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美食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吃遍中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李鐵聲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思乡 故乡美食 中原名吃

    河南各地有很多风味土产小吃,例如「武陟油茶」、「道口烧鸡」等,还有不少远近闻名美味食品,兹就所知者简述如后,供老幼爱好家鄕美食者回味或参考。△先从现在省会郑州附近说起,黄河鲤鱼是河南一道名菜,现在中牟北境的黄河故道,贾鲁河畔设有养鱼场,可以大量人工养殖。△新郑枣:核小、味甘、润肺,驰名全国。△从前的广武和汜水现在都并入了荥阳县,汜水柿饼及霜糖远近闻名,「河阴石榴」曾为贡品,河阴就是广武。△开封第一楼包子宴:第一楼在相国寺后街,是从山货店搬来的,山货店以

  • 文章在夢境中吃家鄕味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4期  作者:子西  出版时间:1989-01-16
    关键字: 思乡 人物回忆 美食 小吃

    小的時候,讀武俠章回小說,常常看到「少年子弟江湖老」、「少小離家老大歸」、「光陰不住催人老,不覺兩鬢白如霜」等語句,當時對這些話的含意,似知而非知,但到了如今,確眞正的成爲自己的寫照了。我離開鄢陵故鄕時,正是二十郞當歲的小夥子,如今已越古稀之齡,被列入老人之林了。每個人都有故鄕,故鄕,是人們土生土長的地方,人們離開了土生土長的地方,而到另一地方居住很久,對該地也很熟稔而產生感情,常叫該地爲第二故鄕。每個人對於他生長的故鄕,都具有濃烈的情感,所以,一旦離開...

  • 文章田園春曉憶中原之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嶽峯 出版时间:1975-04-25
    关键字: 中原习俗 春天美食 怀念家乡

    春天來了,不管我到那裡,總忘不掉故鄕——方城田園的春色。那雪花、那梅花、那桃花、杏花、那梨花、菜花……是那樣的美;那村姑、那牧童、那行人、柳色、那麥田、農夫……是那麽樸實可親!啊!擧目望去,大自然的陽春美景,不用渲染、細繪,却就是一幅絕妙的「田園春曉」圖!踏雪尋梅春王正月,大地春囘;你也許不知道春在那裡?到處是一片峭寒,雪花不時的飄飛,會拂而來,讓你打幾個寒戰!有點對春的姗姗來遲而失望!就在這時,你望到院前老梅樹,誰知已帶來「春」的消息。望着那欲放未放的...

  • 文章疙瘩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8期  作者:至善 出版时间:1986-08-30
    关键字: 疙瘩汤 地方小吃 区域美食

    故鄕河南尉氏,盛產小麥和雜糧。鄕下人最愛吃的是疙瘩湯,疙瘩湯又叫麪湯,好喝又是消化,吃淡的,或者鹹的均佳。茲介紹疙瘩湯的做法如下:用一小碗麪粉,倒入較大的碗內,這樣比較好攪拌均匀(水不易太多,多了攪不出麪筋穗,還會成一鍋漿糊。)用力向同一方向攪拌,大約攪五分鐘,放一會再繼續攪,攪得愈久愈好吃,一直把麪筋攪出來,然後,加少許水,慢慢的把它撥開,待用。燒半鍋水,大約供給五、六人份吃。不必等待水滾,只要水響就可以把麪糊攪進去了。所以故鄕有句話說:「滾水下麪條,...

  • 文章楡錢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郭家祥 出版时间:1973-02-25
    关键字: 榆钱 故乡风物 地方美食

    在北方,不管城內或鄕間,到處都有楡樹,小則盈握,大則四五丈高。每逢春暖花開的季節,它會長出靑綠色的嫩芽,一片一片薄得如一層紙,小得像毛筆帽,結連在一起,擠得像快要掉下來似的,這就是「楡錢」;「楡錢」本是楡樹上的一種果實,稱「錢」的原因,一則長在樹上像「糖葫蘆」似地一串一串,再則形狀有如「制錢」,不但圓而且中間還有一顆「籽」,很像制錢的孔一樣。「楡錢」嫩的時候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用水淘淨,洒上麵粉,然後攤到蒸籠裡蒸熟,另配佐料蔴油鹽醬蒜泥等,調和攪拌,吃...

