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台湾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唸第一等的書,做第一等的人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5期  作者:姜祖恕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杰出乡友 第一等人 台湾“中研院”

    等的书却必是第一等的人。我是民国六十一年台湾大学数学系毕业。当时的师资虽不如今日的整齐,但也不乏名校毕业的博士水准,而且都是台大先期毕业的学长,是当时学术界的菁英。可是二十多年来,台大数学系的毕业生虽然都有不错的工作及生活,但在唸第一等书的方面,却没有令人可夸的成果。原因不难发现,因为在自身的环境中,未能尽到本分。看似简单的基本理论,难入才高志大的学者眼中,而深奥的理论,却又不是一蹴可几的。几十年的光阴蹉跎过去,过人的才智也都埋入了土中。流风传至今日,台湾

  • 文章悼 謝漢儒宗長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謝純德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谢汉儒 抗日从军报国 光复台湾 操劳谢氏宗亲会 惊闻去世 文化研究

    一)臣星升闽在龙年,抗日从军报国先。光复台湾倡自治,参加社党为民权。躬操谢氏宗亲会,亲主东山文化研。遗恨上虞会突变,心联谢族志弥坚。(二)噩耗传来竟隔年,伤心泪落似珠连。神交九载欣初见,把握一时偿夙缘。文化初探研谢氏,印章又刻奉尊前。高论扶病犹兮寄,感赋哀诗答逝仙。

  • 文章世界有多大,我們的機會就有多大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宋楚瑜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清华大学 半国英才 历史明镜 全球化 中国崛起 公平分配 先民渡台 台湾意识

    英才」的摇篮,亲民党所有成员要向这里老师和同学致上无限的感佩之意。两岸清华 培育菁英的摇篮 妙喻「一块招牌,两间店面」刚刚顾校长特别提到,在台湾有两位政党的主席,中国国民党的连战主席和楚瑜分别在「五四」前后来到大陆,又分别在北大和清华来演讲,这是一项别具深厚意义的安排。因为「五四运动」的德先生、赛先生是中国人自省自强的开始。我们两个人分别到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大本营来演讲,正代表两岸人民的共同期待,炎黄子孙出人头地的共同愿望。走进清华大学的校园,楚瑜内心

  • 文章京劇的守望者——習志淦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曹康林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京剧 徐九经升官记 襄阳米颠 母亲抚养 京剧团 现代戏创作 药王庙传奇 剧团到台湾 京剧阿Q 剧本创作

    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这块沈寂的土地上扔下一颗「炸弹」,把观众的眼光吸引到京剧界。他创作的京剧,不仅在大陆受到「戏迷」的交口称赞,在台湾也好评如潮。习志淦今年五十七岁,谈起京剧,他就热血沸腾,满脸红光。在他的书房里,书柜挤满了墙壁,桌上架著电脑,网线联接着窗外世界。他用简捷明快的「田码」敲击著方寸大小的键盘,一部部京剧剧本就这样在他的手指下诞生了。其实,习志淦小时候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误入梨园」,在他的家史中,找不到一个从事戏剧工作的人。父亲习文德在民国时期是个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