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台与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張峻峰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史料 文物 禅让 碑文 书法

    河南省许昌市西南一七·五公里的临颍县繁城鎭南门内左侧三百米处,高大的黄土台,是东汉末年曹丕称帝受,祭告天地的受台遗迹。台上原立两通高大的碑碣,人称「受碑」。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地方政权,拥兵自重,形成了军阀割据,相互残杀并呑的混乱局面。操弄国柄的相国董卓,废少帝,立九岁刘协为献帝。专权乱政,凶暴荒淫,人情惊恐。袁绍、孙坚等领兵讨伐,董卓乃拥献帝西迁长安,被司徒王允计诱其部将吕布所杀。董卓被诛后,朝政更乱。建安元年(公元一九六年)七月,献帝流亡洛阳

  • 文章嵩岳学研究资料小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7期  作者:陳祚龍 出版时间:1975-07-25
    关键字: 少林寺历史 珪禅师塔记 元珪禅师生平

    前言兹因余见晚近好些年来,国内、海外的学人,对于豫省嵩岳学发展的问题,特别地也表现了一番分别加以钻硏的兴趣,是故余始不揣梼昧,拨冗谨将个人案头所积存的有关札记、零简,略行理董排比,而成此小集,且让八表的同道、同好,多得一点儿参考。尙祈四海方家,不吝赐予指正。㈠秦王敎秦王告少林寺主敎【龙按:原注曰:碑上横列十一字。曰:巳上七字,开元神武皇帝书。文即刻碑。上层三十九行。行八字。正书。隶额。在少林寺。】秦王告少林寺主敎太尉、尙书令,陜东道益州道行台,雍州牧

  • 文章嵩岳学研究资料小集(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8期  作者:陳祚龍 出版时间:1975-08-25
    关键字: 少林寺禅学 史料研究 古迹研究

    牒东都留守。及河南府。幷录勅。牒少林寺主。检校了日。状报。勅书额及太宗与寺众书。并分付寺主慧觉师取领者。准判。牒所由者。此巳。各牒讫。牒至。准状。故牒。开元十一年十二月廿一日牒。判官殿中侍御史赵冬曦。用秘书行从印。副使国子祭酒徐坚。中书令都知丽正修书张说。【龙按:此据民国五十三年七月,台北巿国风出版社出版之金石萃编,卷七十四,页一三〇二—一三〇三所收者校录。】㈧嵩岳寺碑嵩岳寺碑凡人以塔庙者。敬田也。执于有为。寂者。慧门也。得于无物。今之作者。居然异乎

  • 文章中国宗传承简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4期  作者:王立忠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禅宗 神秀 北宗 佛教传承

    楔子我经常看:台视每周六下午播映之「中国民间故事」节目,故事的选择,制作的认眞,都可圈可点,令人鼓掌叫好;诸多敎育性情节,益人益世,更是功在万民,由衷钦敬!今年(民八四年)七月八日、曁十五日,先后播「舂米和尙」、「血染红尘路」节目,相当精彩,从情节上看,神秀大师相当「恶劣」,该说是其罪当诛!我读过一些关于宗的书,没有发现神秀的罪恶,却发现到神会篡改宗修道方式与硏精神,把东土初祖达摩大师的主张推翻,改为支派了;他的用心,似乎有些机巧阴诡;世人争名夺利

  • 文章中原名刹——普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3期  作者:郭如月 馮金聲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普严禅寺 轶闻野史 寺庙概况 修建历史

    河南省方城县,城东南二十公里处,有山名大主山,西北东南走向,海拔594米。这里群峰挺秀,层峦叠嶂,在四面环山峡谷中的一片土地上建有名刹—普严寺。一千多年来,该寺成为大乘佛教临济正宗传宗说法的道场。故又以教名山称大乘山。一九八七年八月中旬,日本国佛教界一行三十七人考察团,曾慕名来寺参观,由此足证该寺历史渊源之深和享誉范围之广。据考,普严寺建于佛教盛行的唐宪宗元和年间,由南岳怀让之曾孙师来此传经布道,成为该寺宣扬大乘佛教普渡众生的一代祖师。尔后,相继

  • 文章自反如何縮?雖千萬人,吾何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4期  作者:祝仲康 出版时间:2010-10-01
    关键字: 禅意与哲学 国学 语句解析 自反而缩

