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统习俗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正月初七為何吃「七樣菜」?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客家 传统习俗 “七样菜” 传说

    客家人的祖先原在黃河流域,但仍保持著中原的古風,正月初七吃“七樣菜”是其中之一。按照我國天干地支的算法,“正月初七,謂之人日”。相傳這一天上蒼創造了人,故古代初七不用刑。按梅州客家的風俗,初七是「神下天」,也是神仙下凡的日子。這天,家家戶戶要煮「七樣菜」。是從蔥、芹、薤、蒜、芫、豆腐、魚等湊成,一鍋煮,一碗裝,全家吃。「七樣菜」寓意深刻,內在關係,沉湎著深邃的民俗心態。其諧意分別為:“蔥”,是以客家話“聰明”之“聰”為諧音,芹菜之“芹”,是“勤”字的諧音...

  • 文章清明掃墓感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2期  作者:馬雲斌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清明节 传统习俗 扫墓 祭拜活动

    浮梁 馬雲斌『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名詩是唐朝杜牧所寫,他很能表達清明節的時序、情景,乃至人的心情。清明節從魏晉以後被定在陰曆的三月三日,正是梅雨季節,是春天初開始之際,在這時祭拜祖先,清掃墓園是有莊嚴的意義。近年,中華民國政府爲了統一清明假期,特定國曆四月五日爲『清明節』。與農曆的三月三日時序,非常接近,相傳沿用至今。清明節的主要活動就是祭掃祖墳,全家大小一起到祖先的墳上拈香祭拜,並利用祭拜之際清理墳地的...

  • 文章客家源流及其播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黎耀新 出版时间:1970-04-01
    关键字: 客家 源流 南迁 客家语言 传统习俗

    的比例是六比一,因男人为谋生养家,大都离鄕他往。客家人因移殖区域内都是较贫瘠的土地,而他们繁殖很快,迫切需要耕地,所以与其他移民时起争执。他们常攻进别人的村庄,同时亦常被别村庄的人袭击,于是他们便建起寨门碉楼,晩上把自己锁在村里。这种环境使他们形成了一些特性,那就是家族观念浓厚,不过,今天客家与非客家的界线,正如村与村之间的纷争一样,早已消失了。四 客家传统习俗与客家精神客家人的传统、习俗和方言,都有其历史渊源。他们的情歌在汉朝已流行,他们的语言是南北方

  • 文章筱留村迎燈盛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郭成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筱留村 迎灯盛会 民间传说 传统习俗

    農曆正月十二日,大埔縣大麻鎮筱留村郭氏村民定為迎燈日,是筱留村一年最大最熱鬧的傳統節日。相傳這一天乃小留郭氏竹林公進村開基創業的第一天,後人為了紀念這一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融「歡度春節」「鬧元宵」等系列活動於一體,而激情併發的群眾性節日活動。筱留村居住有八個姓氏,郭氏為主姓,其人口占90%以上。郭氏人丁均為大麻始祖天錫公後裔,七世祖裔孫竹林公在此開基繁衍。傳說竹林公初居榕樹下業鐵舖,地形屬狗,受制黃姓虎形後受人指點制虎而財丁興旺達九房、人所皆知。民國時期一...

  • 文章平遠風土—婦女的裝束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6期  作者:黎義本 出版时间:1991-10-10
    关键字: 平远 妇女着装 传统习俗 客家文化

    民國五十一年的六月,中華日報記者梅縣同鄕謝樹新先生,在苗栗創辦「苗友」雜誌時(後改爲「中原」雜誌)要我提供稿件。因爲該雜誌以發揚客家文化爲宗旨,因此,我乃以「平遠風物」一文,不分章節的陸續投送。在刊完後,五十五年適本縣鄕賢朱浩懷先生編纂「平遠縣志續編資料」,又囑我撰擬「風土」一篇,就將原有「平遠風物」重新加以整理及分成章節後應之,完稿後,蒙予採用付梓。自「平遠縣志續編資料」於六十四年出版後,深受同鄕及各界的重視,尤其受到史學界學者朱介凡先生的推崇,特在中...

