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名胜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岳家重地話洛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馬世和 出版时间:1977-04-25
    关键字: 洛阳 沿革 名胜 诗歌

    隋唐时期规模,已小数倍矣!笔者豫北人,民二十一年后,又供职于巩县孝义多年,距洛甚近,星期假日,数往游览,对于洛阳名胜古迹,记忆犹新,玆略述之,以供同好,惟年月久远,或有讹误,尙祈证之是幸。一、白马寺白马寺,原名鸿胪寺,在洛阳城东,约二十里,金墉城之西,约四五里,是我国著名佛敎圣地之一,汉明帝年间创建,后以白马䭾经故事,而改名为白马寺;僧众约三百人之多,寺产可十里周围,碑碣林立,古迹特多,规模宏大,香火繁盛,戒规森严,秩序井然,古塔巍峩,矗立云霄,尤为庄观。(注

  • 文章中原未復懷汴州(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9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开封 汴州 名胜古迹 城市布局

    河南省會開封,在戰國時爲魏國都,叫大梁.孟子曾在這裏與梁惠王論政。秦時爲三川郡地。漢置陳留郡。北周改州叫汴州。所以宋人詩有:「莫把杭州作汴州」句。唐五代梁建爲東都,升爲開封府。歷晉、漢、周,都以汴州爲首都。趙匡胤滅周是爲大宋,仍都汴州,又稱東京。金人滅宋,遷都於汴,初叫汴京,後改稱南京。明初建爲北京,未久仍稱開封府。前淸與民國,都以開封爲河南省會。從歷史上看來,開封曾經建爲魏、梁、晉、漢、周、北宋及金朝七代的首都,北宋一百六十七年的開封,是我國政治、經濟...

  • 文章關於蘇門百泉勝蹟整建的兩段記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5期  作者:孫秉傑 出版时间:1975-05-25
    关键字: 苏门百泉 名胜古迹 重修纪事

    文正公祠、孙征君祠、御碑亭、振衣亭、饿夫墓、百泉书院、静乐园、白露园、涌金亭、喷玉亭、放鱼亭、水流云在亭、淸晖阁、飞虹桥等名胜古蹟。淸高宗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巡游河南,曾在苏门百泉驻跸,所谓「离宫别舘」,自当在他莅临之前全部完成。这可能是苏门百泉胜蹟另一次全面整建。而其后袁氏等于宣统元年(一九〇九)之整建,前后相距已达一百五十八年之久。「苏门自魏晋以还,即为名士通儒,达官显宦游息流连之所。如魏之高士孙公和(登),晋之名士阮嗣宗(籍)、嵇叔夜(康),唐之名

  • 文章懷吾故郷——西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5期  作者:白鶴亭 出版时间:1974-05-25
    关键字: 西华县 风景名胜 历史故事 思乡

    吾邑河南省西華縣,又稱箕城;淸屬陳州,現隸第七行政專員區。東鄰淮陽縣,南毗商水縣,西壤郾城縣、臨潁縣,北接鄢陵縣、扶溝縣、太康縣;位於中原黃淮平原上,擧目四望,平沙無垠,極目千里,無山無丘;土地肥沃,物阜民康;民性善良,勤勞純樸。西華雖係小邑,尙有古蹟數處,頗貝歷史價値,待來日大陸重光,歡迎 大家駕臨憑吊、硏究、觀光,茲介紹於下:一、女媧城——位於縣城西北約二十華里紅花集村附近。相傳女媧氏鍊五色石補天,曾居於此。二、殷高宗武丁墓——位於城北約二十華里,墓...

  • 文章洛陽故鄕潘寨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史梅岑 出版时间:1986-04-30
    关键字: 地理位置 风景名胜 洛阳牡丹 思乡

    洛陽故鄕的潘寨鎭,位于洛城東南十五華里之夾河中心。爲該地區一大市鎭。住戶五百餘家,人口約三千人。爲洛陽東南路直通偃師縣必經之孔道。所謂夾河者,因該鎭位于伊洛兩河之間、北臨河面寬廣的洛河。鎭南八里左右,即爲由龍門東下之伊河。由該鎭沿大路東行,計廿五華里,爲毗鄰偃師縣之翟鎭。再東臨偃鞏交界處,係伊洛兩河交會之處,俗稱兩河尾。兩河會流,再東經鞏縣注入黃河。洛陽全境自民國以後,分設九區管理行政事務。區名以易經中的八卦,即乾、坎、良、震、巽、離、坤、兌等八個字命名...

