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族史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参加台湾蹟源流硏究会有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0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79-10-25
    关键字: 台湾历史 民族 历史资料 文物展

    继而台湾。」另一位南部来的台籍林校长,谈到姓氏源流,连称:「他的祖先是比干,有朝一日打囘大陆,还要率同子孙囘彰德去祭祖呢。」由此可见我大汉民族对「根」的重视。其所以本固根深枝荣叶茂,代有贤能,辈出豪杰,皆都由于愼终追远尊天法祖之所致。由上段之引申,使我囘想到数年前在丰原住时一位隣居,中县大甲王氏妇人,声声口口唤我大哥,并促使孩子们喊我舅舅,幸我有生以来就缺少一位大妹子,如此说来亲上加亲,河南岂不变成她的娘家吗!所以本省鄕俗同姓不联婚,其问题就在于「血缘」有关

  • 文章论汉民族的历过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2期  作者:李振宏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民族 华夏族 民族大融合 民族大发展 史料研究

    在世界民族史的比较中,汉民族,以其人口众多,历久远,典籍承续不断,文明业绩宏伟壮观,而堪称世界之最。汉民族的历、文化及业绩,是世界上一切华裔侨胞的骄傲。每一个炎黄子孙,不仅需要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伟大与辉煌,而且需要知道我们这个民族的历过程。这样才能明了我们祖宗的根系,更增加我们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本文提供的即是关于我们这个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概说。一、汉族的前期阶段——华夏族(五帝及夏商周)「汉族」之称因汉王朝而得,但其历却并非始于汉代,而是形成于

  • 文章民族扫墓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黃敬齋 出版时间:1979-04-25
    关键字: 中华民族扫墓节 清明节 寒食节 民族习惯 历史渊源

    纪元前四千六百一十五年,我国始祖黄帝轩辕即位,他为我国奠下了许多基业和深厚的文化;国民政府定都以后,为了纪念他的功蹟,就定每年淸明日为「中华民族扫墓节」。民族扫墓节的由来,既是渊源于固有的淸明节,民间习俗每当这一天,必须祭扫祖宗墓地,也就是追念祖先的意义,现在改为民族扫墓节,是继承固有的宗族观,扩而追念民族远祖,以为发扬民族道德,增强民族自信的社会敎育,是具有极大的意义的。古时祭祖本来在宗庙擧行,或在家中祭祀,扫墓祭祖自三代以后才有的,至于「淸明佳节,上

  • 文章偉哉!中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4期  作者:單寶慶 出版时间:2006-10-01
    关键字: 中华民族 八卦 黄帝 历史考究

    前言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悠久、光采灿烂的民族,自黄帝迄今雄居东亚约四千七百余年。黄帝一统前,已有包牺氏时代十六帝约1,260年,女娲氏后,大庭氏等凡十五代,神农氏八帝约530年,这段历尙无统一国家组织,所留料只有支言片语和出土实物为鉴证,唯有八卦、河图和洛书流传。【八卦】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哲学概念,是打开宇宙奥秘的一把金匙。宇宙由太极而天地;天地则生四象;东南西北,春夏秋冬。所谓『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阳、阴),两仪生四象(少阳、太阳、少阴

  • 文章中原文物與台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5期  作者:劉衍 出版时间:1972-05-01
    关键字: 中原文物 台湾 文物考古 民族历史

    中原文物对中华民族之奠基与发展具有极深远之意义。我国远古史前史可归纳为三部分的资料:㈠人类形成资料,㈡人种形成资料,㈢民族形成和发展资料。人类形成早在旧石器以前,人和猿猴在形体上相像,非古生物学家和生物学家合作不能分辨人和猿的化石。这一人类形成阶段称为维拉佛朗察时期Villafram ch-ian stage,地质学家推算在七十万年前至二百万年前之期间。我国河北桑干河谷,山西南部西侯渡以及西南边区云南开城一带都发现过这些原始人的遗迹。旧石器时期约当