  • 文章清明掃墓感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8期  作者:馬雲斌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清明节 扫墓 祭拜祖先 传统习俗

    浮梁 馬雲斌『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名詩是唐朝杜牧詩人所寫,他很能表達清明節的時序、情景、乃至人的心情。清明節從魏晉以後被定在陰曆的三月三日,正是梅雨季節,是春天初開始之際,在這時祭拜祖先,清掃墓園是有莊嚴的意義。近年,中華民國政府爲了統一清明假期,特定國曆四月五日爲『清明節』。與農曆的三月三日時序,非常接近,相傳沿用至今。清明節的主要活動就是祭掃祖墳,全家大小一起到祖先的墳上拈香祭拜,並利用祭拜之際清理墓...

  • 文章我這一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5期  作者:謝廷輔  出版时间:2006-08-01
    关键字: 商店 棉纱 黄豆 米店 师范学校 从军 传统习俗

    我這一生,庸庸碌碌,既不顯名,又無暴利,好似空中浮塵滄海一粟,平凡平淡中度過,論身世,我家世代務農,傳到父親這一代,仍以耕作爲主,利用農暇,經營行商買賣,賺點小利,開設商店的堂伯祖崇善公自感年事已高,見父親誠實可靠,相邀入夥,並將頗有信譽之近昌隆商店畀予經營,父親接管店務後,默察商機,擴大門市批發及布匹染坊工作,店內百貨雜陳,民間日常用品無不齊全,不分墟日閒日,顧客如雲,生意興隆,甚至縣城商店走販都來近昌隆批貨,十數年來,成爲商富大賈,父親以利潤所得,自...

  • 文章袁河的傳統龍舟競賽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3期  作者:高松萍 出版时间:2013-11-15
    关键字: 袁河 龙舟竞赛 传统习俗 活动记述

    赣西袁河一带和神州各地一样,素有端午赛龙舟的传统习俗。江南雨水多情,今年更是情深意长,从立春到夏至,雨缠缠绵绵。这都端阳节了,它依然不忘来一段江南织锦,爽了天地人身,却愁了农夫的心。正如大哥趣言:「咯只天哪,想想又落雨,落得我个瓜粒苗都溺死哩!」然而,唰唰的雨声却挡不住袁河龙舟铿锵的热闹气氛。我的故乡在袁河岸边,记忆中故乡的端午节断不了龙舟鼓声。每年端阳还遥遥未到,两岸的乡亲就在耕作之余,张罗修整、购置龙舟。家家户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年轻力壮

  • 文章掃墓時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4期  作者:殷新波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清明节 扫墓 心理诉求 传统习俗 丧葬制度改革

    臨川 殷新波清明是一扇緬懷故人的窗口,讓我們透過生死的阻隔,借助虛擬的想像,重溫親人的音容笑貌。清明的內容和要務,本來該是祭掃墓場,正如《道禮》中所云:「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荆草。」掃墓,其實是用一種古老的方式,在生者與死者之間,在人們的精神家園裏,架起一座無形的心靈橋樑。清明掃墓賦予我們的,也許是愉悅和輕鬆,也許是滿足和慰藉,也許是憂傷甚至痛徹心扉的酸楚。但無論何種感受,都不影響我們產生清明掃墓的習俗,萌發將親情...

  • 文章長教村的元宵和清明節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廖松發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长教村 元宵节 清明节 传统习俗 公墓祭祖

    湖寮長教村,位於縣城北邊,距縣城五公里,出茶陽的公路從村中經過。整村有一千多人,全部姓廖。歷來元宵活動定於農曆正月十三。這個節日,比過年還隆重,大部分外出族親,寧可過年不回,而這天卻無論如何也要從千里迢迢趕回來參加。當晚霞甫盡,夜幕將臨,整個山村便忙碌起來,開始舉辦傳統的迎燈活動。首先人們在村周圍的山上給祖墳上燈,每座墳都要點上十幾支或幾十支蠟燭,把整座墳裝點得通明透亮,村的南北山頭墳墓很多,密密麻麻,滿山都是,現在每座墳都點滿燭火,閃動的火苗,燦若繁星...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