會討厭。也許因爲如此,縱然他是寵壞了的獨生子,但父母都懶得理他,所謂孺子不可敎也,特地很誠懇的送到學校來,不惜勞師動衆,拜託學校老師代爲管敎了。身爲敎師的我們...

  • 文章服务国家敎育五十年之囘忆——民国二十六年至三十五年的甘肃教育——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10期  作者:鄭通和 出版时间:1978-06-01
    关键字: 甘肃教育 抗日战争 战时教育 往事回忆

    顷接同鄕刘建智先生来函,略以「近阅传记文学六十七年二月号郑通和先生「服务国家教育五十年之囘忆」一文,藉悉郑先生于民国二十六年至三十五年在甘肃教育厅长任内对于本省教育颇多贡献,令人感佩。可否商请作者,再撰写长文一篇,在本刊发表,以供吾人对已往桑梓教育的发展情形,有更为广泛深切的了解。」所见甚是,自应遵办。谨先节刊该文如后,另本刊第八期「谷正伦先生在甘肃」一文内有郑先生对本省敎育的敍述,可一并参阅。——编者谨注——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日军寻衅,总统

  • 文章南京大屠殺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6-08-15
    关键字: 南京大屠杀 教科书 历史教育 日本教育 战争回忆

    一、日本圖賴〔中央社東京七十五年五月二十八日專電〕日本一本新版的高中歷史敎科書,昨天通過文部省的審查。依據這本敎科書的說法,「南京大屠殺」的眞實性「仍在調查當中」。這本名爲「新編日本史」的敎科書,將由東京的原書房出版。這本敎科書重新採取日本在二次大戰前的正統態度,而規避南京大屠殺事件。一九三七年底,日軍佔領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後,殺害了約三十萬中國人,這就是「南京大屠殺」。「新編日本史」上有關此事的段落說:「南京之役極爲慘烈。有關中國軍民的犧牲(也就是南京事...

  • 文章表叔與我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期  作者:王以磐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表叔 人物回忆 后方 教育

    從我童年記事開始,俺表叔就是我心目中最崇拜的人物。那年,縣城被日本鬼子佔了,他們經常出發「掃蕩」,燒、殺、擄、掠,無所不爲。我家離城十八里,由於父親參加了游擊抗日,我們就不敢在自己家——小王庄居住;先是躲進戴套樓的天主堂內,大家搭草菴子避難一段時期。後來,外國神父的保護也不行了,我們才搬到蔣橋——俺表老爺家去借住,也是我認識俺表叔的開始。俺表老爺家房舍很多,有兩進大院子,還有炮樓長槍,騾馬成行。我們全家——包括我祖母、母親、六嬸子、俺小叔、我和兩個妹妹,...

  • 文章我的父親——劉棟材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劉大城 出版时间:1992-04-10
    关键字: 刘栋材 追忆父亲 往事回忆 教育思想

    劉大城廣西桂平人,畢業於香港華仁書院及紐約大學物理系,曾任香港各中學教師對藝術有興趣,並曾在香港舉行書展兩次。

  • 文章憶阜陽

    来源期刊:《皖聲雜誌》 第8期  作者:王懷誠  出版时间:1990-01-20
    关键字: 阜阳战役 家乡战乱 儿时回忆 家庭教育

    五车书。」火车开出了车站,我从车窗口伸出头来回过看,远远的月台上,还祇留下他老人家冷淸淸的孤单的在慢踱回去。回忆当时父亲的一言一行,我心中都在如锥刺一样,隐隐作痛,唉!做梦也没想到,那一分别就是二十多年,一在天之涯,一在海之角,父亲现在如何呢?我忧心如焚,眼泪不禁籁籁而下。当年家鄕战乱时,人人自危,亲邻都为我家人担惊受怕,母亲知道我将会到什么地方去,他老人家不顾亲邻的劝阻,毅然决然,冒着生命的危险,跑到我家住宅院后,堂二爷与堂五爷两家住宅相夹的巷子里

  • 文章另一批山東流亡學生的前塵往事憶述(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魏懋傑  出版时间:2000-12-2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流亡学生 教育深造 抗日战争

    被今人所忽视,知其眞象者,多已不在人世。来台之后,由于威权统治关系,亦无人敢言,遂致湮没无闻。故而将往事重提,供作硏究史事者之参考,或有助益作用。故幸勿以赘辞过多而忽视之为感。壹、流亡陪都接受深造教育过程实录一、我投考了中央警官学校正科十五期㈠投考原非本意民国三十三年春,我至山东省政府述职及参加省训团第四期敎育组补训,适値中央警官学校派员来阜阳招考正科十五期新生。报考者十分踊跃。有省训团新设之警政组受训学员,有省府现职公务人员,而以二十二联中及各联中毕业

  • 文章萍踪剪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2期  作者:蔣鏡芙 出版时间:1986-12-30
    关键字: 基层教育 教学改革 军械转运 抗战 往事回忆

    光陰荏苒,時序運行,緬懷夙昔獻身敎育,服務社會,參加抗戰,抵禦外侮,瞬逾半世紀了。爰將步出校門邁入生命旅程,敬恭職守活動事蹟,點滴剪影如次:一、改進基層敎育成績優良余在校所學爲敎育科,卒業之期,承河南省敎育當局慨允資助,組織敎育參觀團(期間兩個月)以民衆、社會、實驗敎育等爲參觀目標。例如陶行知在南京創辦之曉莊師範,陳禮仁在無錫敎育學院新設之民衆敎育系,上海市立實驗中學,梁漱溟在魯東鄒平鄕村建設硏究所設之鄕農校,與蘇魯京杭沿交通線大都市所設較具規模社會、民...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