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开封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谈开封有关生活上的几件事——又名开封杂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0期  作者:王光臨 出版时间:1977-10-25
    关键字: 开封 饮食 生活 回忆

    一、飮水问题—开封尙无自来水。其土质多为盐碱,井水均带有咸味。泡茶、煑稀饭、都不好吃,一般人家都另买部份甜水。而甜水则取自城外较远地区,为适应此需要,则由劳力者用装有木箱盛水的人力车,络绎不绝的推著水车挨户卖水,当然各有定户,久而形成一种专业。而一般用水,不免仍用咸水。此外尙有许多茶馆专烧甜开水,供应住户之需要。二、食粮问题—开封属于面食地区。而面食则分为麦子面与杂粮面二种。麦面又有「行面」亦即依传统式用畜力石磨磨成的面粉,习惯上称为「行面」,大槪取其

  • 文章中原未復懷汴州(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9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开封 汴州 名胜古迹 城市布局

    河南省会开封,在战国时为魏国都,叫大梁.孟子曾在这里与梁惠王论政。秦时为三川郡地。汉置陈留郡。北周改州叫汴州。所以宋人诗有:「莫把杭州作汴州」句。唐五代梁建为东都,升为开封府。历晋、汉、周,都以汴州为首都。赵匡胤灭周是为大宋,仍都汴州,又称东京。金人灭宋,迁都于汴,初叫汴京,后改称南京。明初建为北京,未久仍称开封府。前淸与民国,都以开封为河南省会。从历史上看来,开封曾经建为魏、梁、晋、汉、周、北宋及金朝七代的首都,北宋一百六十七年的开封,是我国政治、经济

  • 文章家乡味开封的熟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9期  作者:令公 出版时间:1976-09-25
    关键字: 家乡味道 开封 熟梨

    河南开封并不是产梨之地,开封的梨子,都是从外埠运来的。好的梨子,在水果摊上零售;较比不利口的或看着不顺眼的,便由小贩们煑熟后,桃着沿街叫卖。梨子煑熟后,一个个摆放到一头有火炉的挑子上。炉子上,架一口铁锅,锅里有煑梨时的原汤——应该说是「原汁」——黏糊糊的稠浆,再加上白糖。放在锅里的熟梨,一半露出汤面,一面泡在原汤里,炉子里的火熊熊的燃烧着,锅里的汤也越煑越稠,越稠越黏糊,黏糊到「噗嗒!噗嗒!…」地直冒泡。熟梨也早由黄澄澄的金黄色,变成赭红的猪肝色;再加上

  • 文章安陽人北京鄭州探親之旅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8期  作者:周秀萍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郑州 北京 开封 相国寺

    飞机票代售处。马路上公车、计程车满街跑。另条小街上,杭州小笼汤包及大的肉包、菜包、面食、水菓军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新鲜食品花费也不多。如想吃天津狗不理包子,走两站,至京可隆大超市去买,有专柜,冷冻各式南北方小笼包、水饺、混饨等食品。秋末初冬已至,我爱吃的水蜜桃已下市,但石榴尙有,我亦爱吃。在超市可买到,一颗才人民币约八元,每天吃一颗,水多甜美,吃的很过瘾。在台湾市场所买,又贵又不好吃,此物在台不可吃。开封相国寺 鲁智深拔树我到北京后没几天,汉书要带团去欧洲

  • 文章家鄕味 开封的熟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2期  作者:令公 出版时间:1982-02-28
    关键字: 开封 熟梨 往事追忆 家乡小吃

    河南开封并不是产梨之地,开封的梨子,都是从外埠运来的。好的梨子,在水果摊上零售;较比不利口的或看着不顺眼的,便由小贩们煑熟后,挑着沿街叫卖。梨子煑熟后,一个个摆放到一头有火炉的挑子上。炉子上,架一口铁锅,锅里有煑梨时的原汤——应该说是「原汁」——黏糊糊的稠浆,再加上白糖。放在锅里的熟梨,一半露出汤面,一面泡在原汤里,炉子里的火熊熊的燃烧着,锅里的汤也越煑越稠,越稠越黏糊,黏糊到「噗㗳!噗㗳……」地直冒泡。熟梨也早由黄澄澄的金黄色,变成赭红的猪肝色;再加上

