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川事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国川事纪要」出版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4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72-02-01
    关键字: 民国 抗战

    本刋发行人周开庆先生,经十余年来之蒐辑,编为「民国川事纪要」一书(原名民国四川大事记),共约一百万字,分两册印行。民国二十六年至三十九年部份,现已出版,兹将本书「编辑例言」录志如次,以见全书之大要。一、民国川事纪要,始于中华民国纪元前一年(淸宣统三年辛亥,西历一九一一年)阴历十月初二日(阳历十一月二十二日)重庆独立蜀军政府成立之日,暂编至民国三十九年三月二十六日西昌失守,康全部沦陷之时,先后为时四十年。二、全书共约一百万字,以民国纪元前一年至民国

  • 文章民国川事纪要的体例和内容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9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民国时期 纪要 体例 内容 抗日战争

    先说体例周开庆先生编著的「民国川事纪要」二册,计一百三十万字,顷已全书出版。他在「编辑例言」里说:「本纪要以年月日为经,各分记月日之下,一日有数者,依其重要性为次序。有关文献,择要并载。」纪按年月日,叫做编年,始于「春秋」。淸时章时斋论编年纪说:「史以纪为主,纪以编年为主。方志于纪之体,往往缺而不备」。「又或编次夹杂,混入诸门之中,不为全书纲领。」现在的地方志书,拟加编「大纪」,便是一个好例子。(民国十八年十二月内政部颁:修志例槪要二十二

  • 文章民国四川大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8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72-06-01
    关键字: 民国 四川 大事记 空袭 介绍

    可充分供庐无缺。四月二十五日 重庆商务日报本日举行三十周年纪念,到各机关首长梁寒操、潘公展六百余人,由该报创办人温少鹤,理长蓝文彬等招待。梁寒操赠词:「阐扬眞理,服务人羣。」潘公展赠诃:「风行卅载,西蜀晨钟,纵横笔阵,商界先锋。」四月二十六日 泸县各界献金总额,经连日发动,为数约在五千二百万元,与省过去曾经举行献金之十二县市鎭之总数相接近。泸县团体献金第一之荣誉,由江阳中学之一百三十万元所获得。个人献金第一荣誉,为郭文钦一百一十万元所获得。过去十二县市

  • 文章鄂去来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1994-04-10
    关键字: 人物事迹 沿途风景 来往

    提要本人在抗战期间,因公或私,计由一九三九年以迄一九四五年,来往鄂之间(重庆——老河口),不下五六次之多,几乎等于趁墟一样的频密。最后一次,系一九四五年秋,陆大刚毕业后,究往何处工作?初时未能确定。(军令部有意推荐派往川军服务)经最后的决定,仍欲返回五战区服务。当由重庆到达兴山途次,知敌已陷老河口,半途又折返重庆。抵达重庆后,即往谒见李长官,始知他已调新职。他嘱本人和同学萧兄,一齐和他到陕南汉中行营工作。老河口,即光化县,位于鄂北。当时系第五战区司令

  • 文章负笈入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李德銘 出版时间:1984-01-15
    关键字: 往事回忆 三斗坪 大学 抗战时期

    北门正街外大码头,在船中叮嘱我说:「儿呀!在外要事事小心,处处留意,尤其钱不露白,保重身体……」,语极伤感。我乃背向而立看船外风光,但是仍不禁泪流满面。船抵窰坡渡,上岸步行七里。渡澧水,至津市,此时赵、陈两同学,如约赶到,大家意气昻扬,披星戴月,赶路三十里,在深夜到达郑维民同学家,何德才同学已先我们而至。我等七人全部会齐,每人都雇一个行李挑夫,浩浩荡荡,正式启程入。开始有说有笑。继则脚酸腿软,垂头丧气。最后脚上打泡,痛苦万分,但大学联招考期将至,每人不得不

  • 文章民国四川大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79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69-03-01
    关键字: 邓汉祥 四川省财政整理委员会 四川省动员委员会 蒋介石 中江事件

