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起源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重視豫劇史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7期  作者:張若鑑 出版时间:1974-07-25
    关键字: 豫剧 史料 起源 演变 樊粹庭

    单是「中原文献」中,就有五篇文章持此种论点,其实这种说法,连一个可靠的朝代都没有,遑论其他。关于中国戯剧的起源,虽说由于见仁见智,各家的说法不尽相同,但不论你追溯到黄帝的渡漳歌,尧时的康衞谣,商代的巫风,周朝的诗经,这些都是源出于河南。再说对后世戯剧影响最大的雏型戯,如优孟衣冠之出于沈邱,高跷之出于商邱,踏摇娘及傀儡戯之出于豫北,代面及柳枝腔之出于洛阳。蔡邕的大曲及唐朝的参军戯,都是在河南的土地上萌芽;而中国戯剧到了北宋太宗年间始正式形成,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 文章國劇二黃非源自湖北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8期  作者:齊如山  出版时间:2011-01-10
    关键字: 二黄 起源地争议

    「二黃」或可稱為「二簧」,國劇主要聲腔,包括有原版、慢板、散板、搖板、滾板、碰板、頂板、快三眼、反二簧等等,節奏平穩,唱腔流暢。長期以來有一種説法,「二黃」源於湖北。宜昌話中的「二黃八調」,是講一個人「不明事理」、「顛三倒四」,看來湖北人自己也認為「二黃」源於湖北!前年有部大陸與香港合拍的電影《梅蘭芳》,其故事幾乎照著齊如山先生來台所撰的「齊如山自傳」長篇連載所拍攝的。齊如山(1875-1962),河北高陽人,畢生獻身國劇文化,與梅大師關係深厚,來台後仍投入國劇...

  • 文章粵劇祖師的謎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黎虹 出版时间:1989-12-31
    关键字: 粤剧 发源祖师 华光 起源探析

    我國各行各業,基於傳統習慣,大多有位祖師,換句話,即是該行業的創始者,一般尊稱師傅。粵劇戲人,一致崇奉祭祀的師傅是華光,此外還有田、竇二師,這還罷了,但八和會館內面,除供奉上述三位師傅外,尙有張譚二位先師陪祀,崇奉供祀的師傅,一共五位,曾進入八和會館的人士,多能目睹。塑有真身的華光,名義上稱作「五顯先師華光上帝」;田、竇二師亦有塑像,狀如童子,同樣以雙丫角髻示人。以翼宿侯稱的張譚二位先師,上冠以前傳後敎四字,塑像闕如。有關華光師傅真實姓名,是否真的姓華名...

  • 文章廣受喜愛好評的贛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3期  作者:范群珍 出版时间:2013-11-15
    关键字: 赣剧 起源 弹腔 《临川新梦》 地方戏曲艺术

    暑假期间回到南昌,在江西省图书馆报告厅,我和先生参加8月18日江西历史文化系列的演讲会。题目:古树红花瑰丽新姿——赣剧特色及魅力,由江西省赣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员黄海红报告介绍赣剧。赣剧发源地的赣东北,起源于明代的弋阳腔盛行的地方,为著名的古代四大声腔之一。弋阳腔与新起的西调乱弹腔以及赣化了的吴歈,在赣东北地区时来时往,交相辉映,产生了高腔、昆腔、乱弹融为一体的三合班。形成于饶河班、信河班两大流派,外省人统称为「江西戏」。1950年代,汇集于省城南昌,正式

  • 文章漫談「越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45期  作者:湯玉龍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大业礼品广告 越剧起源 越剧兴衰 孤岛时期 越剧改革 业界新闻

    不久前,在华视「连环泡」的节目上,看到了由主持人澎恰恰与周弥弥小姐所串演的一段「越剧」,因而也触发了我对越剧所了解的一点粗浅感想,写出来与读者诸君共飨,并请不吝赐敎。一、「越剧」的起源越剧原称之为绍兴戏,起源于浙江省之新昌、嵊县两地。新、嵊两县旧属于浙江的绍兴府,而绍兴亦即春秋时代古越国的首都所在地。绍兴戏乃我国地方戏之一种,原称之为绍兴大戏,亦称为「绍兴高调」,因为其唱腔高亢宏量之故,类似皮簧。此戏到了抗战时期已渐趋没落,至今已吿失传。在绍兴大戏没落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