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嵩县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认识嵩县)满清时代嵩县的多元敎育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5期  作者:韓源濬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嵩县 私塾 蚕桑 珠算 阴阳学 丹青

    嵩县地处山岳区域,历代文风极盛,武风亦不逊色,而其他医学、蚕桑、珠算、堪舆、卜筮、书画、音乐、戏剧、厨业等职业敎育亦尚称发达。笔者于民国三十五年长民众敎育馆时曾多次邀请年高德劭之长辈莅馆讲述古代县中各种掌故,故对敎育方面稍有所知,简记于后。一、正轨敎育:㈠社学:清代嵩县区域(包括伊川县西部,栾川县东部)设有三十六地方(等于现在之乡鎭),各地方集绝后人家之遗产(土地、房舍),以课租所得,作为社学经费及束脩之用,聘请文学之士品德高尚者为敎师。敎导八岁至二十

  • 文章(认识嵩县)县名沿革、地理形势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2期  作者:韓源濬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嵩县 私塾 迎神赛会 伊河秋声 牡丹仙女

    县名沿革嵩县乃河南省之古老县治,历史悠久,县名历代各有不同之名称。据有关史料记载:夏时称伊阙(禹贡:有伊洛瀍涧入于河之记载)。商时称有莘(孟子:伊尹耕于有莘之野之言)。周时称三涂(书经:周武王南望三涂之书)。战国时称高都(现在嵩县老城即古韩国之高都城)。又称陆浑(史记:楚子伐陆浑之戎之史实),(民国三十六年,陆浑岭下有清乾隆时嵩县县令康基渊所书「陆浑旧治」之石碑仍在)。秦时称新城(城址在现在之古城)。魏时称东亭。隋时称伏流(伊水在山中流)。唐时称伊阳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