    谈话如次:「此次赴渝,与汪孔张三先生聚谈次数较多,感想极好,承诸先生推诚赐商,对康各,尤多爱护。就目前形式上与精神上,已分不出何处是中央何处是地方,此为强敌给我们的好处,亦即抗战最后胜利的基础与预兆。张岳军先生到渝未久,对康军政治已极明暸,然犹虚怀若谷,谆谆商讨,每日必见面,见面必谈数小时。张先生幷拟以国家力量,致力于后方各省大规模之经济建设计划,刻正在组织进行中。吾人在目前形势之下,应拥护中央,抗战到底,为推行军政治,尤须拥护渝行营,幷请

  • 文章晉商文化博物館(渠家大院)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4期  作者:田樹茂/董振歐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晋商文化博物馆 渠家大院 长裕茶庄 战争故事

    的佳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颗民居瑰宝,它仅是“渠半城”的典范建筑。晋商文化博物馆意在弘扬晋商精神,树立“商可富民兴晋”的观念,激发人们振兴山西经济的意志。陈列展览分:晋商总览、著名商号、巨商大贾、爱国义举、商界盛、渠氏家族、晋剧渊源七大系列、二十八个展室、艺术地再现晋商的辉煌。渠家大院的原建筑已大部修复,戏台已重修,展览室也将陆续增多。长裕茶庄长裕是渠家最大的茶庄,初名长顺,开办于清乾隆嘉庆时期,距今已二百余年。地点就在今祁县城内段家巷十四号,抗战后期驻

  • 文章抗战期中四智识青年从军运动之展开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96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70-08-01
    关键字: 从军运动 应征壮丁 蒋介石 陪都军事委员会 四川知识青年

    请缨的智识靑年,遂风起云涌,不可限量。这是新中国智识靑年的新觉醒,中国国防的新活力,实在是最値重视的一件。而这个运动开始于四省,尤为四人的光荣。」抗战末期的智识靑年从军运动,可分为一二两期。第一期开始于民国三十二年十一月五日,四省军管区奉到蒋委员长的手令,要在四省内,限一个月征四万五千名优秀智识员兵,飞印补充远征军,以作反攻中印路之准备。同月二十三日,军管区更奉到分配四各县名额的漾电,当即转令各县如限如期征集。这一期运动,于三十三年春告一段落

  • 文章西安变中之四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4期  作者:華生 出版时间:1973-10-01
    关键字: 西安事变 四川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 张学良 刘湘

    当时正参与刘湘的机要,特请他说明实的眞象。承他吿诉我他正写得有一篇文章,可以在四文献上发表。刘文对于李文的辩正,已经说到很详细,我不愿再说甚么。我祗想把西安变时四方面的情形,就我所知作一简述,以供大家的参考。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蒋委员长在西安被张学良、杨虎臣刼持,全国震惊。蒋委员长自二十四年三月入督剿赤匪,至西安变时将近两年之间,留的时间最多,不仅肃淸西南各省的**,也使纷扰多年的四川军政,走上轨道。四民众对于蒋委员长之感戴特深,所以西安

  • 文章劉湘出任第七戰區經過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7期  作者:華生  出版时间:1968-03-01
    关键字: 刘湘 第七战区司令长官 万国医院 康绥署驻京办事处 阎锡山 饶国华

    总司令,潘文华为副总司令。军委员会另拨陈诚、张发奎两个集团军,归第七战区指挥。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于二十六年十一月初成立于南京锏银巷康绥署驻京办处,刘湘当发表傅常为参谋长,周从化为参谋处长,刘航琛为经理处长。经理处为便利转发经费,在南昌、潼关各设办处一。此时川军军费,已全部由中央拨发。出十二师部队,月共一百四十万元。刘湘入京后,旧患胃溃疡病复发,情况严重,奉蒋委员长命令,转汉口住万国医院医治,以十一月二十五日离京赴汉。军委员会即发表陈诚为第七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