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乡共返回3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吾故鄉「獲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4期  作者:劉峙同 出版时间:2000-10-01
    关键字: 获嘉 家乡往事 历史沿革 家乡特产

    吾乃豫人也;民國八年,生於獲嘉縣中和鎮小官庄村。現雖年臻耄耋,然對兒時故鄉之情景,猶歷歷在目。縣名為漢武帝所定,歷史悠久;當時南越宰相呂嘉造反,武帝巡幸至本縣時聞勝獲嘉,因而命名。縣西鄰修武,北為輝縣,東為新鄉,南接黃河,昔稱古殷州。境內方圓百里,一派平原,未有山川;因而,春季之麥浪,一望無垠,誠為不可多得之美景。村西十餘里,有香山寺及石佛廟,幼時屢隨祖母前往燒香,知之甚詳,據傳說,香山寺是三皇姑出家之地,皇姑是妙莊王之女,父病曾割肉療疾,因而成神。另有...

  • 文章話説鄉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史延祚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家乡话 习俗 方言 回忆 口音

    爲什麼我的命題叫鄕音?我讀唐詩三百首中七言絕句有賀知章回鄕偶書的詩,,其中有一句:「鄕音無改鬢毛衰」,什麼叫鄕音,簡單的解釋,就是家鄕話,還有樂府中崔顥的長干行,「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鄕」,說話口音相同,樂於交談,這是很自然的道理。中華民國歷史上有一段這樣的故事,所謂常講家鄕話成功的一位偉人,鐵軍張發奎將軍,是廣東人,他帶的部隊,都是廣東同鄕,當開全軍同樂會時,他到士兵面前,同樣喝酒猜拳,並說家鄕話,「丟那媽」乾一杯,表示親切,因...

  • 文章朱門除夕之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詹國祥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除夕回忆 家乡回忆 除夕

    壬午年,除夕。顏駟、曾廣德,兩位「道長」,由五岳山、仙居頂,連袂而來,同八外祖父在佛堂上表,祈禱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化除瘟疫劫、瘋魔劫、刀兵劫、水火劫,保佑年年收成好,歲歲慶平安。佛光普照,一開始,八姥娘跪在中央,我與么舅一左一右,對著神,三跪九叩,誦金剛經、大悲咒、萬佛經……,作了一百多個揖,磕了三百多個頭,好不容易六舅來催我去寫表—他家裏王母娘娘也要拜,我這匹野馬才算脫韁了。六舅在戀陳二小姐,三十夜晩要去送情感,怕舅母知道,拉我去寫祝文,到後始知...

  • 文章安陽土話拾零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期  作者:扈先德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安阳土话 家乡方言 合音 土音

    弱冠離家,負笈南京,抗日軍興,于役軍中,八年轉戰,繼又播遷台灣,背井離鄕,屈指已五十年矣。家鄕土話,幾已遺忘迨盡,來美之後,偶遇一二同鄕人,言談之間,洞感安陽土話之聲調,異常親切,勾起無限迴憶。乃就兒時記憶之所及,得詞十餘,但大多有音無字,勉輔以注音符號,而列擧如下表,錯誤之處,在所難免。蓋希能就敎於同鄕諸先進,以收拋磚引玉之效也。以上所擧,大部爲名詞,及少數形容詞,如髒、很等。皆像日常用語所常見者,此外,在我們的土話中,也有用字或用詞極斯文的一面,例如...

  • 文章家郷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2期  作者:段景暉 出版时间:1970-12-01
    关键字: 家乡话 歇后语 字义

    我的家鄕是河南封邱,在黃河北岸六十里,屬中原地區,民風樸厚,所說的話雖較爲生硬,但由於土生土長,聽起來很爲順耳,隨軍來台以後,每在同鄕家中小聚,酒酣耳熱之際,以家鄕話相談,雖土腔土調,但聽來倍覺親切,再揷以家鄕之「歇後語」相互哈哈大笑,外人則難知其奧秘。我鄕的話雖音土但字義則不土,茲略談幾則以博一粲:一、「遊遊」遊玩,閑逛,也就是北平語「蹓灣兒」,台灣話「踢拖」之意。二、「潑」(音ㄆㄜ),問小孩乖或壯的意思,但如小孩躺在地上調皮打滚兒則呌「撒潑」。三、「...

