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从军青年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瑞安知识靑年从军实录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2期  作者:鄭鋒  出版时间:1986-05-1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青年从军 从军

    学生。从军过程瑞安县办理此一青年从军机构,由党政军团及县议会各派专人会同组成。在我的记忆里,县党部派谢世芬先生,青年团派戴天河先生,县政府是主办单位,派董志超先生参加,也是我们的队长,县议会派何人参加,已经忘记了。瑞安县政府在经费万难之下仍拨发每位从军青年安家费,并且每人量身定制美式服装及皮鞋,白衬衫领带,戴的是圆形帽。大家精神抖擞,个个意态昂扬,似乎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旅。春节过后,大槪是—月份吧,我们集中在沙垟奶厂待命出发。在待命期间,我们的衣食住都有专人负责照顾

  • 文章记达县智识青年从军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41、42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66-01-01
    关键字: 青年远征军 达县 知识青年 从军 印度

    抗战期中,智识靑年从军运动发动于民国三十二年的年底,至三十三年推展及于全国,所谓「十万靑年十万军」,而达到了最高潮。三十二年底发动智识靑年从军,是以补充驻印远征军为目的的。那时我国派驻印度的远征军,接受盟国新式武器的补充,需要智识水准较高的士兵,以资适应。这一年的十一月五日,四川省军管区奉到蒋委员长的手令,要在四川省内,限一个月征集四万五千名俊秀智识员兵,飞印补充远征军,以作反攻中印路之准备。同月二十三日,军管区更奉到军政部分配四川各县名额的漾电,当即转

  • 文章難忘之憶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期  作者:涂澄淸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青年军编练 青年复员节 回忆感触

    严重之危险关头,全国志愿从军靑年在领袖「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靑年十万军」号召之下,及「军事第一」、「军人第一」口号鼓舞之下,勇往直前。贰、首先建议召集知识青年从军一、罗卓英将军主持兰伽训练时提呈建议民国三十年十二月珍珠港事变爆发,中华民国独力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之侵略,已经过四年有半,其时中、英、美、苏,虽结合为对抗德、义,日轴心国之同盟,但因「重欧轻亚之战略观念」,使我中华民国负起中国战区更加沈重之大包袱。三十一年三月,英军在缅甸战败,至四月中且失去抵抗能力

  • 文章抗戰時期之四川役政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12期  作者:戴高翔 出版时间:1963-07-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兵役制度 议政设施 青年从军

    三百万元,至三十年乃决定拨付,交由征属优待委员会负责筹划,于成都、遂宁、泸州、重庆、万县等地设置织袜、制伞、糖果、纺纱等小型工厂,招收征属习艺以为示范,另并规定征属有优先加入其他公私工厂工作之权利,此一措施,因规模过小,加以经营不如理想,收效不大。迄今思之,当时若能以此专款筹办征属职业学校,招考合于某种条件之征属,学成后优先由政府就公民营工厂介绍就业,或为一较佳之办法,此则留待今后役政上之参考取舍矣。三、靑年从军:当抗日战争末期,国军退守西南,以久经战闘,缺额

  • 文章陪都各界欢迎达县志愿从军学生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4期  出版时间:1972-02-01
    关键字: 达县 志愿从军 学生 抗战 青年

    达县志愿从军学生一六三人,于民国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五日抵渝,为抗战时期全国智识靑年从军到达陪都之第一批。军政部兵役署特假陪都国泰戯院开会热烈欢迎。

  • 文章歡欣鼓舞慶勝利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4期  作者:張迅學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知识青年从军 抗战胜利 全国庆祝

    洞方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常用来形容一生最高兴的时刻;但是,我最高兴的时刻,是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天皇向世人宣布投降的那一刻!民国卅三年冬,我响应政府号召十万知识青年从军,投笔从戎。翌年元月在云南曲靖营区入伍,编入青年军二〇七师六二一团迫击砲连受训。卅四年八月十日廿一时卅分,忽闻日本天皇裕仁,透过中立国瑞士向同盟国(中、美、英、法、苏联)广播:愿意接受不包括对天皇皇权有所损伤的谅解下投降。当时与本师住同一营区的美军通信营官兵,首先群起欢呼,并疯狂地对空

  • 文章简论青年军之发煇与隐没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8期  作者:邵承澤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青年军 教导团 知识青年从军 现代化新军

    我国对日抗战末期局势危难,时在大后方流亡的东北大学学生,深感志士挽救国家存亡的使命,遂自动掀起从军御敌运动,经军方收编的学兵成立教导团,施以短期集训即分发新一军,与美英盟军倂肩进行印缅地区作战,应为「远征军」番号之由来。民国三十三年十月重庆国府决策,始由蒋委员长(中正先生)号召全国知识青年从军,一时风起云涌从各地投効者十万余众,分别编成二〇一至二〇九共九个师,此一新生力军非仅鼓舞坚定抗倭士气,尤为配合盟军从事亚洲地区储备军力,共同打击日寇侵略,更系国内

  • 文章靑年军二〇五师驻黔与我从军的经过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复刊第3期  作者:徐哲萍  出版时间:1974-11-12
    关键字: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国民革命军青年军205师 从军经历

    抗战末期由于日寇侵入桂黔,情势危急,掀起了知识靑年从军的热潮,各地风起云涌,乃成立了靑年军。其中靑年军二〇五师驻在我的故鄕修文县,师部就在修文中学及贵阳高中原址,师长是刘安琪将军。在我家所在地的札佐则驻有辎重营,营部住在阁楼里。阁楼乃前淸书院遗址,阁高百余公尺,乃札佐鎭之最高点,很远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它的雄姿。笔者曾在阁楼读小学一、二年级,那时书院早废,改为札佐景阳小学,校长曹建章先生,乃一在当地十分著名的书法家及国术家。在靑年军驻进前,景阳小学已与女校

  • 文章陕西知识青年从军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張逸志  出版时间:1982-07-15
    关键字: 知识青年从军报国运动 往事回忆

    民国三十三年十月十四日,先总统 蒋公时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发起了知识靑年从军报国运动,于是全国各地热烈向应。而我们扶风县天度鎭,是由本鎭一位退役少将副军长,时任「参议」的冯华堂将军,在鎭西门外的庙前戏台上,向我们集合台下的靑年们讲话,说明蒋委员长发起知识靑年从军的原因,是因我们对日抗战已经七年多了,而知识靑年从军的比例却为数甚少,受到外国的批评,同时友邦援助我们的新式武器和车辆,都需要知识程度较高的靑年来使用,在训练上可以速学速成,发挥杀敌致果的最大效力

  • 文章靑海知识靑年从军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6期  作者:樊鴻征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青海 知识青年 从军 马步芳 马家军营

    严寒里的火花西宁的九月,天空经常像一块铅板,灰灰的。零下二十度的严冬,大地一片肃杀,北风怒吼时,雪片像小刀,寒风成杀手。万物蛰伏在它严寒的威力下。「九月九,冻死狗」,谚语正说明了西宁的寒冷。就在如是冰天雪地的天气中,涌现了一股锐不可挡的空前爱国热潮——响应十万知识靑年从军运动,风起云涌,激荡澎湃,在寒冷的西宁爆出了灿烂的火花。「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靑年十万军」,塞上的知识靑年,掀起了如火如荼的从军热潮,以响影民族领袖 蒋委员长的号召,从军报国,打倒日寇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