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河南豫剧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欣见「中国豫剧大辞典」出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3期  作者:楊濬彥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中国豫剧大辞典》 豫剧 河南豫剧 戏曲艺术

    中国古装戏剧,乃是「活的历史」,「活的经典」及「活的文学」,尤其是「豫剧」(河南梆子)的表演,在浑厚典雅的艺术中,代表了「中原文化」,最能反映现实,贴近生活,有大众化的本能,其在喜、怒、哀、乐中,显示出中原文化的品质与人性的光辉。演员所说的话,演员所唱的词,通俗而明白,人人一听就懂,豫剧演员功力技巧主要在嘴上,道白咬字必清必准,唱词一字一句送入观众心灵,其感人之深,常常是演员与观众同笑同哭,同喜同怒。豫剧是「大戏」,常演历史人物,活演历史故事;其次为社会

  • 文章观赏豫剧「风流才子」纪盛【豫剧皇帝王希玲、豫剧皇后王海玲联袂演出成功】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0期  作者:張廷魁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河南豫剧 王希玲 优秀表演家 文化交流表演 名剧风流才子

    两岸文化交流,日渐开放。大陆豫剧第一小生王希玲小姐,于去年秋随同河南豫剧团莅台演出成功,深受欢迎,造成轰动。今年元月八日,王希玲小姐应国立中正文化中心国家戏剧院,及海军飞马豫剧队邀请,二度来台,与豫剧皇后王海玲小姐联袂演出连台好戏《义女情》、《金殿抗婚》、《王魁负桂英》及《风流才子》等名剧。一生一旦,珠联壁合,相得益彰。尤其二月二十日,在国家戏剧院演出之《风流才子》一剧,全场爆满,一票难求,不少观众向隅,此乃国家戏剧院之空前盛况。一九九〇年,笔者返鄕探亲

  • 文章豫剧——河南梆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0期  作者:賈文斌 出版时间:1977-10-25
    关键字: 豫剧 河南梆子 剧院 演员

    →宁夏省的宁夏巿→甘肃兰州→陕西宝鸡等地循环公演,藉以鼓吹忠孝节义及民族文化思想,享誉大西北、别树一帜。樊粹庭先生乃国立河南大学毕业、多才多艺,毕生从事于社会敎育,他深知河南地处中原,为中国文化的发祥地,决心领导地方戏剧的改革实验工作、能编、能导、能演,他不但把每一出豫剧的旧有脚本,加以翻修润饰,且编写了不少富有适应时代意义的新戏,他为激励民心士气,鼓舞爱国的情操、民族的意识及伦理道德,倡导忠孝节义,表扬先圣先贤的气节,明礼义、知廉耻,以彰中原文化的眞谛,藉

  • 文章独门艺术飞马豫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0期  作者:田航 出版时间:1974-10-25
    关键字: 豫剧 京剧 河南梆子 戏曲

    推崇国剧的人,从来是喩为「大汉天声」,或「阳春白雪」的,但若是就「字正腔圆」这一原因为理由,我则认为「豫剧」也应该说是「大汉天声」的,因为,「河南戯」是发的「中州」之音,特别是在「咬字」上,它更是自然底「尖团」分明,缘何不能称为「大汉天声」呢?谈到「豫剧」也就是通俗的所谓「河南梆子」,当前可祇有「飞马」这一个剧队了;其实,若是眞谈「豫剧」,诸如「洛阳曲子」,乃至于「坠子」,都不能说不属于「豫剧」的行列,我因不是硏究「豫剧」的人,所以我祇能就这一剧种的艺术

  • 文章从大哥当年醉心豫剧谈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豫剧 故乡 河南文化

    二月六日到台中县府礼堂去看同鄕会擧办的家鄕戏,由王海玲主演的「杨金花」,由听鄕音而引起鄕思,连带想到廿余年前大哥对梆子戏的着迷,犹如鱼之得水,结下不解之缘,家兄虽读书不多,谈别的不成,论起戏来,可不饶人;尤其陈素眞的「盖河南」和「三上轿」,常香玉的「祭灵」,高美兰的「洛阳桥」,司凤英的「莲花庵」,汤兰香的「西厢记」,毛兰花的「抱枇杷」,崔兰田的「宵壤恨」,王景云的「天河配」,赵仪亭的「南阳关」,张同庆的「马义滚钉」,周海水的「宋世杰吿状」。谈起来唠叨个