  • 文章中国鲜卑族人历概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2期  作者:陳協琴 出版时间:2013-04-01
    关键字: 鲜卑族 历史 活动情况 北魏政权 民族大融合

    到发展壮大的情况了。他们同中原王朝(东汉、王国魏、西晋)的关系是时降时叛,好的时候接受中原王朝的封号,以自己的强劲骑兵帮助中原王朝平定边疆的叛乱,或镇压其他少数民族对边境的侵扰;不好的时候则又杀官掠民,扩大地盘,拓展势力。就在这近三百年的历活动中,鲜卑族人由最初仅仅活动于东北地区、人口不过数万的一支力量比较弱小的少数民族,一下子发展为遍及我国东部(以慕容氏为主)、北部(以拓跋氏为主)和西部(以乞伏氏、秃发氏、吐谷泽氏为主)的一支强大力量,人口大概有一千余万(笔者

  • 文章諸葛廬一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5期  作者:趙介民 出版时间:1978-05-25
    关键字: 南阳历史 诸葛亮 民族精神 故乡风貌

    置之度外。武侯始则襄助先主平定荆襄,攻取巴蜀,继则辅佐刘禅六出祁山,九伐中原,自出山以来数十年如一日,无日不在弹精竭虑,早予突破鼎局之势,无日不在励精图治促进国家臻于康乐富强,更无日不在积极布署,随时准备进兵中原,统一汉室,于斯日复一日,夙兴夜寐,忧勤为国,卒致鞠躬尽瘁,死覆已,像这样的为国家尽大忠,为民族尽大孝,庞然大公无我之精神,试问孟子而下有几人哉。

  • 文章中原文化與台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王宇淸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中原文化 民族文化 历史文物 台湾

    南海路国立历博物馆。主办机关曾先期派员专程环岛、并赴金门征集展品,各方一致热烈支持,踊跃提供公私珍藏,故宫博物院及中央图书馆亦以精品参展。各县巿文献会工作人员八十余人,并皆远道赶到台北参加开幕仪式。在在充分显示出「吾土吾民,骨肉同亲」的民族精神。由于此一展览会的内容精富,意义重大,兹特择其要项,撰成此文,藉期加深了解,互策互勉。二、文化·民族文化「文化」一辞的定义,众说纷纭。李济之先生说:「……以一位哈佛大学人类学家的统计,迄今共有一百六十二种之多。可以包括

  • 文章积非成是的历谬误——论岳飞与关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1期  作者:韓鼎洛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历史谬误 江湖道义 民族正气 岳飞 关羽

    座落于台湾台北市松江路与民权东路口的「行天宫」香火鼎盛,与云林县北港镇「朝天宫」奉祀妈祖同享盛名。当我获知建于清朝时期,扩建于中华民国四十年代(西元一九五〇年)之行天宫,供奉三国时代被崇奉为武圣关羽时,联想起另一位真正的民族英雄武圣岳飞;因满清之民族情结和学家之扭曲导误,蓄意抹煞岳武穆的历事功和地位,因之执笔为文,还原历真相。原文长三万余字,收录在拙作《濯缨集》中。本文系应岳飞后裔岳天中将之邀约,于中华民国一〇二年(西元二〇一三年)三月,岳氏宗亲于

  • 文章扩大绵延的一个看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5期  作者:姚從吾 出版时间:1973-05-25
    关键字: 中华文化 民族融合 国史分期说 儒教大同文化

    分期,就无法说明变化的眞相。(2)中国四千年的历,依变化的性质说,可以分为两大周。(即两大循环。)(3)第一周的中国,也可称为古典式的中国。从上古到西元三八三年的东晋与前秦的淝水之战。大体上说,是纯粹华夏(汉)民族创造文化时期。外来的血统与文化,并不占重要的地位。这一周分为五期,大约从盘庚迁殷,西元前一三〇〇年起,至淝水之战(三八三)止,共约一六八三年。(4)第二周,由西元三八三年起,至淸代末叶止。这一周的中国已不是当初纯粹华夏的古典中国,而是一个汉胡混合。华梵同化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