  • 文章河南風味貢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雲風  出版时间:1973-01-20
    关键字: 贡鲊 食谱 地方美食

    在我國,祇要有淡水河流,無不出產鯉魚。但是鯉魚最美味的要算是黃河鯉了。相傳在滿淸時代河南巡撫照例要在歲暮用冰藏的黃河鯉進貢皇帝,此稱爲「例外進呈」。鯉魚中味道最美的首推「貢鮓」,其製法是先把鯉魚洗淨陰乾,割出魚肉,加入酒與鹽,納入器內,一夜後,倒去滷汁。再把生薑、橘、葱、茴香、辣椒等切絲,放入適當份量,又在粳米飯上攙入鹽和酒,攪匀了,一並納入磁器內,覆上竹葉,數日後再倒去滷汁,用煑沸的麻油澆上去,最後才密封起來。但,此法因手續麻煩,材料也昂貴,所以普通人...

  • 文章故鄉之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饮食 故乡 回忆 美食 面食 凉粉 稀饭

    古人说:「民以食为天」。不论是什么人,对于小时候经常吃的东西,总是念念不忘。提起故鄕之食,也眞是可怜,因为我家世居豫西山区边沿,即伊川县白杨鎭沿村,那地方在抗日战争以前,大部份地区地瘠民贫、水利不修、交通不便,很多人冬春两季连塡饱肚子,都很困难,对于现代人所谓的美食,更是想都不敢想。家鄕在夏天,有一种特制的「凉粉」,既不是粉丝也不是卷或块,而是又大又厚的一大团。用特制像刨菜用的工具在上面绕一圈,就有凉粉条出来扒到盘子里,用油、盐、醋、芝麻酱、大蒜汁等凉拌

  • 文章河南燜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2期  作者:劉開坤 出版时间:1986-12-30
    关键字: 河南焖面 菜谱 地方美食

    材料:四季豆一斤,去根黃豆芽一斤,五花肉一條(約六兩),細麵條一斤,鹽三茶匙,味精二茶匙,醬油少許。作法:①將斜切好之四季豆、肉片及黃豆芽稍微炒一下,加入味精、鹽及八成水,再加醬油,使湯汁泛紅,待沸後,留下少許菜和湯汁,餘舀出。②將少許麵條散舖在①之鍋中,再將剛舀出之菜平舖於麵條上,澆一些湯汁,如此,一層菜一層麵舖好,蓋上鍋蓋用大火燜,至鍋蓋頂有熱度時,打開鍋蓋翻麵(卽將麵條上層翻至下層,下層翻至上層),並將麵條加以挑鬆,使醬色均匀。改用中火燜。反覆此步...

  • 文章吃在河南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14期  作者:趙同信 出版时间:1977-07-03
    关键字: 馒头 瓜打板 河南美食 窝窝 面汤

    河南位處中原,素重飯食,平時除豫南——潢、光、固、息、商、信等縣接近皖鄂以米爲主外,其他各縣多以麵食爲主。豫人不唯能做各式各樣佳菜,而且能以麵粉做出種種不同形式不同味道的食物,事雖平常,關係文化,故略述之,使知中原文化源深流長也!以麵做:一 饅頭——豫東人統稱之爲饃,又稱爲蒸稱,貴在白、鮮、硬、乾、食之斤,方爲上選。二 餅——凡將麵粉做成扁圓形,統稱之爲餅,細分爲:⑴鍋餅,爲農家天天所吃之主食,貧家多以高梁麵調水,雙手一拍貼在鍋中,上面貼餅,下面燒湯,餅...

  • 文章熱蒜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7期  作者:李新民 出版时间:1985-07-30
    关键字: 热蒜面 故乡美食 乡土回忆 菜谱

    熱蒜麪爲河南洛寧普遍而可口的麪食之一。昔日在故鄕最愛吃母親下厨澣製此麪,來臺數十年仍喜愛如恒,家中同學同鄕親戚知友常客亦多愛吃此味,不但味美可口,而且腸胃不適,瀉肚痢疾,因大蒜具解毒之功,一吃即癒。材料:麪粉、大蒜、雞蛋、白菜心。調味品:麻油、辣油、香醋。製法(一)擀麪——先用桿杖在案板上,將調和好的麪塊,一遍又一遍擀成薄而均匀,透明光亮細潤的麪布,平舖在按板上,撒放少許粉末(俗稱粉撲)以防黏結。(二)搗蒜泥——將一粒一粒大蒜剝除外皮,放在木蒜臼內搗成糊...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