  • 文章河南豫剧团来台公演纪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楊濬彥 出版时间:1994-04-01
    关键字: 河南豫剧团 戏曲 公演 河南梆子 同乡 演员

    一、序言以目前论,在台湾可以称之为「河南人」的,可能多达五十万人,这是包括民国三十七、八年来台及其在台结婚所生的子、孙在内而言,若以对河南豫剧有浓厚兴趣之人口言,恐怕仍只有十万人左右。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来台接收者,大多为福建人或广东人。民国三十八年,大陆战事逆转,中央政府播迁来台,大批国军官兵随之来台,后几年又有黄杰部队自越南归国,据说当时来台的人口最多的为「山东人」,约近十万人,次多的为「河南人」,约七万人。这些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历经抗日、戡乱许多惨烈

  • 文章(爱乡专案)台湾地区各县市河南同鄕会联谊会及河南豫剧团云林公演办理经过简报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2期  作者:孫繩武 出版时间:1994-04-03
    关键字: 河南同乡会联谊会 河南豫剧团 交通工具 刘子田

    再加河南豫剧第一团来台在云林县演出一场,此种种因素形成难题待我克服。二、台湾豫剧改进会张理事长天佑先生通知本会,大陆豫剧来台巡回表演,原排定二月二十日在云林县演出(后改为十一月二十日),本会为著扩大发扬中原文化效宜,激发乡谊情感,所以请准台北市河南同乡会庞理事长、大陆来台的豫剧在云林县的演出与此次联谊会合并举行,以资扩大宣扬河南同乡团结精神,本会即开始全力筹备办理:㈠首先召集理监事开会决定成立筹备小组,由孙理事长任召集人,并设文宣、总务、招待三组,指定专人

  • 文章豫剧麟爪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9期  作者:王光臨 出版时间:1971-09-01
    关键字: 豫剧 河南梆子 开封调 洛阳调 兰园

    我对于「豫剧」全为门外汉,也可谓压根儿就不懂,当然根本没资格谈「豫剧」。不过我生于豫,服务于豫,自然一半解能的,道听途说的,也知一二。兹将记忆所及,与「述而不作」的态度,提出片段,作为「豫剧」硏究之参考,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深望高明者指正之:一、豫剧河南梆子「豫剧」二字,为河南地方戯剧的简称,或代表称谓。本来河南的地方剧,种类颇多:其著者一为河南梆子。而河南梆子,又称河南「吼」(言声音多吼也)与「靠山红」之俗名。复有「洛阳调」和「开封调」之分别。二为

  • 文章(会务报导)各单位欢迎豫剧团来台访问演出记群贤毕至·宾至如归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1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4-01-03
    关键字: 豫剧团 庞靖宇 河南同乡会 刘延涛

    马金凤团长在桃园公演时与庞理事长夫妇及其外孙女高绍棠合影。中立者为桃园河南同乡会常务理事李中怀暨美丽的团员魏俊英小姐。(图一)育达高职王广亚校长欢迎河南豫剧团来台访问茶会致词,左为本会庞理事长靖宇、张理事天佑、右为马团长金凤、周领队鸿俊、于委员鎭洲、卢总干事博文。(图二)同乡会、育达商职联合欢迎河南豫剧团来台演出大陆河南豫剧团由马金凤团长率领于八十二年十一月八日抵台,十日全体团员到台北市河南同乡会拜会,由同乡会与育达商职王校长广亚在该校会议室共同举行

  • 文章您喜欢豫剧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12期  作者:楊德新 出版时间:1988-12-30
    关键字: 王海玲 豫剧 河南文化

    提到河南戏,凡是河南同鄕,没有不鼓掌说好的。座落在台北巿中华路一段六十九号,国军文艺活动中心,经常有演出河南戏,化很少代价入场,环境清洁,坐椅舒适,灯光柔和,音响清晰,剧情及唱词,均一一打出另有准备的字幕上,放在台口两旁,使你毫不费力,了解剧情内容,就是不常看戏的同鄕,也能让你身心头脑,轻松畅快,还有开放著适合体温的冷气,舞台上剧情之变换,台上唱的人,台下看的人,他们的声音语言,俱是你熟悉的鄕音,如同身在家鄕,此时此刻,让你陶醉得如人仙境,忘记一日忙碌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