    三十多年前笔者在辞修高中唸书时,首次接触「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此一千古名句。而教科书中的注释将「缩」解为「直」着实吓了我一大跳。我很本分的将其铭记在心,考试时也依样葫芦,但是我不信!缩是直,实在与生活经验大相迳庭,就算大儒朱熹也难以说服我。学界则以为朱熹「以缩为直」是为「反训」。这个名词听来充满意与学问,而且是高深的学问,宛如天外飞来一笔,非硕儒难窥其妙。但是说白了,反训不就是把黑的说成白的!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尝谓其「不求甚解」,李敖先生则指

  • 文章豫省名刹——新蔡金粟林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魏茂春 出版时间:1994-04-01
    关键字: 金粟禅林寺 古刹 寺院 南塘

    金粟林寺位于河南省新蔡县故城南郊,原名「南塘」,占地面积约数十亩。此处原为明朝正德年间新蔡知县刘汉在此建有南塘书院,后为明嘉靖年间右佥都御史宁夏巡抚张九一所有,后数易其主,至明朝末年,由新蔡人宋明初购得,在园中厅植桂花和其他花木。宋明初死时,恰値兵燹,其子宋祖法、兵部郎中,自易水任上离职,避乱江南,待中原安定从福建学政任上回归故里时,南塘已三径就荒,唯独桂花生长旺盛。经宋祖法整修扩建后,门前有石狮子一对,雄踞左右,园内草木葱郁,花枝繁茂,殿宇轩阁,巍然

  • 文章(愛惜地球)氣度狹小,節儉嗜殺的隋文帝—楊堅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4期  作者:韓鼎洛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杨坚 隋文帝 禅让 破突厥 诛功臣 易太子

    统一。北齐之亡,亡于君主之残暴及好色,而高(欢)氏子孙最长寿者未逾四十岁,多为二十余岁即因酒色过度而死亡,而王位之争夺频繁,自相残杀,且乱伦之事层出不穷,年轻之君主一旦崩殂,遗下孤儿寡妇,尝有二十三岁之少妇即寡居为太皇太后(祖母辈)被孙子辈逼淫。这导因于胡人之风俗「嗜酒、好淫、好杀」所致。隋文帝杨坚是以过去之让而得天下,虽为让,实为篡夺,而篡得的是自己外孙的天下(宇文氏)有别于唐、虞之让。深知帝位之得不怎么光荣,所以难免会猜忌而好杀。虽然他有别于其他

  • 文章再拜普陀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3期  作者:華羽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普陀山 游览名胜 拜会禅师 格律诗 抒情诗

    中原文献三十二卷二期,有一篇「拜山记」是我追述善余老和尙的往事,拜会他的时间是民国三十八年初夏。今年是九十八年我自九江游罢庐山,南昌滕王阁回到上海,旋即于四月十一日偕家人赴普陀山烧香还愿,这与我前次拜山的时间,相距恰满一个甲子。往上海虹穚机场搭飞机到舟山机场,搭接驳车到桃花岛,再转乘快艇到达普陀山码头登岸,旅馆已派专车等候,我们下榻在宾馆,放好行李,即往「紫竹林」寺上香,这里是观世音最早的一个道场,背山面海,涛声不绝,香火顶盛,接着去拜大佛,大佛是最近

  • 文章(宗教研究)二祖慧可的求道精神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2期  作者:劉道倫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二祖慧可 断臂求道 心源禅理 一代宗师 神光

    二祖慧可,初名神光,北魏洛阳人。达摩大师居嵩山少林寺时,神光请道甚挚,至雪夜、断其左臂,达摩感而许之,改其名为慧可,后受达摩衣钵,继宗法统,为第二祖。——(佛学大辞典)宗是中国佛敎五大宗派之一,也是最为殊胜的敎派。前期的中国学,杰僧辈出,习法者亦复不少。但自菩提达摩东来中土,传衣慧可,才形成了直指单传的宗,而达摩大师自然是中国宗开山的初祖。二祖慧可大师,生于虎牢,久居伊洛,姓姬。父寂,当无子时,常自言:「吾家向来积德,岂可使我没有子嗣」?祈祷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