  • 文章河南省羅山縣地文人文概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0期  作者:劉壽延 李正中 出版时间:1974-10-2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风土习俗 名胜古迹 传统文化

    五金店,竹器店。⑶西街李源昌钱庄,黄家西药房,及瓷器店,木器店。⑷北街王信之中药店,姚蔚如中药房,黄正兴钱庄,黎升之文具店。⑸县城最繁盛区域,在西关外。米厂、面厂、杂粮店,牛羊牲畜交易场,柴场,菜巿场,客栈,饭店俱之。⒋、建筑工程:因故鄕,泥、木、石、工。技艺专精,巧夺天工。凡大建筑,皆就地取才。各工之首,称为师傅,(如今之建筑师)负责工程设计。四、古蹟名胜㈠古蹟⒈子路河:子路河在县城西南,距城约卅华里。相传,孔子周游列国,由鲁(鲁都在曲阜)经陈(春秋陈国今

  • 文章輝縣百泉記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2期  作者:儒公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辉县百泉 名胜古迹 教育实验区

    遍地淙淙鸣泉,得同蟹眼松风,昼夜喷沸,烟波迷濛,汇为一池泓水,方可数百亩,淸澈见底,游鱼跳跃,金光万点,蔚为奇观。百泉为天然美与人工雕凿综合交织而成的杰作,名胜古蹟,足供三日游。其在湖中者有涌金亭、喷玉亭、湖心亭、放鱼亭、水流云在亭、淸晖阁、飞虹桥等。在山上看有振衣亭、御碑亭、孙登啸台、饿夫墓、孔子庙、周程三夫子祠、共姜祠、吕祖阁、关公庙、耶律文正公祠、衞源庙、安乐窝等。在湖之东西两侧者有百泉书院、邵夫子祠、孙征君祠、静乐园、白露园等。宋儒邵康节先生曾在

  • 文章信陽八景簡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李介民 出版时间:1970-03-01
    关键字: 信阳 风景名胜 诗词

    故鄕信陽,地接鄂省,北帶長淮,南枕大別,有黃土平靖(又名恨這)武勝三關之險,綰轂豫南鄂北要衝,誠傳統戰術兵家必爭之地。尤以山靑水秀風景宜人,茂林修竹米麥兼收,平時以物阜民康耽於逸裕,縱才學兼優甚少遠遊,要皆沉浸於大自然之中。徜徉乎山水之樂。傲百氏,蔑王侯,風情張日,霜氣橫秋,致多雖聖而不傳,惟明季之董威、董邦政、何景明、孟洋、馬錄等,均耿介廉正,爲一代名臣。間有著集,未非山水鍾毓之助也。至於景物之盛,筆難盡書,除鷄公山交通便利已成中外避暑勝地竟後來居上外...

  • 文章中原古城——開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7期  作者:郭嗣汾  出版时间:1969-09-01
    关键字: 六大古都 开封 地理交通 名胜古迹

    城,仅系宋代之内京城,当年规模可想见一般。城内西北隅有土垣,周约五里,名里城。淸代时,于里城驻屯八旗营兵。城内商业规模均不大,街道则甚寛敞整齐,颇似西安形势。开封自中古至千年以前,均为中原重鎭,故古蹟名胜甚多,惜因战争影响,多遭毁坏,徒供游人凭吊。现存者尙有大相国寺、龙亭、铁塔等处,及城外之演武厅,禹王台等处,均有一游价値。大相国寺,原为一大寺院,在城内鼓楼街南,最初建于齐天保六年,(公元五五五年)原名建国寺,唐元景二年始改用此名。宋太祖勅赐「大相国寺

  • 文章獲嘉縣八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12期  作者:馬永濤 出版时间:1988-12-30
    关键字: 获嘉县 河南名县 风景名胜

    惟木有本根,惟水有源泉,吾生亦有自,追思應拳拳,美哉我中華,悠悠五千年,鄕邦留勝蹟,八景千古傳。筆者附言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