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黄石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廿世紀河南西華三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竇克武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西华三杰 王拱璧 黄石 王陵南 人物生平

    从青年村走出三位名人王氏兄弟:王拱璧、王黄石、王陵南都出生在河南省西华县孝武营村,今属漯河市召陵区青年乡青年村。孝武营村距西华县城八十里,是一个偏僻而落后的平原农村。孝武营村是个历史名村,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孝武营村原来是明代后期,河两周橚后小周王的食邑庄园,清初将周王府改建为中岳庙,清末中岳庙已成为废墟,王氏兄弟的宅基地就座落在中岳庙的废墟上。王拱璧,一九二〇年从日本留学归国。在孝武营村进行村治改革实验,将孝武营村改为青年自治村,同时创办青年公学,由于

  • 文章葛仙公岩石·方城石·黄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郭如月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葛仙公岩石 《砚史》 方城石 历史人物 黄石

    常服饵术,能用符行诸奇术,道教尊为「葛仙公」,又称「太极左仙公」。宋崇宁三年(一一〇四年)封「冲应眞人」。淳佑三年(一二四三年)封「冲应孚佑眞君」。葛玄生前于方城县东北独树鎭北九公里处山峦起伏、巍峨陡峭、海拔七一六点八米的黄石山(亦称方城山、小武当山)仙翁观(又称仙公观)修道。因仙翁观建于黄石山之阳,故「葛仙公」又被称为「黄石公」。徽宗大观元年(一一〇七年)仙公观重建,其碑刻《唐州方城县黄石山仙公观重建大殿记》中写道:「……自汉迄今,灵宫是保者仙翁观也。观枕

  • 文章仙山·金山·寶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郭運栓 馮金聲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小武当山 黄石 黑石 白石 河南名胜

    一大游览景点。黄石小武当山因黄石而使其优美动听。登小武当山,不仅是在欣赏她秀丽的自然风光,而且还是在读著一个动人的故事。刚踏上登山的路,便见一座小石桥,名曰遇仙桥。「张良三进履义之礼」的故事便发生这里。相传山顶黄石吮汲天地灵气日久而成为仙人。家居山之阴鲁山县的牧童张良慕名前来拜仙求学,在这座桥上遇到了黄石公。黄石公故意把草鞋扔于桥下,让张良为其穿上张良就跑到桥下拾起草鞋给老人家穿上。如此反复三次,张良都毫无怨言。黄石公说:「孺子可教也!」让张良明早来此面授

  • 文章耀古烁今黄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4卷 第2期  作者:王小玲、武建華  出版时间:2012-04-01
    关键字: 黄石 方城 黄石山 砚山铺 文房四宝

    砚为研磨的文具,集书法、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特有的色调和造型,加之浑然天工的巧琢,以其庄重与风雅,成为文房「四宝」之首。在河南省南阳盆地东北缘的方城县就盛产一种闻名遐迩、位居中国五大名砚之首的优质砚台——中国黄石砚。黄石砚因产于方城县独树鎭黄石山而得名,黄石山为伏牛山脉延伸的低山余脉,因山中有汉代张良拜师及祭奉其师黄石公的遗址,而始称黄石山。以山命砚,既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方城黄石砚历史悠久,它孕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名于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