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校园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霍樹枬先生與昌樂中學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李雲漢  出版时间:1999-12-20
    关键字: 霍树枬 昌乐中学 校长工作 校园变迁

    相当高的程度,敎师阵营已极强大,且已达高水准,他(指张县长天佐)又想在昌中校园区附近,增设一农专。在数赴济南开会时,早已与敎育厅李泰华厅长、农林厅阎若珉厅长(博山县人,是十中同学,留法农业博士)私下商谈,极获赞许协助。由敎育厅负责报部立案,编列预算,逐年扩充;农林厅供给资料及增补专材。他又想到曾在西北联大任敎授的刘书琴(字桐轩,寿光西鄕汤河人,十中同学。北师大数学系毕业后,又到日本留学专攻农业化工,学成归国,即在西北联大任敎授),于三十六年夏,经数诚恳函邀到

  • 文章痛徹五內的回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郭荃逢  出版时间:1999-09-2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抗日战争 校园变迁

    人生如夢,尤其到了晩年,記憶力減退,往事如過眼雲煙,早已糢糊難辨。但是,對我來說,卻有一件事深深刻記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每一憶及,點點滴滴,都歷歷在目,不禁悲淚盈眶,哽咽難忍。因爲在這次事件中,我曾兩度死裡逃生,且目睹未成年學子多人,死傷在日寇機槍及刺刀之下,而無可奈何。事情發生在民國三十三年夏末。因中原會戰,國軍失利,日寇繼續南侵,位於安徽阜陽境內之國立廿二中,師生都必須隨時準備,應付日機之空襲,課業無法照常進行,遂有遷校之議。不幸事件,就發生在遷校過...

  • 文章與時代若即若離的未央歌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8期  作者:齊邦媛  出版时间:1988-12-25
    关键字: 未央歌 抗战岁月 西南联大 校园生活

    和使命感。『未央歌』开篇说明它的缘起,点明了抗战初起的年月和西南联大迁至昆明的经过。它甚至还绘出了校园的囘忆图。但是对那一个实际上已经翻天覆地的战争,保持的是若即若离的态度。作者鹿桥在「再版致未央歌读者」一文中说得很明白:它是「一本以情调风格来谈人生理想的书」,但是它「另外有更重要的任务,它要活鲜鲜地保持一个情调,那些年里特有的一种又活泼、又自信、又企望、又矜持的乐观情调。那情调在故事情节人物个性之外,充沛于光线、声音、节奏、动静之中。……故事困于时代、地点

  • 文章「霜葉紅於二月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9期  作者:文赳  出版时间:2007-08-01
    关键字: 浮梁临时中学 失学青年 校园建设 名师执教 人名单

    一九四一年,正是日本軍國主義者瘋狂蹂躪中華大地之際,全國人民處在水深火熱、岌岌危殆之中。尤其是日寇侵入的淪陷區,更是苦不堪言。就在這一年,江西省教育廳決定創建省立浮梁臨時中學,專門招收淪陷區的失學青年。斯時斯舉,其意義自不待言,其影響亦未可估量。這年十月開始籌備,籌備主任由劉伍夫(浮梁師範校長)兼任。十一月,省教育廳即委派黎坤宏為校長。黎先生富有辦學經驗,更有刻苦精神,這所學校很快就初具規模:校舍設於景德鎮都昌會館,招收初一、初二新生,假陶瓷職業學校上課...

  • 文章回憶母校—雲南大學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3期  作者:馬卿雲  出版时间:2003-12-25
    关键字: 回忆母校 云南大学 抗日战争 校园生活 八十周年校庆

    我们一起在校园里或郊游时,常促膝谈论历史,分析时局,在茫茫人生中寻觅光明前程。今君含冤而逝,而我尙存,每当追忆及此,哀甚!悲甚!怅甚!四十年代的云大,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具有文法、理、工、医、农五个学院。各院设有系,系的课程设置以加强基础,扩大知识面为本。系下面不再分专业。加上各系都有一批德高望重的教授。所以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都能较快的适应所承担的任务。当时云大除世界知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云大校长熊庆来外,还有华罗庚、庄圻泰、吴唅、严济慈、冯友兰、潘光旦

  • 文章喝水不忘打井者·校慶常憶創校人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1999-09-01
    关键字: 地方教育 校庆 学校建设 新县小学 日机轰炸 校园重建

    今年是我們新縣小學建校九十年,地方教育界將在十二月十八日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我得到這個消息後,腦海裡常常浮現張百川老人的身影。張百川,本名張克玠,又號學瀚,是新縣小學的開創者。他的中青年,正值慈禧喪權辱國,帝國主義列強欲瓜分我國而後快之際,他目睹中國人民在水深火熱中掙扎,他耳聞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對我領土的侵略,深感無知即落後,落後即挨打的必然,深感啓迪後賢,教育青少年是富國強兵之必須。故對康梁變法,張之洞等人的「洋務」,從心裡擁護與支持。光緒三十二年(一...

  • 文章就讀戰時國立第五中學的回顧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4、55期  作者:孟明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国立第五中学 考试风波 校园生活 恩师教导 投笔从戎

    國立第五中學,天水玉泉觀校門台階抗日戰爭爆發後,大好的河山相繼淪陷,千千萬萬的無數同胞,扶老攜幼向大後方逃亡,政府爲搶救無數的失學青年學子,特設立了廿二所國立中學,直屬敎育部,當時部長爲陳立夫,給公費待遇。聞知設立在天水的國立第五中學,也招收非戰區生的時候,雖然只有十位名額,也激起我一試的念頭。記得有位同我在武山南關小學畢業好友,名叫李靜,山東運城人,其父是我縣的庭長,非常鼓勵我同他一起投考,因爲他認我在校成績不錯,以第一名的榜首成績畢業,大可一試。因爲...

  • 文章法官的一生(七)——山東流亡學生的辛酸與成長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史錫恩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校园生活 时局动荡 齐鲁暑期补习学校 山东青年协会 南京基督教学生公社 感恩亲友 未来畅想

    第十四章 动荡不安的第三学年(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下旬至一九四七年七月四日)第一节 三上成绩平平一、正式上课较迟一九四六年暑假期间,因学校迁回南京后,各项敎学设施未能及时完成,所以,同年十一月下旬才开学,十二月初始正式上课,我的敎室多在法学院大楼。校园内的大礼堂和图书馆,都是很雄伟的建筑物。学生宿舍在文昌桥,全是新建的楼房,学校环境较前完善,但同学们趋向时髦,女生喜欢烫发,男生爱穿西装洋服,大家贪图享受,害怕战争,虽然国际间美苏对立逐渐激烈,国内国共冲突十分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