  • 文章开封相国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7期  作者:張劍華 出版时间:1978-07-25
    关键字: 开封历史 相国寺 河南文化

    检视旧日剪报资料,发现有署名「炳炎」先生所写「大相国寺今昔」一文,对开封相国寺以往环境递变情形。记述颇详,民国以后情形则祇有简单几句话,且语焉欠详,所谓「今」「昔」之记,似不成对比。惟对大相国寺往昔繁华情形,以及变迁沿革的描述,却属难得资料,为公诸中原文献读者同好,特将炳炎先生撰写原文抄录如下:开封汴梁,在今日看来,不过是河南的省会,一个普通的城市。但在北宋时代,一提到东京汴梁,便是「文明帝都」,有如水浒传所描写:「入得城来,但见千门万户,纷纷朱翠交辉

  • 文章吃在开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8期  作者:趙同信 出版时间:1972-08-25
    关键字: 开封饮食 “白吃”真言 往事回忆

    开封是河南省会,赵宋京城,自古即讲究吃喝,故有:「千里做官,为的吃穿。」事无大小,不请吃一顿,实不够味,有事请托,固然请吃,无事拜托,似乎请吃一顿更为淸高义气,谁家的客多,谁便威风侠义,谁家的厨子好,更是书香门第,好礼之家。倘一年四季不请客,就是铁公鸡,一毛不拔的吝啬鬼。抗战胜利后,囘至开封,眞是家家酒香,户户菜美,朋辈酒后耳热笑推梁子超兄为蝗虫队长,在下为队副,可见二人之好吃,不拘何种场合,皆有足迹,梁兄更风趣,首创白吃卅六种,轻意不传授人,倘备好

  • 文章中原古城——开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7期  作者:郭嗣汾  出版时间:1969-09-01
    关键字: 六大古都 开封 地理交通 名胜古迹

    我国历史上六大古都,已经分别介绍了南京、杭州、西安和洛阳。沿黄河而下,还有古都开封开封是五代中梁、晋、汉、周和北宋的首都,历时共为一九五年。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这时期虽不算长,但对一个城市而言,也是非常値得夸耀的了。开封在黄河南岸,是河南省的省会所在地。河南省以位于黄河之南而得名,古代大禹治水后分九州,河南为豫州,故又简称为「豫」。这一带在古代发达甚早,为政治军事要冲。古称中原之地。欲称雄全国,中原心脏地带举足轻重,为兵家必争之地。而洛阳与开封,均为

  • 文章河南开封炒落花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0期  作者:國瑞祥 出版时间:1978-10-25
    关键字: 开封历史 人物回忆 炒花生

    北伐完成至抗战开始我在「古汴梁城」念中学,平日最爱吃炒花生。(北宋都汴梁即今之河南省会开封,当地人仍沿称汴梁)。开封受黄河泥沙淤集之害,昔日之良田沃土变成了今之一片黄沙,五谷禾类不易生长,唯独落花生得天独厚,加以气候适宜,当地的花生又大又肥又饱满,看上去硕朋浑圆,实在叫人喜爱,不愧当之为「花生大王」。汴梁城的炒花生仅分三种,带壳皮的分「艮焦」和「酥焦」二种,不带壳的就叫「五香花生仁」。其中「艮」焦炒法特别,全靠泡水时间长短,干燥的程度,火候,不一样就是

  • 文章中原未復懷汴州(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0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82-10-30
    关键字: 开封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城市布局 相国寺 琼林苑

    鬼神、杂剧之类,有很多惊险、怪奇、有趣的节目。有两只画船,上立秋千。船尾百戏人上竿,左右鼓笛相和。另有一人上秋千翻觔斗掷身入水,这叫「水秋千」。水戏完毕,百戏乐船,鸣锣打鼓,分别退去。又有小龙船二十只,上有穿红衣的军士各五十余人,船上都备有旗鼓铜锣。船头有民国开封池与古蹟开封城池,于唐德宗建中二年节度使李勉创建。至北宋将旧城扩大,后来被黄河冲毁。至明太祖洪武元年,将旧城缩小,并重砌砖石。周围二十里一百九十步,高三丈五尺,宽二丈一尺。城壕深一丈,宽一丈五尺。门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