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观念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国家观念系于民俗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遜之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传统民俗 民间技艺 国家观念

    民間技藝是運用智慧,刻劃生活,表達情感的有力展現,也是歷史的紀錄,千百年一直傳承不休,成爲後世硏究和發表的依據,因此,我們要使其永恆不朽,便要在旣有的基礎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但創新決不可被崇洋所扭曲,甚至流於低俗,如當前民間所流行的婚喪喜慶,迎神賽會所表現的,不堪入目的鏡頭,(如裸體舞,或僱人代哭),令人發嘔噁心!此風不可長,在政府大力倡導文化建設的今日,願祈當局從速取締,以正歪風。一、地方戲:亦即一般人所說的家鄉戲,具有鄉土文化的表性,表彰忠孝節義,...

  • 文章孔子的君子思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6-03-30
    关键字: 孔子 贤才标准 君子定义 品德高尚 君子观念

    制禄的贵族制渐趋动摇,新兴的士庶阶级,蔚成社会菁英。孔子乃舍弃地位而专指品德高尙的社会菁英为君子。这是孔子的创见。⒉君子的意义—孔子虽创立专就高尙品德而言君子的新意义;但当时广泛流行的传统观念的君子,孔子并不能完全排除。所以孔子在论语中所擧述的君子,则有左列三种不同的意义:⑴品德高尙的君子—这种意义的君子,是孔子创立的新观念。只要个人品德高尙,就是君子,不必居官在位。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 文章經學與中國文化(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7期  作者:劉雨民 出版时间:1988-07-30
    关键字: 经学 中国文化 大同思想 道统观念

    七、综合观念所谓综合观念,乃就全面观察,不拘执一偏之见,而作综合公允之判断之谓,于人则尊重对方,于事则顾及各方面。如中、一、公、平、明、以及孔子忠恕之道均属之,尤其中与公每将综合槪念发挥尽致,乃能不偏不执。中则无过不及,恰到好处;公则无偏无私,平而生明,尧有九子不传子而传舜,舜有十子不传子而传禹,均所以发挥天下为公之精神,吕氏春秋去私篇天地日月四时运行均为公,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令出缺,孰可为令,祁黄羊擧其仇解狐,国无尉,则擧其子午

  • 文章源遠流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7期  作者:丘秀芷 出版时间:1978-07-25
    关键字: 祭祖观念 中华传统文化 教育礼仪 姓氏文化 个人回忆

    從有記憶開始就有這印象,逢年過節一定要祭祖。窮困時,一盒餅幾樣鮮果,稍過得去時就備三牲五禮。說三牲,其實也只是魚、豆干、肉類凑合成三樣。祭拜祖先時,一定要在客廳裏,面對大門的那一面牆正中間,貼上一張紅紙,紙上寫一長串毛筆字。慢慢地,我認全了上面的字是:「河南堂丘邱氏歷代高曾祖考妣之神位」。我覺得很奇怪,父親常說不信什麽鬼神的,但是祭祀祖先時總是必恭必敬,十分端肅。而且,父親常說過去先祖、曾祖在唐山蕉嶺如何又如何,蕉嶺是廣東省的一個縣。可是我們祖先牌上寫的...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