  • 文章安陽土話趣談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黃自明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安阳土话 家乡话 乡音

    如果用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來形容時間的快速,也未免太通俗了。但是,在實際的感覺上,應是時間如電流一樣。不是嗎!冬去春來、日月輪轉、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屈指算來我到台灣已五十三年了。深夜夢迴,童年往事歷歷在目,如家鄕一草一木,記憶猶新。幼年時的同學玩伴,也甚是懷念。尤其是聽到家鄕土語,倍感親切。說起來安陽沒有太多土話,衹是在講話當中,偶然夾雜著幾句外人聽不懂的言語。不像什麼廣東話,台灣話,不是本地人根本就聽不懂。談起安陽土話,因離鄕已久,在台灣所...

  • 文章聖戰一漚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1期  作者: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抗战史料 故乡风貌 家乡往事 家乡特产

    [1],其中两样是吃的;三小特产:茶菱、金钱蟹和鸡头籽[2],都是吃的。就连东关细白滑嫩的水豆腐,西关香酥爽脆的大油条,也远近驰名,南门里边的ㄉㄞㄌㄜ(椭圆形之意,不知其正确写法,凡属方言,颇多有音无字的,不独我县为然)馍,冬日一面烤火,一面就火盆边烤边吃,烤一层,吃一层,能剥十来层更是脍炙人口,别处没见过,所以有人说商、固两县的「讲」,可能弄差(ㄘㄢ)换了。而五县中以俺两县最为富庶,我们大河南老乡,一遇年荒岁歉或黄氾成灾,曰子难过,只要有个人大声一呼:「走

  • 文章田園春曉憶中原之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嶽峯 出版时间:1975-04-25
    关键字: 中原习俗 春天美食 怀念家乡

    春天來了,不管我到那裡,總忘不掉故鄕——方城田園的春色。那雪花、那梅花、那桃花、杏花、那梨花、菜花……是那樣的美;那村姑、那牧童、那行人、柳色、那麥田、農夫……是那麽樸實可親!啊!擧目望去,大自然的陽春美景,不用渲染、細繪,却就是一幅絕妙的「田園春曉」圖!踏雪尋梅春王正月,大地春囘;你也許不知道春在那裡?到處是一片峭寒,雪花不時的飄飛,會拂而來,讓你打幾個寒戰!有點對春的姗姗來遲而失望!就在這時,你望到院前老梅樹,誰知已帶來「春」的消息。望着那欲放未放的...

  • 文章中原特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7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5-07-25
    关键字: 家乡特产 风味小吃 怀念往事

    故鄕特產,特別令人嚮往,背鄕離井愈久;嚮往的鄕思愈濃。每見報導我大陸各地特產,最能引人入勝,使人神往!尤其想起那些爲他處罕見的故鄕特產,更激起人們的鄕思潮湧,無限懷念!益覺桑梓鄕土可愛,對匪同仇敵愾心愈益堅強。諒爲我海內外千萬遊子所同感亦所樂聞吧!中原氣候中和,黃壤鬆土,天然特產較多,約可分爲食品與非食品兩大類,都是特別優異著名的地道土產。名產食品有:「豫西石榴陜(州)靈(寶)棗,豫南芝蔴香又好;孟(津)梨寶(豐)酒伊(陽、川)洛(陽、寧)柿,有香有甜中...

  • 文章家鄕味 開封的熟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2期  作者:令公 出版时间:1982-02-28
    关键字: 开封 熟梨 往事追忆 家乡小吃

    河南開封並不是產梨之地,開封的梨子,都是從外埠運來的。好的梨子,在水果攤上零售;較比不利口的或看着不順眼的,便由小販們煑熟後,挑着沿街叫賣。梨子煑熟後,一個個擺放到一頭有火爐的挑子上。爐子上,架一口鐵鍋,鍋裏有煑梨時的原湯——應該說是「原汁」——黏糊糊的稠漿,再加上白糖。放在鍋裏的熟梨,一半露出湯面,一面泡在原湯裏,爐子裏的火熊熊的燃燒着,鍋裏的湯也越煑越稠,越稠越黏糊,黏糊到「噗㗳!噗㗳……」地直冒泡。熟梨也早由黃澄澄的金黃色,變成赭紅的猪肝色;再加上...

共36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