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回忆县地方上之戏班(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85-04-30
    关键字: 禹县 戏班 早年回忆

    甲 前言一、县(即小州)为我国中原中药汇聚之地,商业发达而闻名全国,因此,地方自然比较繁荣而富庶。随之而来的就有许多庙会,有了庙会,就要为所祀之神诞而演戯以酧神灵。因有此需要,而成立的戯班也特别多。每年各个庙会为祈福酧神,争相演戯,借表崇敬。所以在抗战以前,庙会之繁,戯班之多,可谓极盛时期。抗战时期,因敌机轰炸关系,各种庙会,几乎停顿,但偏远鄕间仍有庙会及演戯,城内惟有夜间,偶有戯园内演戯而已。到了**窃据大陆后,人民生活,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将陷

  • 文章回忆县地方上之庙会(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6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84-06-30
    关键字: 庙会 戏剧演出 禹县风俗

    七月⒈七月七日这天本有牛郞织女七夕相会之神话故事,并有天河配戏剧之演出,可是并未见过牛郞织女为人所供俸。而县七月七日都敬城隍,那天四鄕的善男信女都到城隍庙,顶礼膜拜,烧香还愿。于是各行各业的人,都到城隍庙搭棚摆摊,卖各种用具及百货,可以说应有尽有,热閙非凡,但不演剧。2.七月十三日罗祖神诞。剃头业(即今理发业)在城内东门里南边三皇庙(天皇地皇人皇)演戏一台。该业何以把罗祖当成祖师爷而敬奉?不知原因。只记得某书上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两句话,据说

  • 文章漫谈小州的药材骡马大会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8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77-08-25
    关键字: 禹州 药材会 骡马会 商帮

    州名称的解释小州就是州,民国改为县,过去一般人都叫小州。并且有许多朋友常问我,州为什么叫「小州」?是不是很小?我的答复是:「小州不小」。只因民国以前的州,有辖县不辖县之分,并无大小之别。一般的州都辖县,而州则不辖县,俗谓之「平头州」,故大家都叫「小州」。譬如郑州辖荥阳、荥泽、河阴、汜水,许州辖临颍、襄县、郾城、长葛,比较起来,州好像小了些,所以大家叫「小州」。民国改为县后,县也在一等县之列。这一篇漫谈主题本来是写州的药材

  • 文章回忆县地方上之庙会(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5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84-05-30
    关键字: 禹州风俗 庙会 敬神唱戏

    各行各业的商人,收取戏钱。而且中国人不易合作,往往这个村庄不和那个村庄合作,或本村庄东边不与西边合作,或本村庄南边不与北边合作。所以最初只有一个神社,久而久之,就变成两个以上的神社了。神社一多,就形成互相对立竞争的局面。大陆中原一带及北方各地,大致如此,不过各处略有不同耳!兹将县地方之各种神社及庙会,按时间先后顺序,简略介绍于后。正月(统统按旧历)⒈城隍庙 在城西门内路北,庙很大,所祀主神为城隍。两廊为十帝阎君,还有其他各神。每年演戏的时间最多,但都不是为城隍

  • 文章囘忆县地方上之戏班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43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84-07-03
    关键字: 河南 绅民 戏班 禹州市

    甲前言一 县(即小州)为我国中原中药汇聚之地,商业发达而闻名全国,因此,地方自然比较繁荣而富庶。随之而来的就有许多庙会,有了庙会,就要为所祀之神的神诞而演戯以酧神灵。因有此需要,而成立的戯班也特别多。每年各个庙会为祈福酧神,争相演戯,借表崇敬。所以在抗战以前,庙会之繁,戯班之多,可谓极盛时期。抗战时期,因敌机轰炸关系,各种庙会,几乎停顿,但偏远鄕间仍有庙会及演戯,城内惟有夜间,偶有戯园内演戯而已。到了**窃据大陆后,人民生活,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将陷

  • 文章县地文人文概述(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王燦藜 方國鐸 出版时间:1982-03-30
    关键字: 禹州市 地理 人文 历史人物

    器重者也。况著有奏议二十卷、皇祐会计录六卷、儒林公议二卷、金巖集二卷,知成都日刋石经公羊传十二卷,石经穀梁传十二卷,旧祀鄕贤祠。十四、宋、孙甫:字之翰,许州阳翟人,少好学,日诵数千言,为古文章,仁宗时擧进士,天圣五年得同学究,出身为蔡州汝阳县主簿,八年再擧进士及第,授华州观察推官转运使,李纮荐其材,迁大理寺丞,知绛州翼城县主簿,后迁秘阁校理,甫上十二事,名三圣政范,改右正言。再迁兵部员外郞改直史馆。嘉祐元年,迁刑部郞中,天章阁待制河南都运使,不行疾,少间乃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